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Nature”报道,2023年全球发表的学术论文被撤回的超过1万篇,大部分来自Hindawi旗下的出版社;撤稿四强国家分别是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俄罗斯和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论文被撤稿,一般不外乎学术不端与论文工厂产品等等问题。2023年被撤稿的论文中;属于Hindawi的撤稿篇数有9408篇,其中属于中国学者的有8315篇,数量非常惊人,可以说是国内学术界的耻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如此多的学术造假情况;教育部发文要求高校“自查”撤稿论文的质量问题,加大论文发表前的审核工作,等于给学校下了命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严令,武汉大学、山东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河南财政金融学院等高校在不同时间发文,要求学校教职工做好论文发表前的梳理工作,使用中英文检索工具查重,确保论文不能把被撤稿,太丢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武大在去年年底就对此做了要求,可能与学校的孙圣荣及汪长华等人多篇文章被撤回有一定的关系。山大在元月2号发文要求“全体教职医务员工及在读研究生”全面梳理,确保全员覆盖,估计撤稿人数也不少。

河南省由省教育厅牵头,要求对全省高校与展开梳查工作,要求打击“论文工厂”论文。由于河南生高教水平一般,论文工厂出来的“科研成果”估计相对多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很多人对此要求,很不以为然。只说要加强审核力度,没有说对学术不端的打击力度;查到后轻飘飘的几年处罚,是吓不到人的。不在这些人“饭碗”上动功夫,不向学校一二把手问责,是不可能有效遏制的;手段就是常说的“打人怕”。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敢于发表虚假论文呢?主要是现在评职称、评优等等荣誉的时候,都要要有科研成果的加持,科研成果部分就是以学术论文形式呈现的。很多人为了荣誉与升迁,就铤而走险,通过一定手段搞论文,达到自己的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Hindawi旗下的出版社,撤销的论文是最多的,很多来自中国。为此国内知名高校已经拉黑了Hindawi;在这上面发表的论文没有加权,等于白发了。不过也还有部分单位承认,实际是为造假开便利之门。

Hindawi撤回的中国学者论文,要是真的查;就把8000多份论文,一一查清,看哪些人用论文获利了,全部问责,扒掉饭碗。估计2024年,在Hindawi发论文的人估计就没有,都是自查自纠,谁怕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笔者观点

为什么武大、山大表现积极呢?最大的可能是撤回的论文中,两校的人不少,所以才火急火燎的发文自查。一些人为了自己的职称,养活了Hindawi机构,不过也让其在国际学术界臭名远扬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国内学者如此疯狂的学术造假行为,知名媒体人刘亚东用“未进top3”来讽刺这些道貌岸然的学者;他们的行为是学术界的耻辱,丢了国人的脸。解决问题的办法实际都知道,为何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懂的都懂,造假的人太多了,搞不好误伤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