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第四野战军解放中国东北,揭开了解放军对国民党进行战略决战的序幕,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汗马功劳。而第四野战军的领导林彪、罗荣桓二位更是在建国后位列十大元帅,备受世人敬仰。然而除了林、罗二位元帅之外,第四野战军还下辖有四大兵团,四大兵团的四位司令员同样在革命战争中立下了卓著的功勋,在共和国的历史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么四野之下的四大兵团司令员都分别是谁?他们在共和国的建立和成长史中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解放军第四野战军)

萧劲光——亲眼见过列宁的将军

在第四野战军中最具有资历的,恐怕便是第十二兵团的司令员萧劲光了,他是四大兵团司令员中唯一一个亲眼见过列宁的将军,也是为数不多见过列宁的党员,这足以彰显萧劲光个人在党组织和军队中的资历和地位。

1903年,萧劲光在湖南长沙赵洲港的一户贫寒人家中出生。年少时家境的贫寒和动荡的社会,让萧劲光自幼便对工农抱以深切的同情。为此,他刻苦学习,并于1917年考入长沙长郡中学,和另一名我党内部重要的理论家任弼时结为挚友,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萧劲光接触到了先进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并毅然于1921年前往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与萧劲光一同赴往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的还有刘少奇等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萧劲光)

在苏联学成后,萧劲光放弃了当时海外优渥的条件,转回国内支持当时的土地革命。在1931年国民党发动的“第三次围剿”战斗中,萧劲光于闽西指挥红十二军战斗,在国民党援军抵达之前攻占芦丰,并在后续战斗中夺取汀州、连城等重要城市,连战连捷,将闵西革命根据地和江西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大大改善中央苏区的被动局面。但遗憾的是,在第四、五次反围剿战斗中,受左倾冒进思想影响的中央以萧劲光主动撤出根据地为由,对其进行撤职监禁,后在毛主席力保之下,萧劲光才重归革命队伍,继续为中国的革命事业效力。

而在解放战争时期,萧劲光迎来了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1946年,国民党在撕毁“双十协定”后,大举进攻东北革命根据地,萧劲光同陈云一起前往南满革命根据地指挥战斗,先后主持“四保临江”、“三下江南”等重要战役,最终使我军东北战局转危为安,为后续东北战略反攻的开展奠定了基础。1948年,萧劲光担任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部司令员,率军攻打东北大城市长春,秉持着“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原则,萧劲光对长春守敌采取心理战、经济战等多种策略,最终迫使长春10万守军投诚,不战而屈人之兵,为我军围困解放北平等大城市提供了参考的案例。随后萧劲光又同林彪转战祖国大江南北,接连参与解放沈阳、北平、武汉、长沙等一系列大城市的重要战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萧劲光与家人)

新中国成立后,萧劲光也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享受,而是积极参与我国的现代海防建设当中。1949年12月,萧劲光担任海军司令员兼第一海军校长,在职期间,萧劲光主持建立了青岛基地海军、中南军区海军和华东军区海军,新中国第一支快艇部队、第一支潜艇部队、第一支驱逐舰大队,均由其一手创建,为新中国的现代海防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被毛主席誉为“将才”——刘亚楼

如果说萧劲光是新中国现代海军的重要开创者,那么刘亚楼则无愧于“现代中国空军之父”的美誉。相比萧劲光,刘亚楼同样有过在苏联伏龙芝学院深造的经历,更难能可贵的是,在毛主席视察新中国空军之际,给予了他“将才难得”的称谓。

刘亚楼出生于1910年福建省武平县湘洋村的一家贫困家庭,虽然出身贫寒,但父母却格外重视刘亚楼的教育,省吃俭用将刘亚楼送至私塾读书。后来刘亚楼考入长汀省立第七中学,受其校长刘克模的影响,毅然加入中国革命当中。1929年,毛主席、朱德率红军转战闵西之际,刘亚楼听闻红军威名便毅然选择加入,正式成为红军的一员。1930年10月,蒋介石在与阎锡山、李宗仁、冯玉祥三路军阀打完中原大战之后,便调转兵锋对中央苏区开展围剿,张辉瓒任总指挥。而刘亚楼则率红三十五团迎敌,在龙岗地界,刘亚楼奉中央之命诱敌深入,最终伏击歼敌13000人,生擒国民党高级将领张辉瓒。毛主席听闻后,将张辉瓒的手表作为奖励赏给了刘亚楼,刘亚楼为此颇为激动。在后续的反围剿战斗、长征路上的战斗中,刘亚楼也以“敢打敢冲”而著称,更在全州战役、飞夺泸定桥战役中多次冲锋在前,力保中央红军过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亚楼)

抗日战争时期,刘亚楼前往苏联伏龙芝学院学习长达六年,虽然错过了抗日战争中的大部分战役,但在此期间刘亚楼通过学习逐渐成长为了一名有勇有谋的战士,为他后续在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建设过程中的建功立业埋下了伏笔。解放战争期间,刘亚楼同样参与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等重要战役,并协助林彪、罗荣桓发动辽沈战役。在解放天津战役中,刘亚楼更是亲自指挥34万大军,使国民党13万天津守军悉数被歼,创下了29小时内攻克天津的攻城记录。

1949年10月,刘亚楼出任空军司令员,授命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军空军,并在朝鲜战争期间组织新成立的东北空军入朝作战,为新中国的空军发展开下了先河。遗憾的是,刘亚楼于1965年便在上海病逝,年仅55岁,若刘亚楼将军能保持健康的身体状况,未来一定能创下更大的功绩。

邓华——上甘岭岿然不动的悍将

四野四大兵团司令中的第三位便是担任第十五兵团司令员的邓华,与萧劲光、刘亚楼相比,邓华的革命资历也毫不逊色:1928年,邓华便参与了由朱德领导的“湘南暴动”,随后便加入红军成为了其中的一员也是红军当中最早一批踏上井冈山的人。在土地革命期间,邓华先后担任红12军教导队、第1纵队3支队、第36师政治委员,红1军团第1师第3团、第2团政治委员等要职,更创下了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率军同红1团与国民党三个师激战三天三夜守卫革命根据地的记录,体现了其在防御战中卓越的军事才能,为后续他在朝鲜上甘岭地区的作战埋下了伏笔。

抗日战争暴发后,邓华又参与到了平型关战斗、冀东革命根据地战斗、百团大战等战斗中,曾在冀东革命根据地组织近10万人的革命武装,严重威慑日寇在晋察冀地区的统治。解放战争期间,又参与秀水河子、四平保卫战等战斗,曾创下17天时间内连克五城的历史记录,连续歼灭敌人近3个师,受到东北民主联军总部通令嘉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邓华上将)

在新中国成立后,邓华并没有同萧劲光、刘亚楼等人一样主要参与到新中国的建设当中,而是继续为中国转战南北。1950年,邓华同韩先楚一起指挥解放海南岛战役,仅以两个军的兵力在大风暴雨恶劣天气下乘独木舟开展两栖作战,最终突破薛岳在海南岛布下的“海陆空三位一体”防线,打破国民党海战不可战胜的神话。解放海南岛后,邓华更是追随彭德怀参与到抗美援朝的战斗中,期间最著名的便是在1952年6月发起“秋季攻势”,歼灭联合国军2.7万余人,接连攻克近60个敌军阵地。1953年,邓华又指挥金城反击战,歼敌7.8万人,此战之后,邓华正式担任志愿军兼司令政委一职,比肩彭德怀。

朝鲜战争结束后,邓华于1960年又担任四川省副省长一职,在职期间多次于乡村考查工作,为新中国的建设付出了毕生心血。

“无衔将军”程子华——唯一担任省长的司令员

四野四大兵团司令员的最后一位便是第十三兵团的程子华——他是四野四大兵团司令员中唯一一位担任过省长一职的司令员,同时也是唯一一位1955年未授予其军衔的司令员,这让他身有“无衔将军”的称谓。

相比其他三位战友,程子华的战功同样卓著:无论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开辟鄂豫陕革命根据地,还是在解放战争期间打响“塔山阻击战”,程子华在四大兵团其中的地位都丝毫不逊色于他人。在“塔山阻击战”中,程子华以8万兵力拖住国民党近10万兵力,甚至“赵子龙师”之称的“国民党独立五十九师”都未能前进一步。但遗憾的是,程子华虽然功勋卓著,却因职位调动而最终在建国后与军队无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程子华)

1949年程子华被中央调动至山西省,担任省委书记、省人民政府主席兼军区司令员等职,至此从政并告别军旅生涯。在山西任职期间,程子华平抑了山西省4次恶性通货膨胀,并且积极组织全省的生产恢复和建设工作。1950年,在陈子华领导下,山西省重新发展起了煤矿产业,自此山西开始成为全国的煤矿“大户”,当年山西省煤产量便达380万吨,位居全国前列。同时,他还在山西建起了新中国第一个飞机仪表厂,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因在山西地区经济建设成绩卓著,国家又令其担任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主任、党组书记等职务。1958年又任商业部部长、党组书记等重要职务,参与到了当时新中国重要的经济建设工作当中。

程子华虽身居高位,但是平时生活一贯以艰苦朴素而著称。1950年就任山西省省长,主持一次会议期间,参会的官员一度找不到自己新上任的省长在哪里,后来发现衣着类似“门卫”的那个人正是山西省省长程子华。20世纪70年代,程子华又亲手主持西南地区的三线建设工作,推动了我国西南地区的国防建设和经济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程子华)

今天,虽然这些历史上的英雄离我们远去,但是他们的精神却永远长存。时值党的一百周年生日之际,我们更因学习英雄,以英雄为榜样,努力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成为一名无愧于新时代的中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