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是紫沐,这是我第376篇日记。

楼市能不能起来,相信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因为很现实的,没人会和钱过不去。

要是能提前预判,就能控制买卖节奏,避免踏空或者及时止损。

那楼市接下来怎么走,其实也有参考信息。

我会尽量通俗地聊三个问题:

1.操盘手给楼市定的目标是什么?

2.为了实现目标,操盘手会做什么?

3.我们如何顺势而为做决策?

只要把文章看完,今年该做什么就心中有数了。

2024楼市目标

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这十二个字,就是2024年,操盘手定的楼市目标。

释放途径,是前段时间的住建局会议。

大家平时可以多留意住建局的对外风向。

毕竟人家去年说的几个救市方向,包括降首付比例、降利率、认房不认贷、税费优惠等等,基本都如期兑现了。

所以住建局说出来的话,比较有分量,要多关注。

而今年楼市的主旋律,我觉得是围绕“立”字展开的。

也就是如何把房地产真正扶起来。

就像会议中提到的:

稳定房地产市场,因城施策,保交楼,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稳妥处置房企风险。

每一项,对房地产来说都是帮扶,没有打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今年的主旋律不能是“破”呢?

我觉得虽然探索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减少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是未来肯定会走的路。

在会议里,也确实出现了“破”这个字眼。

但这里面有个先后顺序的问题。

目前经济和房地产关联度太高了,老百姓的资产70%都沉淀在房子里。

现在这环境,急急忙忙去“破”,不现实。

一旦资产贬值严重,引发大规模断供潮,金融系统会面临巨大风险。

所以先“立”,让房地产软着陆,靠房地产渡过这次难关。

后续,再想办法摸索新的经济模式,让房地产和经济慢慢脱钩。

以时间换空间,会是操盘手最终的选择方案。

所以至少明年,对楼市的态度还是“立”字当头。

当然了,“破”的存在,也意味着炒房时代即将落下帷幕。

或者说,房产投资的门槛,在变得越来越高。

如果你的思维和认知没跟上,房子没买对,还盲目上杠杆。

那现在买房,就是作死。

2024楼市会有什么

为了实现目标,我觉得今年楼市会有很多利好。

而且像之前文章写的,利好的形式会变,会从工具箱里拿新东西出来。

因为过去的2023年,救市频率其实很高了。

放开限购、放开限贷、降低首付成数、降存量房贷..

这力度放到以前,有些都能算是大招。

但楼市整体表现,也是有目共睹的差劲。

全国商品房的销售面积和销售额,仍然在往下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说明不是力度的问题,很可能是方向的问题。

让想买房的人能买房,这条路已经走不通了。

让想买房的人更便宜买好房,或许是更有未来的新道路。

所以降息,我觉得可以好好期待一下。

因为漂亮国停止加息,给我们提供了降息的外部条件。

存款利率进一步下降,则提供了内部条件。

而明确要继续货币宽松,来刺激经济,等于提供了政策条件。

所以广州今年利率步入3字头,不是没可能的。

看看隔壁佛山,首套利率已经被干到3.8%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除了降息,还有哪些工具会被拿出来?

住建局其实也给了提示:

1.强化保交楼

2.前两套住房继续给优惠

3.推动房改

关于保交楼,会议的原话是:加强预售资金监管,加快预售制改革。

这个方向,其实我在22年就专门写过两篇文章,有兴趣可以自己去搜。

在民营房企陆续爆雷后,预售制改革,我觉得是大势所趋的一件事。

要是花光积蓄买房,还有血本无归的可能。

谁还会继续相信房地产呢?

当然,影响更大的,我觉得是后两条。

首套和二套给优惠,要怎么给。

我想无非是几个地方:成数、利率、税率。

更低的首付成数,能让那些现金流充裕,但手头钱不多的人上车。

更低的贷款利率,能直接降低持有成本。

更低的个税契税增值税,能降低摩擦成本,促进市场的换房意愿。

这些工具都不是新玩意,我想重新搬出来难度不大。

相比之下,新一轮房改,更像个新工具,也更值得期待。

新一轮房改

新一轮房改的重点,我觉得在两方面。

一个是城中村改造,一个是保障房建设。

城中村改造从概念上不是新玩意,像广州已经推动很多年了。

它的主要作用,是释放购买力和提升流动性。

未来创新,更多也是对打法的探索,如何改造得更高效。

所以城中村改造,对广州影响最大的,是那些极度依赖旧改的板块。

比如海珠的中部和南部。

说难听点,如果旧改的速度还像现在这样。

高位接盘海珠创新湾板块的苦主们,还得在山顶多挂几年。

相比之下,保障房建设从概念到执行,会显得更划时代,影响力也更大。

虽然以前不是没有,但这些房子都有明显的硬伤。

要么离市中心太远,对刚需来说工作通勤非常难受。

要么产品太拉跨,住进去没什么生活质量可言。

而且保障房的整体数量,对比商品房还是太少。

这次房改,能不能把保障房的数量和质量都提上来,是值得期待的一件事。

当然,我相信大家更关心的,是保障房对楼市的冲击有多大。

会不会像空军们说的,从此房价如葱。

还是像新加坡一样,进入双轨制时代,商品房价格开始疯涨模式。

其实操盘手对保障房建设,有明确提出两大目标:

一个是让工薪阶层居者有其屋,消除买不起商品房的焦虑。

一个是让商品房回归商品属性,推动房地产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这么一来,好像走新加坡的路可能性更高。

既能让天天说买不起房的有房住,又给商品房的涨价留足了空间。

但我觉得,我们不会完全复制新加坡模式。

至少在广州,不会。

高端改善产品、豪宅产品,确实有走独立行情的可能。

但刚需产品、刚改产品,我觉得会维持在相对稳定的价格区间。

因为这么做对操盘手来说更有好处。

先用便宜的保障房,把大量人才留在城市里。

而保障房就算优化了,依然存在成本控制和地段限制的问题,住着不会很舒服。

这时再用价格合理的刚需房,给人才一个摸得着的目标。

会更利于他们“努力拼搏”,去置换房产,给城市做贡献。

至于改善产品、豪宅产品,对应的是高净值购买力,这类人群永远存在。

则大可以回归商品属性,放开对价格的控制,还能为土地财政做贡献。

最近越秀在广州拍下的两块高价地,就是个好例子。

既顺从了民意,又解决了困局,可谓一举两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结

这次住建局会议,有这么一句话:

房地产已经从“有没有”转入“好不好”的时代。

明显大佬们也看到了,只有好房子,才能继承房地产的金融属性。

所以未来你家的房子,会涨还是会跌,和品质息息相关。

已经和时代脱节的,不符合时代审美的,会逐渐沦为普通的砖头。

唯有核心资产,有稀缺性、有竞争力的资产,才有继续持有的必要。

所以不管是买房还是卖房,你都可以把品质,作为重要的判断工具。

以房地产目前的体量,还有对经济的强大影响力。

在能取代房地产的工具出现之前,操盘手的态度,依然会以“立”为主。

退一万步,在给家庭置换到至少一套核心资产前。

“破”这件事,其实和你没什么关系。

你的精力,你应该花时间琢磨的点,是选筹。

因为现在的楼市,买对,比什么时候买,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