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是“好”还是“坏”?房价是高“还”是“低”?未来是“涨”还是“跌”?

很遗憾,答案不那么确定。

就好比,卖车越来越难,一致看法是“2024年将是车企淘汰赛”。

但是,另一边,消费者对“国产车高攀不起”的抱怨无处不在。

“再不努力工作,只有开奔驰、宝马、奥迪……”

这种“矛盾又扎心”的感受,无处不在。

汽车行业,也是很多行业的映射,比如房地产。

一方面,新房越来越贵,高攀不起;另一方面,老百姓感叹手上的不动产,越来越不值钱,房价“贱如白菜”。

这种“撕裂”,才是2023年,买卖双方体感“疼痛”的原因。

01

很可惜,这种“疼痛”大概率还将是2024年主旋律。

这种情况是怎么发生的呢?

“未来房价贱如白菜”,十年前马爸爸说过。

这些年早已不是新鲜事,在很多中小城市,鹤壁、鹤岗几千一套,司空见惯。

即便在一二线城市,郊区老破小,也在向这个方向迈进。

原因很简单,人口减少,城市化放缓,需求减少,价格下跌。

放在成都来看,二手房在过去两年,先是连续上涨18个月。这种上涨在今年7月骤然中断,迎来连续5个月下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成都二手房挂牌量超过22万套,2024年还有进一步放大可能,二手房价想要反弹,难。

除了上面说的原因,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产品周期”。

换成其他产品就好理解了。

没有人还会为iPhone6出几千块钱,对吧;也没有人为一辆开了20万公里的车,出高价。那么,凭什么认为持有十年,二十年以上的房产,还能升值?

当然,有人说了,不能拿数码产品、汽车这类消耗品,和房地产比,附在地段之上的配套,才是房价核心。

正因为这样,跌的最凶是地段不值钱的老破小,其次是地段不值钱的新房,再次是地段值钱的老破小。

02

如果只是“跌成白菜价”,理解起来倒还容易,不就是“供大于求”吗。

但是为何新房又越来越贵,高攀不起?

一个基本常识,需求决定价格,新房和二手的供大于求相反,恰恰是供不应求。

首先,那些低价刚需,KFS不愿意碰。

为什么?

因为,不挣钱!

低价刚需,买家可以找二手房做平替,市场上一大把,卖方太卷了,只能拼价格。

刚需高周转房企,这两年纷纷被淘汰,就因为这条赛道“产能过剩”。恒大,融创,绿地,碧桂园……都有这样的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和车企一样,现在谁还做奥拓,QQ,比亚迪F0?即便捷达,再结实,除了出租车师傅,谁还埋单?

所以,车企、房企都必须升级,做中高端,不是因为“消费升级”热情,而是只有这条路,才能“活下去”。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车企新势力,都在冲击50万以上车型。

房企同样,成都中心城区,2023年新房套均成交面积接近138㎡,比去年又大了4㎡,总价普遍在400万以上。

面积更大,单价更高,总价更豪,越来越“高不可攀”!

03

道理都懂,KFS也知道做“高端”才有一线生机,问题是做“高端”条件苛刻,这又刷掉了一批楼盘。

和车企一样,这也是一场门槛越来越高的“淘汰赛”。

首先,地段要好,至少不能太差。所以,KFS拿地十分谨慎,甚至挑剔。

我们以2023年11月底这场土拍为例,这是限价放开后的土拍,未来房价卖多少,KFS自己定那种。

这一天等了三四年,有人认为,KFS会放飞自我,杀红眼。

但是,当天7宗地,只有滨江溢价拿下麓湖地块。其余4宗地,平台公司“打包带走”,还有温江涌泉两宗“流拍”,没有体现在表格上。

也就是说,7宗地真正市场化公司拿下的只有1宗。

这说明什么?

双流怡心湖,温江涌泉,做刚需或者初改,还是不错,但无人问津。

背后是“刚需”市场基本饱和的判断,KFS认为这条赛道不仅是红海,甚至是血海。

所以,我们才看到:一方面是个别地块屡创新高;另一方面不少地块无人问津。

土地市场的撕裂,正是销售市场传导的结果。

因此,我们看到2023年高溢价地,清一色在主城,仁和最近拿的锦江区琉璃厂地块,2.35万/㎡,创下地价新高。

这块地虽有争议,但好歹是锦江区,是主城核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做高端,地段即便不是顶级,但也不能差,至少有做高端的潜力。

其余高溢价地,高新区大源、高新区金融城,高新区新川,锦江区林家坝,锦江区金融城东;天府新区,青羊区,武侯区,甚至成华区二八、崔家店,无一不是这样的逻辑。

在回归主城,价值越来越聚焦的2023年,主城红利迎来价值回补,是对过去多年“城市摊大饼”的一次价值修正。

04

既然KFS都更愿意做高端,不愿意做刚需,那么高端供应应该上来,价格就应该下来啊。

很遗憾,“愿意”和“能做”并不是一回事。

前面说了,做高端至少地段不能差。现实是,城市发展这么多年,好地段都被占领,“腾笼换鸟”需要时间。

这就使得,主城“很稀缺”。

比如,这两年很火的,金融城东,琉璃立交-白鹭湾片区前后拆迁平整,也花了十年。

二八板块,崔家店,武侯新城同样如此。

2023年,主城(5+2)集中土拍成交只有3567亩,这些地基本都是2.0容积率,粗略算一下,可以带来400多万平米的新增供应。

但要知道,去年中心城区的新房成交达到11.9万套,1637万平米!

虽然这几年一直强调“回归主城”,但主城的供应却在连连下滑,原因就是“主城缺地”。

一旦出来稍微好点的地,比如“仁和”这块地王,就被高价抢走。

除了土地稀缺,高端对技术实力的门槛要求也很高。

2023年,成都卖得最好的豪宅还是麓湖生态城,蔚蓝卡地亚也不错,这都是在成都卖了十年的老盘。

大势之下,不少地方平台公司,也在转型努力向上做“高端”,比如成都城投推出的“锦上系”。

但是豪宅需要长时间的沉淀,真正的好产品还是非常稀缺。

地段的稀缺+产品的高门槛,高端市场供应仍然不多。

05

再深入点来看,高端市场,在过去十年,甚至二十年“畸形发展”,也是造成今天“供不应求”的原因。

大家应该还记得2006年住建部出台“70/90政策”,要求新盘90平米以下户型占比70%。

这导致,市场上“刚需遍地”,高端市场发育不足。

后来到2016年,开始限价,限价能做高端吗?肯定不行啊。

所以,我们的政策一直以来的倾向是,把所有房产类型作为“民生保障”来看待,即便麓湖、蔚蓝卡地亚,只要是住宅也都得限价。

深测君一直讲,限制保时捷只能卖十万,那最终造出来只能是宝骏。

但是,很多消费者会觉得,十万买保时捷,好啊。

那不过是保时捷的名字,宝骏的里子。

后来郁亮也说了,限价最终便宜的还是有钱人。

2024年,新房越来越贵,不再便宜有钱人,难道不也挺好吗?

至于,抱怨房价贵的同学,在二手房市场去淘吧,砍一大刀,说不定房东也会咬牙说出两个字“成交”!

往期测评」

※声明

本公众号刊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编辑删除。

文章由《成都购房指南》团队原创,请勿擅自转载、复制、抄袭。若需转载,请联系后台编辑,授权方可进行转载,违者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