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系【医学人 物周刊】原创,如需转载请添加文末微信。

全文4988字,阅读时长约13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浏阳,一座“烟花自由”的城市

大围山麓的涓涓溪流孕育了婉转绵延的浏阳河,同时滋养着中国近现代史绕不开的革命名城浏阳。从谭嗣同誓用生命唤醒清末国人的觉醒到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于此确定了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的伟大路线。这座湘赣边界的英雄城市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的浓墨重彩,亦如这座城市的烟花一样绚烂。

今日这座红色基因的湘东名城,已成为世界闻名的花炮之乡,每逢全球重大赛事活动时绚烂的烟花表演,背后都有着浏阳人的身影。浏阳经济亦在这绚丽的烟花中一飞冲天,近几年浏阳在全国百强县排名中一直稳居前十五。经济的高速增长带来了浏阳城市现代化建设以及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其中近些年来浏阳市人民医院的快速发展,便是浏阳市政府对于百姓健康事业重视与投入的具体映射。

徜徉于浏阳新城区,从长兴湖沿着道吾路一路往西,政府、学校、图书馆、住宅区……一座座时尚简约的建筑群鳞次栉比,眼前的浏阳县城有着完全不输一二线大城市的高级感。当浏阳市人民医院新院区那一栋栋素雅简约又不失大气的大楼随之映入眼帘,对于这座医院的印象分似已直接拉满。新院区当初的设计理念是建设一家绿色、智慧的现代化医院,为此参考了众多海内外名院的设计风格,医用轨道物流、自动发药系统、现代化的静配中心等很多现代化医院元素都能在这里找到,让你此刻更是感到这座医院的内外兼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阳光透过玻璃洒在门诊大厅的光影交错,平添了几分温馨,又似将患者惆怅的内心冲淡了许多。

文 | 人物君

县域领跑

如今的浏阳市人民医院作为中南大学、南华大学、长沙医学院的教学医院,是一所集临床、教学、科研等为一体的三级综合医院。拥有1个市州级省临床重点专科、13个县级省临床重点专科以及3个长沙市重点学科等,中高级职称专家超700人,成为全国县级医院中的佼佼者,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连续多年领跑湖南省县级医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浏阳市人民医院肿瘤血液科便是近些年来医院学科高水平发展的突出代表,科室于2019年被评选为浏阳市第一批医学特色专科。其在浏阳市卫健局指导下,牵头组建的浏阳市肿瘤专科联盟,承担着整个浏阳地区的肿瘤防治任务,是浏阳市实现“大病不出县”目标的关键支撑。

目前,肿瘤血液科内部按专业细分为头颈部肿瘤、胸部肿瘤、腹部肿瘤以及血液肿瘤四个组别,可以开展包括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热疗治疗以及疼痛管理等一系列的肿瘤治疗手段,结合最新的肿瘤研究进展,为每位患者制定科学规范、个体化的综合诊疗方案。

2023年,肿瘤血液科全年接待的门诊患者达2万多人次,科室病房常年处于满床状态,床位需要预约,科室只能根据患者病情的优先级安排住院。也是鉴于这样的情况,医院于去年4月开放了门诊放化疗中心,一些简单放化疗的患者在那就可以治疗处理,这在如今的县级医院还不多见。

目前,门诊放化疗中心每日收治的患者数在二三十名左右,医保实行当日门诊当日报销,患者做完治疗后很快就可以走了,这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患者、减轻了病房的压力,让有限的资源留给更需要的患者。

浏阳市人民医院对于肿瘤学科的支持也可谓不遗余力,始终将肿瘤学科的发展放在优先级的位置。无论是学科人才的引进还是肿瘤诊疗相关设备的投入,医院基本上都是有求必应。这一系列的支持与投入,使得现在浏阳市人民医院的肿瘤学科建设走在了全国同级别医院前列。

曾经低谷

而大家可能想不到的是,如今风光无限的肿瘤血液科,在七八年前还是浏阳市人民医院垫底般的存在。

虽然浏阳市人民医院肿瘤血液科较早就实现了独立建科,但和很多县级医院的肿瘤科一样,因受限于技术水平、设备设施、患者信任度等方面的问题,科室发展长期在低水平徘徊,患者大量外流。

根据浏阳市医保局的统计数据,2017年之前,浏阳地区肿瘤患者的外转就诊率占所有外转患者的80%左右,患者流失严重。那时候浏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多是一些上级医院转下来的姑息治疗患者,虽然床位经常也是满的,但科室效益却很低。当时,肿瘤血液科医生的绩效几乎是全院垫底水平,导致科室团队军心涣散,很多医生想换科室甚至直接转行。

“如果一家县医院肿瘤科只是收治一些姑息治疗的病人,又该如何实现国家提出的‘大病不出县’的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 浏阳市人民医院肿瘤血液科主任 彭正平

浏阳市人民医院肿瘤血液科主任彭正平回忆2017年他刚就任科主任之初的情景,他不愿看到这么重要的一个大病科室再这样踟蹰发展下去,必须要做大做强。而要改变长期以来的发展窘境,首先一点就是要把肿瘤科的牌子树起来,提升能力、规范诊疗、优化流程、扩大影响,让当地百姓知道浏阳市人民医院是有专业的肿瘤治疗实力了。

那时候也正值医院启动浏阳市肿瘤防治中心建设,负责管理全院的肿瘤相关学科,并对肿瘤的规范化治疗进行相关的培训。彭正平跟科室团队反复强调,要将这一中心打造成县域肿瘤防治的国家级示范点。这个目标在当时看来有些过于遥远,但他坚信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接下来就是按照这一既定目标,制定好每年的发展规划,一点点向梦想挺进。在这个过程中,持之以恒的信念很重要,要有排除万难、誓达目标的决心。

画饼成真

就算在最困难的时候,彭正平也始终坚信浏阳市人民医院肿瘤学科一定能跨入全国县级医院的领军行列。那时候他经常跟团队讲,科室的困难是暂时的,三年后肯定会有大变化。

因此,彭正平也经常被科室医生笑称为最会“画饼”的人,那时候他们觉得彭正平给科室描绘的宏伟蓝图有些过于飘渺。而今,他这个画饼人真正把“饼”做了出来,大家“吃”在嘴里,是苦尽甘来的一丝香甜,更是学科发展阔步向前的动力。

目前,在肿瘤的临床治疗方面,浏阳市人民医院与一些省市级大三甲医院的差距已越来越小。在一些省级乃至全国级的肿瘤学术会议上,浏阳市人民医院的肿瘤诊断技术水平亦是得到一些大医院专家的高度认可。一些患友间也会交流,比如比较在浏阳和长沙的治疗的差别,结果发现如今在治疗方案上大家越来越接近,留在浏阳本地治疗,无论是在便捷度、住院环境还是报销比例上都会好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此同时,自2018年开始,彭正平在院内推行实施肿瘤多学科协作会诊制度(MDT),目前MDT诊疗模式在浏阳市人民医院推进的非常好,每年开展的MDT病例讨论接近200例,涵盖全院的各类癌种,这在全国县级医院中亦是处于领先位置。

今年,为了更好打造区域肿瘤防治中心,浏阳市人民医院将增挂“浏阳市肿瘤医院”的牌子,以新型“院中院”模式运行,这将使得浏阳市人民医院以及整个浏阳地区的肿瘤防治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彭正平对于科室近乎于疯狂的付出。彭正平说他几乎是没有什么私人生活的,每天就是医院和家“两点一线”,一门心思全扑在科室上。他更是特别感谢这些年来家人对他的支持,为他分担了很多家庭琐事的压力,让他可以全身心专注于院内的工作。

彭正平笑称自己还有一个重要特点便是“磨性”,在科室发展遇阻时,他从不被动“躺平”,而是主动找院领导去“磨”,要政策、要支持,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直至“磨”到成功那天为止。

浏阳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张勇曾这么评价彭正平:“为了肿瘤事业可以奉献一切,不怕得罪人,也不怕担风险 ”。

如今的浏阳市人民医院肿瘤血液科,已从原先的全院垫底到现在的很多人争相想进,科室队伍稳定、每个人积极性都很高。不仅可以独立完成各类肿瘤的诊治,在面对省级大医院完成急症期治疗后下转的患者,也能很好地接住并进行优质的后续治疗和管理。

共赢格局

肿瘤血液科这些年来能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与其的大局观密不可分,这一点在彭正平看来非常重要,要懂得与其他科室之间的合作共赢,而不是总想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彭正平反对将所有肿瘤患者不加区分地全留在肿瘤科,而是针对他们的病情需要,将他们安排在最合适的科室进行专业的治疗。

比如,对于肺结节或是肝脏肿瘤患者的介入治疗,虽然在肿瘤血液科这些操作上都没问题。但自从医院成立了介入科,彭正平会将需要做介入治疗的肿瘤患者尽量转去介入科去做,在患者得到合适治疗的同时,支持其他科室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时候科室的年轻医生对此会有些不理解,觉得这是“给别人做了嫁衣”。但彭正平强调学科发展要有大局观和整体思维,专业团队做专业的事,虽然表面上部分患者转去了其他科室,但整个肿瘤防治中心却在这样的配合下,实力变得更强了。

同时,这种合作也是相互的,你支持了别人的发展,其他科室在遇到搞不定的患者时也会第一时间想到往肿瘤血液科送,从而实现各自在专业领域向着更深度的方向发展。

因为肿瘤血液科床位长期处在排队中的情况,院方也曾多次跟彭正平提起可以为肿瘤血液科增设病区的事。这在很多科室看来或许是求之不得,但彭正平却拒绝了,给出的理由很简单,肿瘤血液科的发展方向是精细化、规范化,而不是盲目求大。

在彭正平看来,“摊大饼”的方式不仅挤占了其他科室的发展空间,更是有违分级诊疗的原则。比如一些简单的止痛治疗,乡镇卫生院能做的,就没必要将患者转上来;一些更适合在其他科室治疗的患者,就应该分流至相应的科室。

在这样的大局观下,浏阳市人民医院肿瘤血液科不仅与院内其他科室关系很好,跟浏阳地区的其他兄弟医院间也有着很好的合作。更是创新性地提出了“院际科间共管”的概念,比如浏阳市其他医院收住院的患者,可以到浏阳市人民医院做放疗,互通有无,共同管理。如此形成院际间的很好协作,有困难帮助解决,而不是互相挖角患者。

品质立碑

现在的浏阳市人民医院肿瘤血液科所取得的一系列辉煌成绩,正是源自于科室近些年来在临床诊疗技术上面的奋起直追以及对于患者全身心付出所带来的口碑效应。

至今彭正平一直保持着手机24小时开机的习惯,这在很多人听来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不用说日常被各种事务缠身的科室主任,就连普通的医生都很难做到这一点。在彭正平的微信通讯录上,如今好友人数已超4000人,其中大多数都是患者及家属。彭正平将自己所有的时间都给了工作和患者,为的就是患者在有困难需要解决时,能够第一时间联系上他。

就在本刊采访期间,巧遇一位给彭正平送锦旗的患者家属。这位家属是在前几天通过其他患友打听过来的,她向彭正平咨询家里肺癌病人该如何用药等方面的问题,彭正平给她作了详细解答并帮助安排后续诊疗计划。这对于彭正平而言或许只是举手之劳,但对于患者及其家属却是感激至深的救命之恩。

彭正平是这么要求自己,也是这么要求团队的。如今科室内的很多年轻医生都是80、90后的独生子女,从小没受过什么苦。但彭正平常会跟这些年轻医生讲,作为一名医生必须要有爱心和使命感,而不是把医生这个职业当成一个简单的营生。医生注定是辛苦的,那些大医院的专家教授早已功成名就,却还是抓紧一切能利用的时间多为患者服务,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极致的付出,是年轻人成为一名好医生的必经之路。

过硬的肿瘤临床诊断技能以及时刻为患者着想的贴心服务,使得如今越来越多浏阳地区的肿瘤患者开始回流至本地治疗。这在医保资金方面有着直观的体现,2019年,浏阳地区因肿瘤外流的资金达1.4亿元左右,而2022年这一数据已降至8000多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的口碑传播,不仅赢得了众多浏阳本地患者的信任,很多周边县市的患者亦是慕名而来,其中就包括不少来自于邻省江西的患者。

也是鉴于这一点,浏阳市人民医院有了建设湘赣边区域医学中心的初步想法。后经过对周边十多个县的详细走访调研,明确了周边县市医院以及百姓对于这样一个医疗中心的强烈需求,在政府的整体规划与布局下,湘赣边区域医学中心的建设逐渐从想法变为现实,让优质医疗资源更好地辐射于周边地区的300万-500万民众。

以肿瘤防治为例,2021年由湖南省肿瘤医院联合浏阳市人民医院共同打造的“湘赣边肿瘤防治中心”在浏阳市人民医院正式挂牌成立,这不仅是对于浏阳当地百姓,更是为浏阳周边市县的广大民众提供了大病医疗的保障支撑。在湘赣两地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更是在全国率先打通了省际之间的医保报销通道,真正实现了邻近的江西地区的上栗县、铜鼓县、万载县等地与浏阳市之间的优质医疗共享。

彭正平曾经给科室画过的“饼”,如今都逐一成真,实现了科室发展在短短数年间的后来居上、弯道超车。然而,这些对于彭正平而言只是一个新的起点,肿瘤防治的路依旧任重道远,只有继续努力,才能实现为浏阳及周边地区数百万百姓提供最好的健康守护的承诺。

责编 | 嘉 莉

摄影 | 葳 蕤

校对 | 苏 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