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国防军很擅长搞越境玩斩首的把戏,但要说的是,很多人以为是哈马斯核心人物提前跑到了国外躲起来了,其实不是这样的。

哈马斯的最高决策机关“协商会议”,有的在加沙,有的本身就在巴勒斯坦外围地区;还有军事力量、敌后机构、反间谍机构、出版机构等在内的执行机关;

这样好处是,哈马斯不是由特定的某一个人在掌控,让以色列的定点暗杀和清除失去了作用;到目前为止,哈马斯已经小二十位领导层成员被杀,但整个机构仍然在运转,不会因一个头目阵亡就分崩离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内塔尼亚胡嘴硬说以色列不会同意停火,但以军开始减少在加沙地带的部队,所有预备役部队都已撤出加沙。

通常来讲,撤军代表两个意思:

1,坚持不住了;战场上以军官兵伤亡持续攀升,财政也吃不消了,以色列准备合并三分之一政府部门;

2,向对方释放停战谈判的善意。

就是很多人以为中东形势要转向时,以色列国防军突然来了这么一出,直接斩首了哈马斯的二号人物,巴以战争短时间内很难结束了。

以色列怎么想的?

除了现在右翼势力影响外,与以色列建国基因有关。

当年以色列军队横扫整个中东,原因是他们建国后和朝鲜一样,走的也是“先军政治”的道路。

上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以色列军费GDP占比都超过10%,巅峰时达到30%(包括援助),这还没算上外交、军工、情报的开销。

但军事投入是没有经济回报的,毕竟新时代不能像小胡子一样不断从新侵略的土地上吸血;以色列虽然在三次中东战争吞下了是自身好几倍的沙场西奈半岛,但最终在美国的调停下又吐出来。

一个国家能长期坚持“先军政治”的前提,就是政府对社会资源拥有强大的控制能力。

然而,到巴勒斯坦移民的犹太人五花八门,为了统一殖民(或侵略)思想,犹太复国主义者在巴勒斯坦建立一批不属于某个农场主的集体农场,叫基布兹(Kibbutz)。在希伯来语里是“聚集”的意思。

你可以把基布兹里的居民理解成以色列的“军户”;平时劳作,战时参军。

到1947年以色列建国前,基布兹的数量已经达到了145个;这里面不仅诞生过4位总理,还养育了大量的军队官兵和高级将领,在后来以色列军队横扫中东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所以,以色列一开始完全就是一个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军事强国。

现在虽然发生了变化,但刻入基因里的殖民他国和先军政治的思想依然存在,这也是以色列在战场吃力的情况下却要战斗到底的重要原因。

然而,精神是一回事,实际战局又是另一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军宣称军事行动过渡到下一阶段,目前整个预备役师已经从加沙地带撤出,预备役伞兵突击队第551旅和装甲预备旅第14旅预计很快也会离开加沙。

但是,以色列国防军打击哈马斯组织的战斗还需要进很长一段的时间,这个阶段自己都承认持续至少六个月。

自己咬咬牙,但美军绝望了。

美军的“福特”号航空母舰不可能长期游弋在东地中海,没准哪天就趴窝不能动了。

美军已经宣布“福特”号航母(CVN-78)战斗群将在“未来几天”离开东地中海,返回弗吉尼亚州的诺福克母港进行休整。
“福特”号航母离开以后,美军只剩下“艾森豪威尔”号(CVN-69)一艘航母在中东镇场子。
没办法,美军打算让“
巴丹”号两栖戒备大队代替“福特号”航母打击群。还有“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沙利文号(DDG-84)、巴克利号(DDG-84)和德尔伯特·D·布莱克号(DDG-11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巴丹”号两栖戒备大队的部署已经超过5个月,也该到了回港休整的时间了。

换句话说,美军在中东“威慑”敌军的海军力量青黄不接,已经严重不足。

最后要说的是,以军的斩首军事行动对哈马斯有影响,但不致命;

如果以色列国防军不能在短时间内消灭哈马斯,战争可能打成持久战、消耗战,那就要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