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是西汉的开国皇帝,在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极为矛盾的特点,一方面他重视恩情,有恩必报,另一方面他疑心很重,常常因为大臣的某些举动便怀疑对方要造反,但刘邦这个人在对待自己亲人、乡邻的问题上却极为仁慈。

《史记》上记载着他在讨伐黥布归来的时候,曾回过老家一次,特地去看望了一下自己的乡邻。

很平凡的行为,不过此时的他贵为皇帝,一句话便可以决定很多人的命运,他这次衣锦还乡便做了两件事回报乡亲父老,还因此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邦此次回家,心情是相当复杂的,因为在我们的文化中家乡是一个人的根,能够衣锦还乡,是光宗耀祖的大事情。

但如果这个衣锦还乡的程度是从当地一个被邻居都瞧不起的无赖,短短七年之内,一跃成为万人敬仰的皇帝,那任谁都会感触良多。

《史记》曾经记载: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

这句话是刘邦对自己刘太公说的话,大意为小的时候,邻里都说我无赖,不从事生产,比不上二哥有出息。今天父亲您看,我和二哥相比,到底谁的产业多?

在刘邦的心中,其实还在感叹第二件事:

《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这是刘邦曾经许下的豪言,如今的他已经实现了当初发下的誓愿,在这点上,就不得不让人佩服刘邦,毕竟不是谁都有勇气对着当世最牛的人说上一句:“男人就应该像你一样牛!”

更加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说这话的人,从一无所有,到国家主宰,仅仅用了七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邦回家这件事,其实对于乡邻来说也是一件令人欣喜又忐忑的大事情。

乡邻之间的关系,其实比起大都市来,要质朴有人情味多了,他们欣喜的是我们这小地方也出了一个大人物,还是皇帝这样的一国统治者,大家心里自豪!当然,大家可能并不能想象皇帝究竟有多大的权力,也许在他们心中还是以县官为基础去进行联想的。

而他们忐忑的便是刘邦的态度,前面我们谈过刘邦从前并不受欢迎,甚至被称为“无赖”,所以大家在自豪自己家乡出大人物,还要回家看望乡民时,内心也忍不住畏惧对方会不会因为得势后,就想要惩罚那些以前嘲笑过他的人呢?

显然,大家是忽略了一个王者的气量。

我们常说看山不是山这样玄乎其玄的话,其实,心境这东西是真的存在的,随着我们阅历的增长,如果这时候再让我们去看以前自己做过的事情,很容易便会发现初中和高中时的自己有很多行为都很幼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当刘邦成为国家领袖的时候,他和乡邻之间又多了一层君民的关系,虽然此时他一言便可以决定乡邻的生死,但是越是这样,他的担当就越大,他的心装载着的已经是整个天下,又哪里会着眼小时候大家的不满呢?

刘邦明白,一个人的成就,从来不是靠欺凌弱小来证明。

此次归乡,刘邦将乡亲父老召集起来一起喝酒,以此表达自己对大家的思念之情。

当时参加宴席的有120个小孩子,刘邦喝到兴头上,不禁豪情万丈,他左手握着筑,右手拿起竹尺击弦,教孩子们唱起歌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邦教孩子们唱的歌,正是名传千古的《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当时刘邦又是唱歌,又是跳舞,非常活跃,但他已经55岁高龄,想到这些年离开家乡发生的事情,不禁感慨伤怀,流下了眼泪。

刘邦对着沛县的父老乡亲们说:“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沛。且朕自沛公以诛暴逆,遂有天下,其以沛为朕汤沐邑,复其民,世世无有所与。(远游的人思念故乡。我虽然建都关中,千秋万岁后,我的魂魄还是愿意怀思沛县。我从做沛公开始,诛暴讨逆,终于取得了天下。用沛县作为我的汤沐邑,免除沛县百姓的徭役,世世代代不用服徭役。)”

听到这句话,沛县的父老乡亲们非常高兴,他们跟着刘邦的父母、故旧“日乐饮极驩,道旧故为笑乐”,这样欢乐的日子持续了十天,刘邦终于决定再一次离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邦的父亲、兄弟打算留他在家再待几天。

但刘邦此时却已经不单单是负责一家人的生存,而是要考虑天下人的安危,此番回家感受到了乡邻的热情,他更是觉得肩上担子重了些。于是,刘邦婉言谢绝了父兄的挽留,辞别道:“吾人众多,父兄不能给。”

说完,刘邦便转身离去,结果当他到了城外的时候,沛县的父老乡亲们又带着牛羊在城西处摆好酒宴,挽留他。乡亲们如此热情,刘邦也不好拒绝,于是又和大家一起庆祝了三天。

沛县的乡亲父老们趁此机会磕头请求刘邦:“沛幸得复,丰未复,唯陛下哀怜之。(沛县幸运地得到免除徭役,丰邑还没有获准免除,请陛下哀怜丰邑。)”

刘邦回答道:“丰吾所生长,极不忘耳,吾特为其以雍齿故反我为魏。(丰邑是我生长的地方,绝不会忘记,我只是因为雍齿反叛我而去帮助魏国的缘故才不免除它的赋税)”

但在父老乡亲热切的要求下,刘邦还是连同丰邑也免除了徭役赋税,这一次衣锦还乡之旅便在此画上了终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邦此行,写下了《大风歌》这首流传千古的诗词让大家认识到了他的豪情壮志,又免除了乡邻的赋税,留下了知恩图报的历史形象。

这两件事,都成了后人称赞刘邦的点,成为了千古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