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楼梦里众多千金,谁的成长过程最艰难?

或许你选林黛玉,因为她父母双亡,寄人篱下。有人会选邢岫烟,因为她家境最贫寒。

每个女孩都很不易。而要我选,我选贾探春。

如果,你的亲生母亲如牛马一般,被全家任意辱骂,你不但不能帮助她,反而要赞美、拥护、巴结那些欺负她的人,这是什么感受?

有人向你母亲吐口水,你必须有样学样,也跟着吐上几口。有人向你母亲挥舞鞭子,你必须上去再补几鞭子。这些都是什么经历?

世间最残忍的事莫过于此了吧!

黛玉的寄人篱下,不妨碍她得到千娇百宠,过着掌上明珠的生活;岫烟的家境贫寒,不妨碍她师从高人,享受闲云野鹤的岁月。

没有谁会像探春这样,心被撕裂成几片,每天都被烙上新的伤痕,在血淋淋的残酷里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庶女的悲哀

探春为什么鄙视赵姨娘?

有人说她太冷血;有人说她是坚定的儒家教徒,守卫宗法制;还有人说她太心机。

无论怎样众说纷纭,其实事实只有一个:

探春如果不跟生母划清界限,就没有立足之地。

这就是古代庶女的命运,不是她一个人的,是一切庶女的命运。

古代大家族实行男女隔离,女性生活的区域叫做“内帏”。内帏就像个封闭小王国,这里的国王是主母。

在没有手机、没有电话、女子不能出门的时代,毫不夸张的说,主母掌握着内帏每个人的生死大权!

衣食住行都靠主母给你分配。只要主母不爽,分分钟让你吃猪食。尤二姐不就是例子吗?

生病了,只有主母能第一时间给你安排医生。否则,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婚嫁大事全靠主母出面社交。

电视剧《知否》对妾的地位,有很多胡编乱造的抬高。但有一点倒是演对了:婚嫁时主母的作用极其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代贵族的社交圈只认主母,没有她出面,什么事都办不成。很多时候,男主人反而有心无力。

中国有句老话:“男主外女主内。” 这话不是白说的,具有法律效力啊。

男性世界里有朝堂,有皇帝。女性世界就有内帏,有主母。他们不是简单意义的老板,是手握你小命的老板。

什么叫做层层压迫,什么叫做无路可逃?现在明白了吧。

宝玉、贾环都是贾政的儿子,但从出生那一刻就注定云泥之别。因为他们得到的配置,完全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庶子女在主母眼中,就像捡来的狗,剩菜剩饭打发一点就得了,不饿死他们便是大恩大德。若非为名声考虑,这点恩德也不给。

得不到嫡母欢心的庶女,会是什么样?

很简单,看迎春啊。

世人嘲笑迎春木讷无能,有谁知道,那已经是最佳、最佳的状态了!换了你,恐怕不及她万分之一。

身为庶女,如果不能像探春这般力争上游,就必然活成迎春那样任人欺凌!

那根本不是无能的问题,而是生存的客观写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探春的成长条件

迎春、贾环这些人,就是用来给探春做对比的。

作者想让世人知道:探春活成当下这个样子,有多不容易!

在悬崖边的石头夹缝里,开出世间最美的雪莲花。

纵观中国古典文学,没有哪个女性角色能比肩探春!她的胸襟、抱负和勇敢无畏,足以担得起“空前绝后”四个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雪莲出现的几率超低。下面诸多条件缺一不可:

1、贾母把孙女弄在一起,亲自抚养,这是探春摆脱卑贱,走向高贵的决定性前提。

因为这意味着,没有嫡庶之分了。

还意味着,探春彻底撕下赵姨娘的标签。谁养大的,孩子算谁的,就贴上谁的标签,这个原则,看过《知否》的朋友应该明白。

(插句题外话:后世很多人编造贾母厌弃黛玉、贾母讲故事讽刺黛玉,这蠢的还能救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黛玉来了后,三春搬到王夫人处。虽然离开了贾母,但形式没变。三姐妹同吃同住,只不过监护人变成王夫人。

此时探春身上既有贾母的标签,也有王夫人的标签。而且她是唯一一个住在自家的,具有优势。这是她生出自信和勇气的前提。

请注意,所有这些都是贾母给予的!

若非贾母发话,王夫人绝对没兴趣照顾她们。书上从未写过王夫人与三春互动,也从未有过母慈女孝的画面,这就是明证!

3、贾家女孩历来优秀。金尊玉贵的贾敏何其完美,与之类似的女孩一定不少。

元春入宫成了贵妃,光耀门楣。外来的女孩黛玉湘云,个个都是神仙级人物。

所有这些人都激励着探春。如果自己掉队,那才真是证死了庶出。只有比她们更优秀,才能为自己正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王夫人苛待妾室,极端践踏妾室,其行为方式影响了幼小的探春。

探春早期对生母的确抱有鄙视,她说赵姨娘“阴微鄙贱”,这四个字很重。这是谁教的?

试想,迎春会不会这样评价生母?不会。

为什么?

因为邢夫人善待妾室啊。

贾赦的妾素质就高吗?不!秋桐那般撒野,邢夫人也看不到错,反而全力呵护。

邢夫人常常训孩子,却不训妾室,她嘴里反而全是妾室的优点。一张口就是:“你娘比赵姨娘强十倍”。

有这样的主母,迎春干嘛鄙视生母?有什么必要划清界限?又有什么必要说“阴微鄙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你明白了吧!作者不明写王夫人如何欺压赵姨娘。通过王熙凤嚣张的咒骂,和探春无缘无故的憎恶,把一切都告诉你。

贱妾是奴才。奴才什么状态完全取决于主人。奴才不好,本质问题是主人不行。

全书看下来,为什么赵姨娘最不省事、最低劣可笑?因为王夫人最愚昧,最暴力统治啊!

为什么只有赵姨娘铤而走险,生出杀心?为什么别人家的妾,和正妻其乐融融呢?

王夫人一向拿自己的错去惩罚别人,就像抄检大观园。赵姨娘就活在恶性循环里。

幼小的探春看不到权力的本质,更不懂统治的丑恶。她既然被王夫人抚养,贴上了王夫人的标签,接受其思想、模仿其行为,都在所难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没长成元春

红楼梦曾用名风月宝鉴,这本书就是一面镜子。

不仅有两面照的问题,还有谁是主、谁是影的问题。

你是否想过:只有10岁左右的孩子,说出阴微鄙贱那么狠的话,正常吗?没人教会这样?

对自己丫鬟尚且拼命保护,不许任何人欺负她们,何况是血脉至亲?正常吗?如此反人性的局面怎么形成的?

探春是影子,真正冷血的是王夫人。

探春每次指责赵姨娘,都是拿箭射向自己。一次又一次自我割裂,在巨痛中佯装自我救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这样又能怎样?有别的出路吗?

她痛恨“庶出”这个词,因为她深知,王夫人痛恨贱妾。她强行只认嫡母,是因为特殊的成长经历。不加入王夫人这边,她将毫无归属感。

可是她终究没有长成元春,这是为什么?

元春甘心情愿做王氏集团的棋子,为之牺牲自我,阉割自我。而探春却保留了独立的良知、独立的思维。

她努力摆脱“庶出”,努力维护“体统”,不是为了跪舔谁,也不是要服务谁的私利,而是为了获得生而为人的尊严!

这就是她和元春最大的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4 关系前两步

与王夫人的关系,是探春一生最大的课题!她做的一切事情,都围着这个关系打转。

这段关系经历过好几个过程。

第一步是试探期。

自从搬到王夫人那里,王夫人就恩威并用,硕大的阴影笼罩着探春。

这个时期,探春看上去完全臣服,极尽努力的讨好王夫人。与宝钗交好、给宝玉做鞋,都是其中的一环。

王夫人对她似乎也不错,但【面子上淡淡的】,说明不完全信任她,还在考验她。

第二步是蜜月期。

搬进大观园,探春有了自己的领地,开始展现才能。最典型的标志是创建诗社。

在诗社里她不遗余力地捧高宝钗,示好的信号太强烈了。

到了贾母臭骂王夫人时,探春挺身而出,据理力争。这冒了多大的风险啊!要知道,贾母就是想借题发挥,就是想骂人出气的。

肯为王夫人当面顶撞贾母,全家只有探春一人。

如果这还不能打动王夫人,还有什么?能力超群,还一心投诚,为什么不试用她一下呢?

于是,就有了探、纨、钗三人共同管家的局面。

其实三人里只有李纨名正言顺。宝钗加进来纯属搞笑,但她是王夫人的心腹。探春能加入,是对她解围的奖励,也是对她的进一步考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5 矛盾期

探春深知管家权来之不易,也深知王夫人的用意。她和赵姨娘吵架时说:

“太太满心疼我,因姨娘每每生事,几次寒心……太太满心都知道。如今因看重我,才叫我照管家务……”

还没有做一件好事,姨娘倒先来作践我。倘或太太知道了,怕我为难不叫我管,那才正经没脸........

从这些话足以看出,探春感激知遇之恩。

可是她的感激法,不是变成无脑走狗,而是想为家族增创节流,除奸正本,干一番事业。

从未走入社会的小姑娘终究单纯!她以为,道貌岸然的主母,终究想把家管好。

她学习的能力是【创造】,是让世界变的更好。她哪里知道,有些人要的能力只是【破坏】。

创造这桩事原本并不难,问题是不符合私利啊。

在探春改革期间,作者写了很多奴才集团,写了很多很多的奴才内斗和纠葛。为什么?

不管他们是否是王夫人亲信,终究都是既得利益者,都是王夫人管理下的产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探春的改革冲击了很多人的利益。宝玉这种顶级大宝贝都受冲击,其他人可想而知。

宝玉、黛玉思想开明,称之为“大好事”。其他人呢?都能做到吗?

王夫人对改革怎么想?书上没有透露。

正是这个不透露,才可怕!

改革持续了那么久,最高管理者竟然没表态,这正常吗?

红楼梦只写明,不写暗。如果王夫人如宝、黛、凤一样,作者必然让她出镜发言。不写就糟了,说明她在生胖气!

凤姐但凡提出管理谏言,都会被否决。这还不能说明问题?

她摆出理由时会掉眼泪,世人就以为她多慈悲,说她是天下无双的好主母。my god!知不知道鳄鱼吃人时,也有眼泪?

还有人认为:王夫人不喜欢改革,是不愿意接受贾府下坠的事实,想让大家多享受几年。

呵呵,国人替统治者抹粉的本领,早就深入骨髓。

谁手中握着最高权力,谁就应该对一切现象负责。如此简单的道理,承认它就这么难吗?

贾母不管具体事务,彻底放权,这是作者对她的免责。一切管理上的乱象,问题根源都在王夫人。

探春怀抱一腔热血入职,却被现实打得遍体鳞伤。

在管家中她看到了太多丑恶和黑暗,看到了她不愿接受的真相:原来每个蛹蛆奴才,都不是凭空而来,背后的苍蝇王是王夫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6 决裂期

王夫人要的人才,是走狗。探春要的领袖,是明君。

矛盾既然无法调和,只能走向彻底破裂!

王夫人之所以抄检大观园,其一是对贾母宣战(这部分已经解析过)

其二也是对探春、李纨秋后算账。

为什么呢?

1、探、纨力推改革(宝钗原本不同意),抄家无疑是彻底否定她们。等于告示大众:她们搞砸了,天下大乱了。

2、管理者反被怀疑是贼,这种侮辱太逆天了。不抄宝钗,只抄探、纨,想想这滋味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探春管教丫鬟一向严厉,规则极其严明。越是如此,越无法忍受如此羞辱。

在没有证据的前提下,将众人视为犯罪嫌疑人,无目标的搜查私人物品,在探春看来是极端的丑态。

在名声大过天的古代,这就是宣布一切女孩的死刑。家里有一个不干净的,就门风尽丧啊!

之前管家,已经寒透了探春的心。这次抄家,则践踏她生命的底线。

她费尽心血追求的体统轰然坍塌。她从小以为嫡母等于“尊严”,信念被扒了个精光。

那个夜晚,别人都做选择沉默。只有探春率众秉烛而待,坚决拒绝被抄检,视死如归一般的说:

“你们不依,只管去回太太,只说我违背了太太,该怎么处置,我自去领”。

因为她痛了一生,直到此刻才知道痛的来源。与其说恨眼前这帮人,不如说更恨自己。

她曾经那般鄙视自甘堕落,到此刻方知:无论神仙还是烂泥,在权力面前都是狗。世间只有这一项平等。

“这样的大族之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如此沉痛苍凉的话,难道不是管家过程中看到了更多?难道不是直指王夫人折腾作死?

探春怒骂王善保家的,是针对邢夫人吗?

她句句都在痛斥抄家,邢夫人何曾要求抄家了?抄家的主导者到底是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标题是《惑奸谗抄检大观园》,奸谗,就是反派啊。惑,只不过是遮羞布。

抄检大观园蠢到无以复加,下作到无以复加,竟然还有大量读者为之叫好。

三观之颠倒,民心之愚蠢,无以言表。

07 小结

探春和王夫人的故事,到此还没结束。后面还有一个报复期。

肯定有人不解:谁报复谁啊?我怎么没见书上写?

不是书上没写,是你看不出来。红楼梦不是用眼看的,需要用心看。

最丑恶的人,作者会把她掩盖的很好,胸前还挂着仁义道德的大招牌。

最丑恶的事,作者偏偏轻描淡写,让你看到的只是无心之失。

整个80回里,探春的点点滴滴全是反照王夫人。每一个反人性,每一次冲突,每一滴眼泪.........全是因为王夫人。你能想到吗?

王夫人的台词甚少,出场甚少。但全书一切悲剧都源于她,你能想到吗?

探春这一生,都在演绎晋谒者。作者要借用她,写尽权贵者的无耻卑鄙。

(关于晋谒者的定位,参看探春的花签)

当你能看懂这一切时,一定是你看懂了人生,看透了社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篇幅,报复期的故事另文解析,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