前言

全国各族人民永远的国家领袖毛主席一生极其艰苦朴素,许多用旧的物品他老人家舍不得扔,缝缝补补后继续使用多年。

身边的工作人员都清楚毛主席的这一习惯,每隔一段时间都会主动查看他老人家使用的一些旧物品需不需要进行缝补。

新中国成立初期,一天,中南海的工作人员如往常一样检查毛主席使用的物品是否需要更换或者维修缝补。

工作人员发现一块已经泛黄的白手帕,这块手帕没见过毛主席使用,却与许多有重要意义的物品摆放在一起。当工作人员仔细查看这块手帕时,赫然发现上面居然绣着四个字——永远诀别!

工作人员不解这块手帕究竟背后有何来历?更不可能冒昧地询问毛主席。

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在一次闲聊中,他们与毛主席的女儿李敏谈到此事。通过李敏的解答,世人这才了解这块绣着“永远诀别”的白手帕为何是毛主席的贴身收藏之物。

它其实见证了他与贺子珍同志的爱恨纠葛……

一、毛泽东与贺子珍的结合

生于湖南的毛泽东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便投入到轰轰烈烈的革命之路。1927年,他在湘赣边界领导发起秋收起义。起义失败后,青年毛泽东领着剩余部队抵达江西井冈山,与袁文才、王佐顺利会合。

登上井冈山的毛泽东便这样与有着“永新一枝花”之称的贺子珍相识相遇。

贺子珍原名桂圆,1909年出生于江西永新,1926年毕业于永新女子学校,大革命前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游击战争。1927年秋,年仅十八岁的贺子珍参与组织“永新暴动”,不久与哥哥贺敏学领着大部队上了井冈山。

贺子珍与毛泽东初次见面是在1927年10月,当袁文才向毛泽东介绍贺子珍时,对方有些惊讶。因为毛泽东没有料到在井冈山的“重要人物”中竟然有这么一位身材匀称、热情活泼、容貌秀丽的年轻姑娘。

图|陕北时期的毛泽东与贺子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毛泽东,贺子珍早有耳闻,她其实读过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和许多进步文章,对他在湖南领导的农民运动更是敬仰不已。

不过,当时的毛泽东由于连日来指挥部队作战突围,身上的衣服已经长时间未洗,瘦削的脸颊上带着一些疲惫之情,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眉宇间洋溢着经历了战火洗礼的英气。

初次见面,毛泽东与贺子珍彼此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后来在袁文才的安排下,毛泽东住进茅坪袁家附近的八角楼。

袁文才之所以如此安排,其实是有深意的。当时贺子珍患上疟疾,留在茅坪养病,袁文才和王佐虽然接纳毛泽东上山,由于其所属部队本质为“绿林好汉”,他们希望能与毛泽东亲上加亲,这样在革命战友的情谊上又多了一分私交感情。

思来想去,他们打听到毛泽东结发妻子杨开慧已经牺牲(杨开慧于1930年牺牲,因战争阻隔信息,袁文才等人误以为杨开慧在1928年牺牲),所以便安排毛泽东与贺子珍偶遇,希望二人结为连理。

在长时间的生活与工作相处中,毛泽东发现贺子珍发动群众能力很强,还是一位远近闻名的才女。这种刚柔相济的女性气质,深深吸引毛泽东。

相处时间久了,贺子珍开始了解毛泽东的抱负与真实性情,被他广博的知识、超凡的胆略和坚强的性格吸引。

1928年2月下旬,为了整理宁冈、永新两地所做的社会调查,毛泽东邀请贺子珍共同整理文案。工作的日子里,这对相互倾慕的青年男女毫无拘束的交流。

有时一起烧菜做饭,或一起到田里捉泥鳅,生活既紧张又温馨。这种毫无保留的接触,让他们从之前的同志式友谊转向了纯洁的革命之情。

尽管毛泽东贺子珍的情感日渐升温,始终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隔阂。且不说两人在年龄和党内地位上差距悬殊,更重要的是毛泽东当时不清楚结发妻子杨开慧是生是死。

毛泽东与贺子珍最终得以结合,还是与袁文才、王佐的极力促成分不开。贺子珍是袁文才的“义妹”,她与袁文才的妻子谢梅香相处甚好,两家人经常串门。

图|中年贺子珍

袁文才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初步了解毛泽东的性格,于是袁文才和王佐联手向毛泽东提出了让他迎娶贺子珍的这桩婚事。因为有外力的促成,加上当时毛泽东误以为杨开慧已经牺牲,且与贺子珍已经日久生情,思考再三后,他同意了这桩婚事。

一切都是如此水到渠成。1928年5月下旬的一天,在袁文才的张罗下,毛泽东与贺子珍举行了一场简单的婚礼。彼时毛泽东三十五岁,贺子珍刚满十九岁,朱德、王佐、陈毅等同志一起参加了这场婚礼。

众人热闹一下,就算是喝了喜酒,毛泽东与贺子珍就这样走到一起。

往后的近十年里,二人相互帮助,成为同风雨共患难的夫妻。

若没有后来发生的那些事情,那该有多好……

二、永远诀别

二人结为夫妻后,在生活和工作上相互帮助扶持。红四军七大上,毛泽东落选前委书记,此时又患上疟疾,贺子珍一直守候在毛泽东身边,陪伴他到上杭养病。

工作方面,贺子珍与毛泽东经常一起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红四军九大后毛泽东重返千位领导岗位,贺子珍为了提高文化水平,帮助毛泽东更好地工作,便主动前往上杭师范学校学习。

半年学成归来后,她不仅负责前委文件保管工作,还主动收集各种情报。抵达瑞金苏区后,贺子珍经常到附近村庄开展相关工作。

1934年9月,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时期是两人婚姻中的一个特殊时期,出发前贺子珍已经第四次怀孕,以超常的毅力坚持。不仅不需要组织的特殊照顾,还主动承担照顾伤病员的工作。

图|贺子珍与李敏、孔东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阶段,毛泽东则集中精力指挥红军,所以二人很多时候不能始终待在一起,但毛泽东十分关心贺子珍的安危,经常派出自己的警卫员吴吉清去照顾她。

1935年遵义会议结束后,产后得不到休养的贺子珍落下病根,从此她不再担任毛泽东的秘书。正是在这样艰苦地环境中,愈发增进二人之间的感情。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抵达陕北,彼时的毛泽东已经是党内重要领导之一,他除了主持党政军重大决策外,还需要和社会各界建立广泛联系。

日渐忙碌的毛泽东与贺子珍的交流不自觉地减少许多。这时的贺子珍经历长征战火的伤害和生育的折磨后,已经满是伤痕,她希望多做些工作,却深感力不从心。

随着越来越多的男女知识青年和爱国学生来到革命圣地延安,贺子珍明显知道已经“落伍”,于是陷入一种莫名的危机感中。

在这种情况下,夫妻间的矛盾和冲突多了起来,贺子珍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和毛泽东发生争吵。1937年8月,与毛泽东怄气的贺子珍居然离开延安前往西安,准备转赴上海治病学习。

她根本没有理会毛泽东的劝阻与召唤,命人给毛泽东送来一块白手帕,上面绣着四个字——从此诀别。

当贺子珍准备从西安去上海时,“八一三”事变爆发,上海成为抗日主战场。性格倔强的贺子珍拒绝毛泽东的挽留,义无反顾转道兰州、乌鲁木齐,最终搭上去往苏联的飞机。

1941年,为了安慰贺子珍,毛泽东特意委托朱德的女儿朱敏将年仅四岁的李敏送往苏联探望母亲。(李敏是毛泽东与贺子珍的女儿)

身处异国的日子,对贺子珍来说孤独且无望,她不仅要照顾自己的孩子,还要照顾毛泽东的另两个儿子毛岸英、毛岸青。卫国战争的爆发,让这几个孩子陷入困境。

1947年,备受煎熬的贺子珍在老战友王稼祥夫妇与罗荣桓夫妇的帮助下,带着毛岸青和李敏回到阔别十年的祖国。

回国后的贺子珍先是住在哈尔滨,后居住于上海。陈毅从上海市长岗位赴京上任后,安排贺子珍住进了他原先在上海的住所——湖南路262号。

1954年的一天,贺子珍打开收音机,她听到毛泽东正在宣读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开幕词。

听着熟悉的声音,贺子珍顿时呆住了,她一遍一遍地听,直到第二天,贺子珍已经神志不清,被家人立即送入医院接受治疗。

得知贺子珍病倒的消息后,毛泽东特意托女儿李敏给她带去一封信,让贺子珍不要抽那么多的烟、按时吃药。毛泽东的关心胜过任何良药,贺子珍身体很快得以好转。

1959年7月,在时任江西省副省长汪东兴的安排下,毛泽东与贺子珍在庐山再次相见。二人交谈九十分钟,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毛泽东询问贺子珍:“你当年为什么要离开延安?”

贺子珍更是止不住地抽泣,连连向毛泽东道歉:“怪我,真怪我,我太过倔强。”

往后十余年,李敏作为父母的沟通使者,对彼此传达对方的近况。

1976年9月9日,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北京逝世,贺子珍却异常冷静,她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自言自语道:“主席身体一直很好,怎么一下就离开人世?”

在贺子珍的潜意识里,始终不相信毛泽东已经离开人世,其精神无疑受到重大打击。

1979年9月,中央用专机把贺子珍接到北京,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来到北京。9月8日,贺子珍在女儿李敏、女婿孔令华的陪伴下,来到毛泽东纪念堂,瞻仰伟人遗容。

此次行程前,贺子珍已经向家人保证过不会失态,更不会嚎啕大哭,可他却食言了。十多年的相濡以沫,四十多年的思念与期盼,如今却是阴阳两隔。看到栩栩如生的毛主席遗像时,这位至情至性的红军女英雄再也忍不住,她紧紧咬着一块白手帕,把痛与快乐都咽进了肚子里。

1984年,饱经风霜的贺子珍离开人世。

结语

回过头再来说说,毛主席为何会珍藏那块绣着永远诀别的白手帕?

道理其实很简单,毛主席从来没有与贺子珍断绝过联系,这块手帕就是毛泽东与贺子珍之间的爱恨纠葛,亦或者说是二人意难平的感情。

“从此诀别”这四个字看上去虽然扎眼,却也成为毛泽东、贺子珍最大的遗憾。他们从未真正放下过这份感情,尤其是贺子珍,离开延安后的四十余年,一直活在悔恨与痛苦中。

正因如此,当他们的女儿李敏得知父亲毛主席一直珍藏这块母亲送给他的白手帕时才会百感交集。后人也是凭着李敏的介绍,才得知这块白手帕背后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