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刷到一个很有意思得视频,徐志胜谈到了董宇辉。

徐志胜大家应该不陌生,就是那个讲脱口秀的演员,去年还上了春晚。

他在一次节目中这样说道:

我发现抖音真的很懂我,知道我喜欢看书,就经常让我刷到董宇辉卖书的直播间。

原来他是这样和董宇辉老师认识的,这叫以书结缘吧。

接下来他的一句话简直让人笑喷了,但是我却不能认同,他说:

关键,有人说我长得像董宇辉老师……

这,像吗?哪里像了,我是没看出来呀,我们董老师陕西贵族兵马俑脸型,帅的一塌糊涂,帅得让我们这些结了婚的丈母娘差点犯错误。

不信你看看这照片呀!

徐志胜老师的长相怎么说呢?一言难尽吧,大家说他是老天爷赏饭吃,我觉得大家说的对。

如果非要说像的话,应该说他们都是看一眼就让人难忘的人,他们都是靠嘴巴吃饭的人。

不过,徐志胜老师很显然也是有自知之明的,他说:

在这里先给董老师道个歉,对不起,吓到你了。

哈哈,脱口秀演员的幽默也是无处不在,台下观众和屏幕前的我们不由得报以热烈的掌声和一阵哈哈大笑声。

重点是他接下来的话,他说:

不得不说,董老师还是挺厉害的,他卖的书,好多我都看过,但是他一点评我就觉得我没看过。

而且他对书的评价非常到位,就他现在评书评的,我都不听单田芳了。

董老师,真的太懂我们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知道脱口秀也是一个语言类的节目,我之前也经常看。

我看的时候李诞和池子两人各带一队人马,然后他们两个最后也会说,我印象深刻的几个脱口秀演员是:王建国、思文、rock和卡姆。

后来,我遇到了董宇辉老师,就没有时间看脱口秀了。

因为董宇辉讲书的魅力在我心里真的是无人能及,他从来不是说点到为止,而是入木三分,鞭辟入里,直戳心窝子。

比如,他讲迟子建老师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本他卖了一百多万本的书,他分享了三次读它的不同感悟。

第一次他读到了大自然的丰富和沧海巨变,感受到了大自然对人的洗礼。

第二次他读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在大自然中相遇,也在大自然中分离。人生的很多际遇都是出乎意料的出现,然后也毫无征兆的消失,像极了我们生活中那些重要的人。

第三次他读到的是:技术走得太快,但人却走得太慢,并和现在Ai的发展结合了起来。

坦诚来说,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好像一直在关注着人物命运的走向,然后想到自己的生活的小村庄也和他们一样经历了搬迁。

我读到的是人物命运的艰辛和颠沛流离,并没有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所以,这本书我打算重读一遍。

再比如,董老师讲苏童老师的《妻妾成群》,也让我印象深刻,他不再局限于男女之间的关系,他想到的是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剥夺,想到的是贫和富对立。

又比如,他读余华老师的《许三观卖血记》,他把许三观的血当作穷人的力气,当作我们每个人赖以生存的技能,如果穷人没力气了,如果你傍身的技能不适用了,你又该何去何从?

董宇辉讲书的一个特征是,书好像只是他的一个工具,一个跳板,这些都只是为他的观点服务的。

他本身的思想特别的迷人,新奇,却又让人无比信服。

如果你也喜欢读书,他讲书的视频的确值得一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徐志胜老师对董宇辉讲书的评价,沈腾老师也发表过一些看法。

沈腾老师也是春晚的常驻嘉宾,自己的节目也比较多,还拍过电影《夏洛特烦恼》,大家应该很熟悉了。

董老师经常会以夏洛自比,觉得自己像夏洛一样,趴在马桶盖上做了一个漫长而美好的梦。

很多人对这个电影印象的片段应该是马冬梅那个了。马什么梅?马冬梅。什么冬梅?马冬梅。马冬什么?马冬梅。

这一段本来在电影里是说那个大爷的记性,没想到沈腾老师的记性也和这差不多呀!

他说自己平时闲下来除了玩手机,也会强制自己看一些书,有一次看见董宇辉在推书,就让助手帮他买一本。结果,助手说那本书他已经看过了。

沈腾老师说:“我看书老忘,看完了有时候内容就忘了,不知道自己看过。”

我想他要是看过上面徐志胜的发言,可能心里会好受一点。

有时候可能真不是忘记的问题,而是解读的角度不一样,让人觉得看得不是一本书。

别说看书了,就是看同一场直播,很多丈母娘剪辑出来的视频都是自成风格的,有几个丈母娘专门剪辑宇辉的一个表情或是一个媚眼,或者一个换衣服的慢动作,真心让人觉得看得不是一场直播。

说到最后还是想说一句:如果你没时间天天看直播,董宇辉讲书的视频还是推荐你看一看。

如果你要问我为什么要读书,我把董老师的这一段话分享给你:

读书不一定能前程似锦,功成名就,但至少可以让你出言有尺,嬉闹有度,说话有德,做事有余。

读书不是为了一纸文凭,也不是为了一夜暴富,而是为了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

是为了让你在跌宕起伏的生活中拥有处变不惊的内心,让你在未来能独自渡过那些漫长幽暗的岁月而不怨天尤人。

当你被生活打回原形陷入泥潭时它给你一种内在的力量。

1月9日19点,董宇辉老师新账号“与辉同行”开启首播,欢迎感兴趣的小伙伴来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