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多人最初来到一座城市的时候,习惯于先逛一逛这座城市的博物馆。

博物馆,是我们认识城市前世今生的好地方。这里记录着一座城的历史内涵与文化追求——来时路风雨兼程,却又丰盈充沛,点点滴滴写成了城市今天的精神气质。

历史与人文价值的经年沉淀,让这里看似“离过去最近”。实际上,博物馆同样蕴藏着当下发展的潮流。

本期“潮流合伙人”推介官、广东拙见文化创始人田延友,对话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李岩。

他们从东莞市博物馆出发,以考古为索引,溯源岭南文脉,分享属于博物馆的潮流当下,探讨如何应用博物馆这个阵地,讲好东莞故事。

01

始于好奇心

走向兼容并包:

“考古”一词,其实在汉语中出现很早。北宋时期的学者吕大临就曾著《考古图》(1092年)。但在当时,所谓的“考古”仅限于对一些传世的青铜器和石刻等物的搜集和整理,与近代意义上的“考古学”含义有很大的区别。

考古学,听起来严谨、繁琐、重复、枯燥,但是它能不断有新发现,不断满足好奇心,这是它与其他学科相比最大的区别与魅力。虽然考古挖掘出来的东西是古老的、尘封的,但我们未曾见过的就是“新事物”。

考古,就是一个持续探索未见的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田延友 对谈 李岩

同时,考古学也是一门很年轻的学科。它生机勃勃,至今只有一百多年历史。

1921年,仰韶遗址的发掘成为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发端。几代考古人摸索向前,历经风雨,不断探源中华文明,探索中华文明为世界文明做出的贡献。

用李岩的话来说:“这 100 年以来,我们有我们自己的任务。”

我们的考古学如此年轻,所以它的理论体系与实践应用在未来仍有无限发展的空间及可能性。因此,我们更应当“走出去”,立足国内,面向国际,拓宽国际视野,提倡文化和历史价值观的多样性。

“一带一路”十年来,中国考古学者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多的中国考古队走出国门,呈现中外互动交流的良好态势。

正如蔡元培先生提出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我们正以一种包容的心态互相交流借鉴,共同向前。

02

敬畏自然

回归自然

考古,让我们在深入认识人类文明的同时,也让我们和自然之间有了更为密切的关系。

从不会农种,到步入传统农业社会的这个阶段,人们对大自然保持着一种原始的敬畏之心。依靠着自然的力量生产生活,顺天应时,祈求风调雨顺,努力自给自足。

然而工业革命发生后,工业文明开始取代农业文明,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发生了改变。

当人类的生产工具进阶到一定程度之后,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在发生着改变。于是人们对自然的依赖性逐渐减弱,关系也就走得远了,甚至产生了某种“对立”的情绪。 人们开始过于自信自己可以“改变”自然,“掌控”自然。

事实上,纯粹的技术创造与人类文明的进步,并不一定能带来理想的家园和生活环境。

考古让我们了解到,随着经济开发和城市建设,有些人类遗产和自然遗产也遭到了一些无可挽回的破坏,这些东西历史和文化的载体,是永远不能再生的。

无论何时,人们都应该约束自己的欲望,对自然保持原有的敬畏。

这是遗憾,也是经验。

03

博物馆

构建事件的实验室:

人们将考古所得的事物和经验,进行研究、收藏、保护、梳理、阐释并展示,把一座城市沉淀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向社会公众开放,并为大众提供教育、欣赏、深思和知识共享多种体验。于是,我们有了博物馆。

“世界是由事件组成的。”在田延友看来,考古是让一个个的事件“重见天日”,而博物馆正是一个构建事件的实验室,也是一个城市的历史公证处。

就此观点,李岩以东莞市博物馆展示的虎门村头遗址出土的牙璋为例,他聊到早期遗址发现的时候,大家并不知道牙璋的作用,还以为是兵符。而在多番考古后得知,牙璋的真实作用是原始社会祭祀的礼器。它主动接受了来自中原王朝的文化因素,以其特殊功能作用于礼制王权性质的中国古代社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牙璋 图源东莞市博物馆

一件事物从无到有,从不知到逐渐融入生活,这种意识的转变,也是文化在精神领域中一种自主接受的过程。

所以当有些事物的背景无从考究时,我们通过一次一次的考古,可以找到很确定的东西,之后将其在博物馆中一件一件呈现出来,让更多的人学习了解我们的文化。这也是博物馆将考古成果转变为文化产品的过程。

在东莞市博物馆,我们通过重构事件来讲好东莞故事,让大家知道东莞在中国的历史上,甚至在中国对外交流的历史上都有过什么重要的作用。

04

用最的方式

做最传统的事

近几年,网红博物馆之潮,席卷而来。

作为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东莞市博物馆,更是创新性地举办了许多大型特展——

“华彩宫瓷——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清宫瓷器展”“大唐宝藏——法门寺地宫文物精粹特展”“神秘古蜀国·理解三星堆特展”“国宝归来——圆明园兽首暨海外回流文物特展”等,都登上了中博热搜榜“十大热搜展览”。

这些展览的频频出圈,意味着历史与文化本身就具备一种“潮力量”。

大唐宝藏——法门寺地宫文物精粹特展

考古,就是一件很潮的事。

通过考古的一步步沉淀,通过时光的洗礼和沉寂,通过博物馆这一特殊场所的集中呈现,我们看到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在当下焕发了新的生机。

从历史记载的秦三郡、汉九郡的岭南,到“近代史开篇地”的东莞,特殊的地理位置,数千年的文化底蕴,“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让我们一直勇立潮头。

没有一个当下的潮流是凭空而来的,传统才是土壤,才是诱因。2500多年以前,孔子就已经告诉过我们:温故而知新。

东莞市博物馆新馆概念图 图源网络

在东莞,我们更要基于传统去创造新的潮流。

如今,东莞市博物馆新馆也在建设当中。新馆的设计,与自然环境巧妙结合。

未来,在“半城山色半城水”的博物馆新空间,我们也将见证更多的东莞故事,收获更多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