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博大精深,历史上有“南拳北腿”之说。南拳又称南方拳,是明代以来流行于南方的拳种的总称。它以福建、广东为中心,广泛流传于长江以南地区,故称南拳。岭南武术虽各自发展,却十分注重师承,得益于八九十年代的香港功夫片的辉煌,大家从功夫片那些零星片段中,窥探到了当年的部分历史还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拳的形成时间大概在清初到清代中期,即从17世纪末至18世纪末。它包括上百个拳种,广泛流传于福建、广东、湖北、湖南、台湾等省以及香港、澳门地区,并很早就流传到海外,在东南亚以及美洲、大洋洲扎下根来。若论传播中国武术的贡献,南拳自当首屈一指。

作为南少林等拳种与中国南方各地拳种相结合的产物,技术套路繁多,遍布各省。由于历史悠久,再加上师承关系的演变,形成了多种打法,但多数套路仍具有同一特点,总属南拳。南拳在400多年前即有史书记载。由于历史悠久,其流传地域辽阔,因地而异,种类繁多。

注:因本文内容来源武术者的口述和各宗派的记载,目前无法证明其真实性。目前没有任何可靠的历史文献证明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同时也有一些历史学家对这个故事提出了质疑。

虽然这个故事很有趣,但是它更像是一个传说或者是一个虚构的故事,而不是真实的历史。

背景

在明朝时期,中国沿海地区经常受到来自日本的倭寇所侵扰。为了应对这一威胁,大将戚继光和俞大猷曾驻扎在福建莆田福清一带。当地的僧人也加入了抗击倭寇的行列,他们使用铁棍作为武器。

为了更有效地对抗倭寇,俞大猷教授了一种名为“俞公棍”的武术技巧,用于训练军队。戚继光则教导士兵们使用狼筅、标枪和腰刀组成鸳鸯阵来对抗敌人。此外,据《拳经捷要篇》卷十四记载,还改良了太祖长拳,形成了卅二势。

戚继光离开后,留下了这些拳法和训练士兵的方法。

后来,在郑成功领导下的洪门时期,有传说称他派遣了五名高级将领前往南中国各地。这些将领开山立堂,广泛招募反清义士,并教授他们拳术和兵器使用方法。最终,这些技术和武术不断发展,形成了百花齐放、多个门派并存的南方武术(功夫)。

少林五老(康熙年间)

少林五老的名字最早出现于清末武术小说《圣朝鼎盛万年青》中:五枚大师、至善禅师、冯道德、白眉道人、苗显。

五枚大师为云南白鹤山尼姑,红眉道人首徒,排行第一;

至善禅师为福建莆田少林寺和尚,排行第二;

冯道德为湖北武当山道士,排行第三;

白眉道人为四川峨嵋山和尚,后居成都,未提及排行;

苗显为俗家,广东连州连山八排洞襄土人,后居南京,未提及排行。

按武功排名则为:

1. 白眉道人

2. 至善禅师

3. 五枚大师

4. 冯道德

5. 苗显早亡,未提及武功高低。

白眉道人

当年清军入关,侵占中原,明朝武将朱国畴将军入少林寺落发为僧,他在落发前就是将军,功夫了得,所以他当了和尚之后,想把功夫传给自己的弟子,门下有5位极为出色的徒弟,他们分别是五枚、白眉、至善、冯道德与苗显等五人,特别是白眉成就最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眉成名之后,他还想自己的功夫有所提升,师傅决定把他推荐到峨眉山去修行,再将武术流传下去,白眉在峨眉山创建白眉拳,他把这种刚猛有力的功夫传给广慧禅师,广慧再传竺法云禅师,竺法云再传俗家弟子张礼泉。还有一种说法,在道光二十八年间,有一黄连娇的还俗和尚,从福建少林寺避难来到广东惠东县梁化墟,得到林合的厚待和尊敬,奉如父辈,遂把少林武功传给林合,当然也有白眉拳,从这个时候开始白眉拳开始在广东流行。

白眉拳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拳术,属于南拳的一个流派。

白眉拳特点十分鲜明,其特点是刚强凶猛,连贯性强,路线宽广。其拳法有冲拳、鞭拳、双撞拳及千字箭拳。桥法有碎桥、钻桥、刹桥与封桥等。腿法有同影侧踢(即撑鸡脚)与蹬脚等。其主要拳套有小十字、大十字、三门八卦、十八摩桥功及猛虎出林等。

五枚

五枚,又称五枚师太、五枚大师或五枚法师,出生于明朝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正月初五,是明朝皇室宗亲的后裔。五枚是传说中咏春拳的创始者,“少林五老”之一。

据咏春拳宗师叶问的《咏春拳源流》中所述,清康熙年间,嵩山少林寺被毁,五枚与至善、白眉、冯道德和苗显五人分别出走。五枚来到大凉山白鹤观,将咏春拳传授予被土豪逼婚的严咏春,之后云游四方。

据福建咏春拳第七代传人郑忠指出:五枚俗名朱红梅,出生于明朝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正月初五,是明朝皇室宗亲的后裔。自小就学习《四书》、《五经》,六岁习武,九岁学习中医及练习禅功。南明灭亡后,朱红梅逃至福州府福清县避难,并出家为尼,自取法号五枚。出家后常救助黎民百姓。

至善禅师

至善禅师,清朝乾隆年间少林寺和尚。最初在福建莆田南少林修行,后因当时南少林因暗中“反清复明”遭到围剿。

他为了培养优秀绝顶的少林高手,除了委任大弟子杏隐禅师(又名青草和尚)做教练,掌管少林三十六房外,还建做了“罗汉堂”,亦称“木人巷”。

冯道德

冯道德,在多部评书小说中都有出场。师从南少林的高手,与五枚、白眉、至善、苗显是同门,后各自分道扬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苗显

未见史书对其生平事迹及武术有所记载。

五老传人

至善传人

至善禅师的五大俗家弟子分别是洪熙官、方世玉、童千斤、胡惠乾、廉遂兴。

五枚传人

严咏春,出生于广东省,咏春拳的开山鼻祖、武术家。

其父严二,清乾隆(1735-1795)时期人士,广东人,善南拳。

根据咏春拳一代名师叶问所述:清康熙年间,广东人严二因事被诬告,面临牢狱之灾。其时严妻已经亡故,遂携女严咏春远徙四川大凉山山底,以卖豆腐为生。咏春年15时,有当地土豪垂涎其姿色,前来逼婚。然咏春自幼即许配福建盐商梁博俦,其父深以为忧。

苗显传人

苗显生苗翠花,苗翠花来头可不小 ,苗显是少林五老之一,她女儿功夫自然不弱,苗翠花武艺高强,一直在江湖充当保镖,有“一代女侠”的称号;方世玉既然身为苗翠花的儿子,自然要继承娘亲的高超武艺。

火烧少林寺

清朝开国以后,少林派举家南移,大举进入广东、福建等地,以至善和尚为首的少林门人在福建泉州东岳山建立少林寺,被称为南少林。南少林联络各种帮派人士,从事“反清复明”的活动。

清初康熙于甲寅(1674)年,清兵与武当派冯道德、峨嵋派白眉道人勾结,派重兵分莆田、永泰、仙游三路大举进攻南少林寺。

五枚师太不支持反清投身武当。白眉另寻发展道路,至善与苗显誓死保卫少林,坚持反清复明。

少林寺僧众奋力抵抗,但因敌我力量悬殊而失败。康熙为根除隐患,依然下令火烧南少林寺。

最终,南派少林拳之发源地福建九莲山少林寺夷为平地,至善禅师只带洪熙官、方世玉和李翠屏3个徒弟南下广东。

最后福建南少林因寡不敌众被清兵火烧,至善和尚与从中帮忙的五枚师太也牺牲了。

但是南少林毕竟高手不少,一些没有被烧死的弟子如洪熙官、方大洪,胡惠乾(方世玉原型)、童千斤、谢亚福等召集失散在各地的少林门人南下广东组成新的反清复明组织,与清兵和投降派继续对抗。

而福建少林寺被清军击破烧毁后,反清组织随即流落广东各地,在郑成功的帮助下创建天地会。

这其中洪熙官凭借高强本领和多年修炼,创造出新洪拳绝技-虎鹤双形,而咏春拳的创始人咏春则为五枚师太的徒弟,经过几代传承到了叶问与李小龙手里,把它发扬光大。

(尽管如此,实际上清朝政府并没做过火烧少林寺的事,明代以来的少林寺建筑被大量毁坏是进入民国以后的事了。事实上,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少林寺并未被焚,不仅没有焚毁,这些清朝皇帝,还敕修这座千年名刹,现存的少林寺建筑物,都是明清以后重修的。现今所见的少林寺山门,是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奉敕创建,“少林寺”横匾,是清康熙皇帝亲笔书写。)

少林十虎(雍正-乾隆年间)

少林十虎师承于少林五老,排名如下:

1.洪熙官(花县今属广州花都区)

2.方世玉(肇庆今肇庆端州区)

3.刘裕德(法号:三德)(惠阳今属惠州市惠城区)

4.胡惠乾(新会今江门新会区)

5.童千斤(梅县今梅州梅江区)

6.李锦伦(南海今佛山南海区)

7.谢亚福(南海今佛山南海区)

8.方孝玉(肇庆今肇庆端州区)

9.方美玉(肇庆今肇庆端州区)

10.陆阿采(广东驻防旗人)

洪熙官

洪熙官是广东花县(今广州花都区)人,他是少林弟子,也是洪拳的创始者。他凭借高强的少林武功,逃过清兵鹰犬的抓捕,秘密潜回广东。他利用大乱时机,广纳能人志士,建立地下武装。后被清兵四处追杀的洪熙官潜回肇庆,把反清基地设在隐蔽的肇庆鼎湖山的庆云寺内。他们暗收门徒授少林武功,广纳贤才,群英聚会谋大事。

不料被叛徒出卖,清兵包围庆云寺,意欲一网打尽,赶尽杀绝。洪熙官凭借少林武功绝学,横空挥拳出击,杀出重重包围,从此隐姓埋名,浪迹山野,吸百家武功精华,再将少林武功融会贯通,自创洪拳,游走四方,秘密传授。

洪拳

洪熙官的师弟陆阿采经过多年修炼与洪熙官指导并吸取百家精华,创造了多套拳法,并将这些拳法都传授给了他的唯一徒弟-黄麒英(广东十虎之一),黄则把自己所学及吸收的五形拳、工字伏虎拳、十形拳、虎鹤双形拳、五郎八卦棍,梅花枪,子母刀等传给他的儿子-黄飞鸿。

黄飞鸿传林世荣、梁宽,林世荣再传刘湛、赵志凌等。刘湛传儿子刘家良及刘家辉,刘氏父子两代都成为香港影视圈的著名导演和演员,刘家良创建的刘家班曾经与成龙的成家班与洪金宝的洪家班齐名,拍摄了大量以洪拳先师经历为背景的电影和电视剧,把洪拳先师和拳法发扬光大。而赵志凌则至今仍活跃在影视圈,经常在电影中出演角色,如《功夫》中的铁线拳大师、《西游降魔篇》中的二煞,龙凤店中的老鬼等。

方世玉

方世玉(1739年-1763年)广东省肇庆鼎湖罗隐方家村人。父亲方德是做丝绸生意的,娶妻李氏,生有两子;而方世玉其实是方德以六十岁老龄续娶苗显之女苗翠花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方世玉14岁时,随父到杭州做生意,中途见雷老虎摆擂台,两边写上“拳打广东全省,脚踢苏杭二州”对联,方世玉大为愤怒,上台比武,将雷老虎打死。雷老虎是武当派李巴山的女婿,而李巴山 则是文渊阁大学士陈文耀的侍卫使,雷老虎恃势到处横行。方世玉打死雷老虎,导致少林派与武当派之间的恩怨白热化。

三德和尚

三德是清朝雍正年间和尚,俗名刘裕德,广东省惠阳人。其父在广州经商茶叶庄。店号设于双门底,该处为驻防八旗聚居之所,他们平日恃强凌弱,无恶不作。刘裕德,清雍正末年,年方十六,素好习武 ,练就两臂有四百斤之力,人乃称为铁臂膀,后来因打死旗下武士,递迹空门,拜至善 为师,法名三德。

三德和尚技成之后,在广州西禅寺建立反清复明基地,最后被武当派及清兵剿灭,而三德和尚亦战死西禅寺。三德和尚身躯高大,精练一条六十斤重的铁禅杖。

胡惠乾

胡惠乾是广东新会人,其父在西关锦纶堂附近开设小商店,但因嗜赌成性,在一次与机房恶汉的争执中被打死。胡惠乾为了替父报仇,先后两次赴锦纶堂寻仇,皆被武当弟子打败,命悬一线。

关键时候,胡惠乾的好友方世玉出手相救,二人一同赴少林寺学习武艺。

胡惠乾因为没有打出木人巷,他的武功比方世玉差了不少。在胡惠乾打机房事件中,冯道德三名弟子牛化蛟、吕英布、雷大鹏接连在擂台上死于胡惠乾之手。其中吕英布、雷大鹏皆因台下谢亚福(谢福三)所发的暗器“铁鸳鸯”而死,于是冯道德赴广州寻胡惠乾报仇。冯道德即将打死胡惠乾时,五枚出手劝解,冯道德只得作罢。

但最终,武当派联手清廷进攻西禅寺,高进忠先后击杀胡惠乾、三德和尚(刘裕德)、童千斤,马雄点伤谢亚福废其武功。白眉知道至善必会报复,于是请五枚与冯道德一起约至善比武。在福建莆田少林寺中,白眉以内功震死至善,五枚踢死方世玉,冯道德刀伤洪熙官后将其生擒。

童千斤

童千斤是客家人,生活于清朝时期,是少林十虎之一。他出身贫寒,身强体壮,善于使其堕落,所以被称为“童前进”。慈悲为怀的童千斤大师曾进入少林寺,跟随方世玉和洪熙官学习武术。后来在“反清复明”的斗争中,他与汉奸高晋中斗智斗勇。

李锦纶

李锦纶因遭暴政迫害,打死贪官而惹祸,入少林,他是少林十虎中第一大用剑高手,经过勤学苦练之后也成为一代高手,但是后世关于他的记载比较少。

谢亚福

谢亚福是清朝时期人物,少林十虎之一,广东省南海人。他善于使用“醉拳”,在江湖上名声赫赫。

方孝玉、方美玉

方孝玉、方美玉为方世玉的哥哥,为方德与第一个早逝的妻子李氏所生。

陆阿采

陆阿采是广东清远连县清江镇人,少林十虎之一。他原名黄喜才,人称喜才师傅,武功源自南少林。

他十二岁时拜师学艺,22岁开始出外卖艺,行走南方七省,对外称广东驻防旗人,江湖称阿才师傅。后来于羊城卖艺,收黄飞鸿之父黄麒英为徒,继而退出武林,在老家教学武术和致力医学。

武当VS少林

因打死了雷老虎,虽然让方世玉声名大噪,但同样也给他带来许多麻烦,并让少林与武当的冲突越演越烈。

就在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武当与少林又爆发了一次火拼,打斗中,方世玉杀了不少的官兵,但没想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方世玉在与武当五枚师太对打时,战到第三十回合,被五枚一脚踢中股道罩门(股道就是肛门),当时就爬不起来了,没想到方世玉竟被一脚踢中肛门而死。

在胡惠乾打机房事件中,冯道德三名弟子牛化蛟、吕英布、雷大鹏接连在擂台上死于胡惠乾之手。其中吕英布、雷大鹏皆因台下谢亚福(谢福三)所发的暗器“铁鸳鸯”而死,于是冯道德赴广州寻胡惠乾报仇。冯道德即将打死胡惠乾时,五枚出手劝解,冯道德只得作罢。

后白眉的弟子方魁、高进忠、马雄奉命拘捕胡惠乾,高进忠先后击杀胡惠乾、三德和尚(刘裕德)、童千斤,马雄点伤谢亚福废其武功。白眉知道至善必会报复,于是请五枚与冯道德一起约至善比武。在福建莆田少林寺中,白眉以内功震死至善,五枚踢死方世玉,冯道德刀伤洪熙官后将其生擒。

同时期

根据《惠州志》记载,李家拳发源于清归善县鹅埔角(今惠城区河南岸街道湖山村委会米地村民小组),创立于清乾隆年间,由当地人李义拳师独创,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据介绍,出生于1747年的李义,从小与福建少林寺俗家弟子的父亲习武。随后曾向王龙禅师学习福建少林正宗拳法,拜著名北派拳师陈苟息为师,潜心学习凤阳头人的真传功夫。

相传,李家拳创始人李义生于清乾隆九年(1744),从小跟随父亲、少林俗家弟子学习佛家拳,9岁起随父亲闯荡江湖。李义后被罗浮山黄龙禅师收为入室弟子,练习福建南少林寺正宗拳法。数年后,黄龙禅师死于清兵的乱箭之下,李义故乡米地也难逃一劫,被付之一炬。李义身负重伤逃走他乡,在路上结识北方拳师陈苟息,受他搭救,并拜他为师。李义后来被安徽凤阳头人招为女婿,又学凤阳头人功夫真传达7年。李义思乡心切,携妻回到故里。

因先后受教于南北两派拳术,李义创立李家拳时,既有南派灵巧的佛家拳基础,又有北派拳术的粗犷和硬朗,成为别具一格的南派功夫拳术之一。李义由此成为李家拳一代宗师。

广东十虎(道光年间)

华南海盗亦于1790年至1810年间(乾隆至嘉庆年间)更肆虐于广东沿岸。民间为了保护自己,纷纷习武,知名武术家百花齐放,当中最广为人知的如“广东十虎”。

广东十虎是清朝晚期在广东省以武术享誉的十位武林高手。

广东十虎并非同一时期人物,最早分为“前五虎”与“后五虎”。前五虎是黄澄可、谭济均、铁指陈(陈长泰)、苏乞儿(苏灿)、邹泰(一作周泰),后五虎是苏黑虎、黎仁超、黄麒英、王隐林、铁桥三(梁坤)。

同时期

梁赞

梁赞(1826年—1901年),出生于佛山清正堂街家中,广东鹤山古劳人,晚清著名武术家。

于清光绪初在赞生堂内收徒传技,除其子梁璧外,得衣钵真传的有陈华顺、陈桂、雷汝济等。

其父在佛山筷子大街市场内开设赞生堂药材店,精通岐黄医术。丧父后,开始在店中行医,深得病家称道。梁少年时便喜爱习武。父亲生时,曾广聘名师传授武功。继承父业后更求深造,得友人梁佳介绍先后礼聘咏春拳术传人黄华宝及其师弟梁二娣来佛山传技多年。两位前辈深喜梁英年勤奋,认为是可造之材,尽将咏春拳术奥秘及少林六点半棍法悉心教授。黄华宝辞别之日告知梁赞,谓他本是少林门下弟子,一向遵师遗命少林弟子应以反清复明为己任。嘱梁既已技成,可在佛山设馆授徒,从中物色人才,为反清复明积聚力量。

梁二娣

梁二娣,清代道光、咸丰时期人。任职红船,长撑船及煲头,是广东洪门(少林)子弟,曾暗中拜少林至善大师为师,学得了著名的六点半棍法,此后将该棍法融入咏春拳器械中。他精钦州洪拳蛇形手,通六点半棍法。

陈华顺

陈华顺 (1849年一1913年),出生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马东村,清朝武师、梁赞的弟子。

外号“找钱华”(“爪钱华”),是清朝末年咏春宗师梁赞先生之入室弟子,在佛山公开教授咏春拳术。他生于顺德,年轻的时候在佛山的米店做工,曾在钱庄做账房先生,故人称“找钱华”。39岁开始拜梁赞为师,由李华教授他咏春拳,1889年李华去世后又由梁赞亲自教授。

他在练武的同时还学习医术,诊治病人。一生收徒不多,共16个弟子。除其子陈汝棉之外,还有雷汝济、陈锡侯、黎厚培、黄露茵、何汉侣,以及大师兄、二师兄吴小鲁、吴仲素两兄弟,与封门弟子叶问先生。

黄飞鸿(道光之后)

黄飞鸿(1847年8月19日—1925年4月17日),原名锡祥,字达云,号飞鸿,幼名飞熊,籍贯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西樵岭西禄舟村,生于南海县佛山镇,是岭南武术宗师及汉医,南拳流派洪拳的名家,有“狮皇”之称。父亲为“广东十虎”之一的黄麒英。

配偶: 莫桂兰 (结婚时间:1915 年–1925 年)

十三姨原名叫莫桂兰,为什么后来被人称为十三姨呢?

莫桂兰是黄飞鸿的第四个妻子,按照当地的风俗,理应叫四姨,而在广州粤语当中,四与“死”谐音,是非常不吉利的。为了避开这个不吉利的称谓,人们就把四想象成“一三”,所以“四姨”也就成了“一三姨”,再到后来人们就把这个称呼变成了“十三姨”。

子女

黄汉熙, 黄汉森, 黄汉枢, 黄汉林

黄飞鸿弟子

广东一代武术家黄飞鸿收了诸多弟子,相传有梁宽、猪肉荣、鬼脚七、牙擦苏和路小月。

林世荣

林世荣(1861年—1943年),武术家,广东南海平洲人。幼随祖父习家传武术,少年时曾于屠店中工作,故绰号为“猪肉荣”。林世荣少年时随胡金星习武,后再拜北方康姓拳师及锺雄山师傅,最后师从黄飞鸿,协助在娱乐场所的睇场(保安)工作。黄飞鸿门下最有成就、授徒最多、在广州及香港影响最大的弟子。

清朝末年光绪、宣统之际,因为涉及争夺广州‘乐善戏院’的睇场[工作,酿成出手打死多人的血案,因而被清廷通缉。后来林世荣迁居香港,并以授武术为业。其史上曾师从洪拳名家林福成(铁桥三弟子)、黄飞鸿和佛拳名家钟雄山等人,集各家之大成,独树一帜,亦被奉为岭南拳术师公之一。

林世荣一生授徒过万,广州武林各派名家,罕有其匹。而其弟子门人,尤以邓二、关坤、谭就、孔纪南四人最负盛名,号称“虎鹤四大金刚”。邓二擅铁扇、单双虎爪,独得“无影脚”秘传,有号“铁扇邓二”、“虎爪二”。关坤生得牛高马大,性豪爽,好酒喜肉,最爱舞弄—把铁尺,人称“铁尺关坤”。潭就长得清秀,却最爱打抱不平,以善使两条软鞭出名。孔纪南手拿一支虎尾棍,曾在西关黄沙鱼栏及河南码头方面任武术教头,后因支持农民协会,被罗岗当地劣绅所暗害。邓、关、谭、孔各有不少故事在坊间流传。

其亲传弟子有刘湛(刘家良、刘家荣的父亲、刘家辉的义父),再传弟子有赵志凌(师承父亲赵教,赵教师承林世荣)。

南方五虎将

“南方五虎将”是广东地区在抗战时期享负盛名五位武术家,包括:赖成己、林耀桂、林荫堂、黄啸侠、张礼泉五人。他们不止武艺超群,而且品德高尚,培养了不少人才,在当年的广东武术发展缔造举足轻重的成就。南方五虎将都拥有精湛医术,五位武术家除了作育英才,也是悬壶济世,金甲仁辉放慧灵。

赖成己

赖成己(1888-1955)是一位广西北海市的合浦客家人,他是一位武术家和骨伤科医生。

赖成己从小学习家传的南拳,后来拜张茂廷为师,专学李家拳,尤其精通双刀、棍、钯等器械,同时也学习了骨科知识。20多岁时,他独自到广州开办医务所,并在传统骨伤科的基础上,研制出赖成己跌打药酒、赖成己跌打药丸,成为广州地区著名的跌打名医。

赖成己在武术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他自创了“南蛇过垌”象形拳,这种拳法具有实战价值。他以硬功练习著名,据说他经常用硬物击打全身,然后再泡进药酒缸进行调理。他的武术技能达到了可以将瓦房砖柱中的整块砖击出的地步。

赖成己被誉为合浦的“黄飞鸿”,他在广州期间与南北著名拳师切磋学习,博采众家之长,提升自己的武术技艺。他注重意气神合一,刚柔相济,重意不重力,他的武术风格独特,实战性强。

林耀桂

林耀桂(1878~1969),清归善县(今惠东县)梁化人。出身于武术世家,其父林庆元系著名武术师。6岁习武,10余岁随父练拳。后师从罗浮山大玉禅师学龙形拳,数年后尽得真传,成为广东龙形拳一代宗师,有“东江老虎”之誉,与林荫堂、黄啸侠、赖成已、张礼泉并称为“南方五虎将”。

1924年(民国13年)移居广州,曾以“转身扳槌”一招击败在广州打擂台的俄籍重量级拳王,轰动一时。

后在广东省政府传授武艺,在燕塘军校任武术教官。抗日战争时期,曾为第十九路军编练抗日杀敌大刀术。其龙形拳刚柔并济,动作精干,手法严密,讲究攻防实战,要求“外五形”(头、眼、身、腰、腿)与“内五形”(神、志、意、气、劲)合一,内外风格兼备。

与人比武,只胜人而不伤人;还常在两广国术社、广东精武会等武术团体与各地武林名师切磋武术,友好相处。1957年,移居香港。在港设龙形拳总会,收徒授艺。现龙形拳已传至海内外,近至广东境内,远至东南亚和欧美等地,广为流传 。

林荫堂

林荫堂(1879-1966),东莞谢岗林屋边村人。他参加精武会第一期国术班,由初级到高级班毕业,成绩优异,为众拳师所器重。民国初期,他曾任黄埔军校中尉国技教官、国民革命军警卫旅少校国技教官、国民革命军第一教导师师部中校国技教官。1924年,他被派任新会县精武体育分会任主任及教练。古稀之年,仍在芳草街卫生院任正骨医师,直到1960年才退休。1966年病逝,终年88岁。

黄啸侠

黄啸侠(1905-1984),广东石碁镇人,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武术家之一。他被誉为“南拳王”,在武术界享有崇高的声誉。

黄啸侠自幼习武,精通多种南派武术,尤以“南拳”最为出色。他的南拳风格独特,以刚猛、灵动、快速、多变著称,具有很高的实战价值。他创立了“黄啸侠拳法”,被誉为南派武术的代表之一。

黄啸侠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武术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推广武术文化,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武术人才。他的弟子遍布全国各地,其中不少人成为了武术界的佼佼者。

张礼泉

张礼泉(1884—1964),字励存,原籍广东省惠阳县(今广东省惠州市内),出生于惠州桥东一个小商人家庭,7岁习武,先后随东江一带的林石、李朦及林合等学武。1903年到光孝寺拜竺法云为师,学艺3年,得其衣钵真传。

其后,他对早期习练的几家拳法进行了精选,在保留原有招式的基础上,对竺法云所授拳术的内功心法和原理进行了改良。1949年,他移居香港,1964年在香港九龙病逝,享年80岁。张礼泉是白眉拳之集大成者,除传授儿子外,门下弟子有曾博惠、葛肇煌、陈国华、夏汉雄等约40人。

同期宗师

叶问(1893年10月1日—1972年12月1日),广东佛山南海桑园人,原名叶继问,曾用名叶溢,祖籍广东省南海县桑园,曾就读于香港圣士堤反书院。师承陈华顺、梁璧 。

叶问幼年体弱多病,佛山咏春拳宗师梁赞的弟子陈华顺租用叶问家宗祠设馆授徒,叶问拜陈华顺为师,学习咏春拳术。陈华顺中风病逝后,叶问随师兄吴仲素苦练三年。翌年,叶问奉其父命来港就读于圣士提反学校,在此期间,认识梁赞先生之子梁璧,并随梁璧修练咏春拳术。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叶问出任佛山警察局刑侦队队长、督察长、代理局长。1949年,叶问离开佛山赴香港定居,出任广州市卫戍司令部南区巡逻队上校队长。此后二十多年里,他先后在港九饭店职工总工会、九龙汝州街、李郑屋村、通菜街等地设馆授徒。跟其习武者遍及社会各阶层,其中不乏外国留学生。

1972年12月1日,叶问在香港病逝,享年79岁 。

子女

叶准、叶正、叶少华(女)

弟子

李小龙、黄淳梁、梁挺、梁相、叶步青、招允、骆耀、徐尚田、卢文锦、何金铭、梁绍鸿

南拳历经数百年传承,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如今,各地区都会定期举办南拳主题文化交流会、研讨会,成立南家拳传承基地,以及南拳比赛等等。目的是保护、传承和发扬南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