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批评家林梓谈张帆作品中的乡愁、异化与亚裔女性

文:林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帆导演在拍摄现场

2023年12月23日,位于北京七九八艺术园区的山中天艺术中心.玄馆举行了“异乡与他者——张帆电影放映及学术研讨”活动。主办方荣幸邀请艺术批评人林梓与就张帆电影中的“异乡”概念及镜头语言等问题展开了深度的讨论。

“异乡”的概念默认了作为中国人这个民族-文化身份下所产生的对于海外社会-文化环境的一种介于异化与接受之间的状态。这也是出生于中国文化语境下的华人在非华人地区的一种生活常态。“他者”在中文中曾经的翻译是“异己”,这个词存在的时间很久,在近年有关女性的诸多议题中,这个词被重新提出,并被重新赋予了意义。基于诸多原因,近十年来,当人们谈论生活于西方尤其是美国社会中的亚洲女性身份时,“他者”的概念再次成为一个高频词。而导演张帆在其诸多的作品中聚焦的对象就是生活在美国的亚洲年轻女性这个群体,由此,我们想到了异乡和他者。

在本次活动中放映的影片有张帆的作品:《Un Exil》,《天堂营销》,《欢迎来到丛林》,《神器》以及《日日夜夜》。这几部电影中可以看到张帆导演所关注的议题:她使用特征化的形象,高度凝练的叙事,来讲述有关亚洲移民、海外旅居、女性身份等种种现状及境遇。这无疑与她的经历有关,在旅美的十余年间,她已经将自己感受到的种种亲身经历转化成了电影的母题。同时,在她的叙述中不难看出一种女性视角以及在父权制社会下的女性境遇,特别是在异国他乡下的语境下,这种境遇被加以放大。

影片《神器》海报

影片《神器》重新审视了在海外生活的女性的境遇,导演用极具凝练镜头语言讲述了一个关于女性为家庭牺牲的故事。影片开头导演使用大量的特写长镜头铺陈出一种宁静舒缓的氛围,并使用镜子这个元素在狭小空间内呈现复杂关系。而后导演用盆栽、茶、大米等符号快速构建了一个相对传统的日本家庭。当女主在偷听父亲打电话时,导演用前景框中女主,仿佛她以被爱所带来的压力困住。父亲本想去看刚出生的孙子,但还是放心不下还未出嫁的女儿。“如果她嫁个好男人我就放心了”这种话当然是非常男权的,但这也是爱,同时这种爱又裹挟压得人喘不过气的负担。随后女主吃起炸鸡,咀嚼着这个美国符号,来缓解压力,导演特意使用一个长镜头来让观众共同参与其中,感受这种被拉长的体验。翌日,女主毅然拉着行李箱离开了家,并把信物留在了父亲的盆栽上。这部短片探讨着父权制下的爱,它很复杂,它是爱但同时又夹杂着“为了你好”的重压。同时也展现出来女性的牺牲,这种牺牲虽然不是轰轰烈烈的,但却是更为日常的,身边随处可见的。导演能聚焦于此,并呈现出来就很难能可贵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活动现场正在放映张帆导演的作品

影片《Un Exil》所讲述的是另外的一种状况:在美国留学的赵玥在毕业后面临着求职失利以及和男友分手的双重打击,在异国他乡独自承受着一切。开头导演用了一个焦点变化,把重点引导在了手机上,随后只用一个场景凝练地交代了女主并没有太好的融入环境,在其他同学都在使用苹果电脑记笔记的时候她仍在在用纸笔记笔记。在女主面试的前一天,和她谈了3年的男朋友与她提出分手,而后对面的男性和她搭讪,并虚晃一枪。导演把契诃夫之枪拿起,而后又挂回墙上,这种反常规才是现实生活中更常见的情况,如果是从此展开那么剧情将会变得狗血不堪,同时,这也起到了调节节奏的作用。随后交代了女主的日常生活:跑步,在室外编程,吃着泡面追剧,以手持镜头来营造一种纪录片式的真实感,似乎在说这就是留学生最常见的真实生活。之后就是女主在认真准备面试,带上了浅草寺御守。但当面试官第一个问题问出是否需要公司担保时,其实面试就已经结束了,她还继续认真地回答问题并等待着答复。在确认面试被拒绝后她扔出了浅草寺御守,也扔出了寄托其上的希望。在梦中,她努力奔跑,追寻着她已经失去的东西,铃声响起,女主被拉回现实,在这个孤寂的夜里,也只有妈妈能帮她分担这份生活的重压,随着一声妈妈,影片结束。结尾的留白把叙事停留在一个恰到好处的位置,同时又体现出母亲这种强大的女性力量,这种情况下只有母亲才能安抚遍体鳞伤的孩子。从这个影片我能观察到女性留学生所面临的压力,感受到她们的艰难。

活动现场正在放映《天堂营销》

而《天堂营销》所讲述的则是另一个议题,我们如何接受亲人的离世。故事中女主的母亲已经离世,但她使用着以人工智能技术“复活”的母亲,并与之聊天。导演使用了两种色调来区分AI和人类的视角,蓝色用来凸显AI的冷静、理智甚至冰冷,而暖色则象征着现实世界的真实。女主像母亲生前一样和她聊着天,却总被植入广告推销。女友想邀请女主去她家过感恩节,但女主想和她妈妈过,女友激动地说她根本就不是真人,女主气愤的将她赶了出去。但当她想再跟妈妈聊会天的时候,又蹦出了付费升级提醒,这也击碎了女主最后的希望。随着镜头的推进,画面一点点由冷变暖,也预示着女主认清现实,接受了他妈妈去世了的现实。导演以我们如何接受亲人的离世这么一个很小的切口,精炼地讨论了在人工智能普及后什么才是真正的人,并伴随着对资本主义的辛辣讽刺:所有东西都是可以通过购买来实现的,甚至是亲情,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资本主义会更加的无孔不入。

活动现场正在放映《日日夜夜》

《日日夜夜》是一个成长故事。它讲述的是悲伤,讲述的是对远方家乡的思念,讲述的是老老少少的侨民所共有的难以言喻的孤独。以及它的确是基于导演个人的经历创作而成的。2012年春天,张帆来美国的第一年,她通过家里的一条简单短信得知了祖父去世的消息。她的日常生活似乎没有任何改变——没有中断地继续我的课程,学校活动和社交生活。直到那周晚些时候,我才突然感到恐惧,我意识到这可能会发生在我的父母身上,发生在家里我关心的每个人身上。他们的死亡是否会像我祖父的死亡一样遥远,一样抽象?这让我想到——当他们已经缺席时,我该如何哀悼他们的缺席?

对于生活在异乡的很多华人来说,生活是非常孤立的——不仅是自己与异乡环境的孤立,同时也是自己与过往家乡的孤立。这些生活在海外的华人错过了家人的出生、结婚、团聚和葬礼。即使他们回家了,情况也不会一样,他们记忆中的故乡已不复存在。与此同时,年轻一代的外籍人士被父母空降到美国,开始面临类似的问题。尽管他们的生活方式可能与老一辈人截然不同,但他们有着同样的怀旧、同样的恐惧和同样的放弃。《日日夜夜》讲述了这两代人走到一起,试图了解他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故事。最后,它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当你的过去忘记你时,你会是谁?当你没有地方可以打电话回家时,你能去哪里。

作为年轻一代的在海外学习并成长起来的导演,张帆持续在探索电影的不同维度,并且持续关注着弱势群体,这其中包含着女性,少数族裔等等;同时她以细微处入手,能在短短几分钟里高效构建出环境氛围,并使用镜头语言来调度观者的情绪,使之与影片中的人物产生共鸣。这让我期待她的长篇作品的面貌,我们拭目以待并会持续关注张帆导演之后的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帆导演工作照

独立电影制片人张帆(Louise Zhang)生于上海,过去十二年一直在美国生活。 她目前居住在纽约市,担任作家、导演、摄影师和剪辑师。 张帆的工作重点是为美国社会中的少数弱势群体发出声音,涉及亚洲人群在美国生存现状,性别平等,治愈和赋权等主题。她的电影《日日夜夜》(2021 年,11 分钟)讲述了一位年轻的中国女性在祖父去世后无法回家的故事。 该片曾入围开罗国际电影节、棕榈泉电影节、HollyShorts 等众多国际电影节。她的制作和电影摄影作品均在世界各地的电影节以及各种在线流媒体平台上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