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年66岁的船王第四代传人曹慰德即将退居二线,但是,面对外界的期盼和华人家族的传统,为何语出惊人,主动表示不求子女接班?

一方面,家族子女少、选择多、兴趣广的趋势,让亚洲地区的家族企业传承面临“人才荒”现实问题;二是随着与自然和谐发展的ESG理念逐步被全球接纳,企业和社会的组织行为即将重新定义:企业管理走向人格化、企业治理走向社会化,控制企业有很多金融、法律工具,而不必事必家族成员“躬亲”。

新加坡船王的家族传承现状在当下的东亚地区非常有代表性,少子化、老龄化和人工智能都会影响甚至重新定义家族企业的发展和传承。未来家族企业的传承方式会预计走向多元化,传统继承、隔代传承、两代共治和职业经理人接班都将占有不同比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曹氏家族第四代掌门人 曹慰德

曹氏家族第四代掌门人 曹慰德创于上海,壮大于香港新加坡的著名船王曹氏家族,至今已经传承百年,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魔咒,第四代掌门人曹慰德近日分享对于家族企业传承的看法之时,却表示“鼓励子女追逐梦想,不强求他们参与管理接手家族生意”。

现年66岁的曹慰德面临退居二线的预期,但是,为何面对外界的期盼和华人家族的传统,竟然主动表示不求子女接班?‍‍‍‍‍‍‍‍‍‍‍‍‍‍‍‍

家办标准研究院认为,可能要先从曹氏家族历经三地四代传承的传奇经历入手来分析。‍

20世纪初,曹慰德的曾祖父曹华章在上海黄浦江畔经营运输生意,祖父曹隐云后来进军银行业,父亲曹文锦在1940年代末离开上海南下香港闯荡,发扬祖父赋予的船运基因,创办万邦航运集团,被誉为 “华人船王” 。1

970年代,曹文锦与董浩云、包玉刚、赵从衍,并称为香港“四大船王”。包玉刚曾评价:“只要看曹文锦的路怎么走,你就怎么走。”足见曹文锦的江湖地位。

曹文锦在1985年与香港多名富豪应新加坡政府的邀请,到新加坡投资建设,1986年与李嘉诚、郑裕彤、邵逸夫、周文轩等合资建造的新达城,成为了新加坡地标建筑。曹文锦也被推举为新达城发展公司主席。

新达城是新加坡最知名的地产项目之一,在上海、广州也有新达城商业大厦。不久,在东南亚商界驰骋多年的曹文锦看好新加坡地理位置,因此决定将集团总部从香港搬来新加坡。

曹慰德于1995年接管家族企业,将传统航运企业转型为业务多元化的跨国公司万邦泛亚联盟集团。但历史不代表未来。

对于曹慰德对于接班问题的豁达,还有若干原因,一是随着与自然和谐发展的ESG理念逐步被全球接纳、企业和社会的组织行为即将重新定义,企业管理走向松散,企业治理社会化,保有企业有金融、法律工具,而不必事必躬亲;二是家族子女少、选择多、兴趣广的趋势,让亚洲地区的家族企业传承面临“人才荒”现实问题。

【一】百年家族企业,历经三地传承四代不简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加坡新达城‍‍

曹氏家族发源于上海,20世纪初,出身于贫苦家庭的曹华章凭着小木船起家,在上海黄浦江沿岸接送乘客和外轮水手。随着船只的逐步增加,曹华章的业务也由接送水手改成接运货物,并拥有了自己的码头、储运仓库和卡车,成立了运输公司“曹宝记”,随着业务扩张已遍及长江沿岸。

曹家第二代,曹华章之子曹隐云没有选择子承父业。凭借良好的家世背景,曹隐云接受了中英文教育,毕业后先是进入一家英国化学制品公司负责进出口生意,成为了当时地位甚高的买办。

曹隐云在当买办之余,在上海租界开办了一家中小银行—中国劝业银行,他的妻子吴娱萱则在上海南京路开办了珠宝金铺“天宝成银楼”。

1925年,曹隐云的长子曹文锦出生时,曹氏家族已是一个殷实之家。1945年,20岁的曹文锦从上海圣约翰大学经济系毕业,作为家族选定的第三代接班人,开始接受商业训练,既学习祖父的航运生意,也跟着父亲学进出口贸易及金融业务。

1949年,曹氏家族离开上海到香港发展。凭借祖父做船运的耳濡目染和积累,在香港人生地不熟的曹文锦决心重操家族“旧业”,1949年买进第一艘二手货轮,成立了大南轮船公司。

1966年,曹文锦将公司命名为万邦航运公司,建造了全新货轮,将业务版图扩张到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于1972年在香港上市。

至此,曹氏第三代完成上海香港两地三代家族传承,从第二代金融、买办再转回第一代船运,曹文锦算是完成家族主业隔代回归。

1986年,曹文锦又带领家族迁往新加坡,继续发展壮大航运事业,完成三地百年家族传承之路。

【二】临危受命的非典型接班:买下父亲企业,把钱分给兄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曹文锦

随着曹文锦的年岁越来越大,接班的问题愈显突出,他让曹慰德回到万邦,并推动公司内部改革。

但曹慰德跟父亲说,“我知道你希望我接班,不过接班人的时间表不是上面挑的,是当事人挑的,只有他自己知道他能不能接班。不能你说他接班他就接班,他的能力可能不够呢。”

于是,父子二人制定了一个五年接班计划。

曹慰德将这段时期称之为“一个饭碗,两双筷子”,在父亲的大旗下,他介入很多管理事物都颇为顺遂,但麻烦在于,父子二人的意见并非次次一致。

为了避免父子冲突,曹慰德的对策是“挑战事实,不挑战权威”。他一律先按照父亲的意思办,碰了钉子,或发现真的行不通时,父亲就会让步,试试他的方案。父亲“妥协”的次数越来越多,在有目共睹的成绩面前,曹慰德顺理成章坐上了真正的领军人席位。

然而,曹慰德在接班的时候,并没有像其他家族那样直接从父辈那里继承财产权和领导权。“我一直跟父亲强调说,钱是可以分的,但企业不能分,因为要对很多人负责任,我可以把你的企业买过来,你把钱分给我的兄弟姐妹。”

曹慰德接班后的十多年,正是全球航运逐步走下坡路的时代,尤其是近年。

作为家族第四代掌门人,曹慰德坦言,富过三代之后,他的关注点不再是财富,而是意义和文化的传承。“打破’富不过三代’魔咒后,就知道传承并不是传承企业,也不是传承家族,而是传承人类文化精华。

【三】未来:子女接班与否,不影响家族企业常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6岁的万邦泛亚联盟集团主席曹慰德表示,他不强求子承父业,反而鼓励子女在各自感兴趣的领域发展。

曹慰德育有两子一女,长子目前在美国进行科学研究,女儿刚生产,幼子仍在求学。

“就是因为我没有选择,所以应该给他们有选择。接班这个随便他们。不过我说,你要出去看看这个世界,一个人要做自己的天命。”

虽然他欢迎子女参与企业管理,但也做好日后由职业经理人接手的准备。

“你看很多家族企业大了之后,家族不一定参与在管理裡面。这个跟才华有关系的,你不是这个料,你(会)做坏的呀,就是他们回来,(我)要看看他们能做这个位置吗。回来了之后,不是股东哦,是来做服务的。”

打破“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后,他的关注点不再是财富,而是文化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曹慰德近年来著手整理家族历史和制定家训。在研究了其他家族企业的兴衰后,他对“富贵”有特别的定义,认为“贵”的核心是为生命增值。

他说:“家族企业为什么不过三代,因为他忘记了,富之后不贵就不能持续。富贵是两步路,你有了钱之后做什么,为什么增值。传承首要目标也有意义,最主要这个家族企业是有价值的,所以富之后必定要贵。”

曹慰德也把“爱”写入曹氏家训中,强调爱是传家的秘诀,“没有爱,一个家族可以持续吗?不可以,家庭也不能持续。最重要的是培养爱。培养爱也是从富到贵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