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只有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公平且有质量的教育,才能让他们真正走出大山。

本期的主角很特殊,她是来自大山深处的新疆潜能教育学子,也是现在新疆潜能教育从事教务工作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本期的主角刘同学,就出生在这样贫困的小村,父母在她2岁左右便因故去世了,她是跟着奶奶长大的。据刘同学回忆,跟奶奶生活的十几年,是她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那时候,虽然日子过的清苦,朝不保夕,但奶奶依旧为她撑起了一片专属于她的天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事与愿违,随着岁月更迭,奶奶日渐老去,最终在刘同学17岁那年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离开了人世,与此同时,刘同学高考失利,生活和学业的双重打击,让她的前途雪上加霜。本来指望高考鲤鱼跃龙门之后,便能让她得到脱胎换骨的变化,以此给奶奶更好的治疗条件,更好的生活,可是无情的事实让她的这个愿望破灭了。在沉痛过后,刘同学没有选择消沉,她是上进的,她在村民的帮助下,走出了大山,来到了成都工作。

彼时的她还不知道,这一次绝处逢生的机遇,彻底地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02

破茧重生,从零开始她的新旅程

2013年,刘同学来到成都,因为没有经验,没有文凭,所以只能在成都的一家餐厅里当传菜员。在大山深处长大的她,与城里的同龄人相比,缺少些许见识,多了几分自卑。但上大学的梦想,想要学习的种子一直在她心中生根发芽,她知道,要想摆脱贫困的命运,想要彻底走出心里那座大山,就必须去获取一份文凭和学历。所以在闲暇之余,她都会窝在角落看书,用文字记录着当天的喜怒哀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大力助推成人教育升级,利好政策频出,不少人都通过不同的学历提升方式进行了自我的提升。

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刘同学了解到了学历提升,知道还可以通过自学考试来重圆自己的梦,她想要学习能够改变命运的技能,在众多鱼龙混杂的广告信息中她选择了新疆潜能教育。不负所望,新疆潜能教育也实现了她的愿望。

03

双向奔赴,是新疆潜能教育与刘同学的小确幸

在来到成都之前,刘同学对汉语言文学这个概念相当陌生,仿佛与世隔绝着。但在新疆潜能教育的关怀与鼓励下,刘同学走上了自学考试之路。新疆潜能教育的老师们,结合刘同学的实际情况,为她制定个性化教学服务方案。刘同学的班主任高老师说到:“对于刘同学这类学子,我们需要投入的不仅是教学服务,更需要给予她温暖的关怀,让她变得自信,让她能够真正地走出大山。”

新学年伊始,刘同学参加了新疆潜能教育组织的自考开学典礼,那天,五湖四海的求学者齐聚一堂,每个人都精神饱满,目光如炬。作为新生代表发言的刘同学,在一声声铿锵有力地宣誓下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往后的每一天,刘同学都会通过网课与教材学习专业知识,同时配合教务老师发的历年真题进行练习,巩固薄弱知识点。渐渐地,汉语言文学这门专业对刘同学来说不再陌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同学的读书笔记

自考机考时,老师们看着她熟练地敲击着键盘,仔细地回答每一个考题,那一刻她仿佛化身为“高手”,周围光芒四射。旁人丝毫感觉不到,一年前,她还是个“与世隔绝”的姑娘。

04

破壁而生,让教育点亮未来

在新疆潜能教育老师及朋友的祝贺下,刘同学顺利毕业了。毕业那天,刘同学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在毕业典礼上发表讲话,她讲到:这两年的自考生活,我真的收获了很多。从刚刚来到新疆潜能教育的懵懂无知,到现在作为优秀毕业生发言,我要感谢新疆潜能教育的老师们。是你们的鼓励和期许,才有了今天站在这里的自己。

破壁而生,奋斗不止,在毕业后的那一年,刘同学经过层层选拔,来到了新疆潜能教育工作,从她毅然的眼神里,看不到一丝对未来的迷茫和担忧。当问到她为什么投身教育事业,加入新疆潜能教育时,她说,我希望能够通过我微薄的力量,让大山深处的学子,也能够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继续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继续教育,对刘同学来说不仅仅是多了一个机会,从此往后自我实现、追逐梦想的过程,才是这一场自我提升真正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