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年初,除了工作回顾,我们还要面对另一类重要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大大小小的会场上,见各种人,说各种话。

除了少数的社交牛人,不少职场人对此,是有一些压力在身上的。

原因无他,要求有点超纲了。忙忙碌碌一整年,好不容易,搞定了工作上那摊子事儿。客户各方面的反馈不错,业绩也能拿得出手。对团队,对自己,也都能说得过去了。想着这会儿可以放松一下,稍微歇一歇吧。怎么着,还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迎来送往应付着?

许多时候,还是天降话筒。有些跟业务相关的,倒也算应当应分,再花点时间准备,也没什么大问题。可是有一些时候,原本以为自己只是个路人。坐在边上,放下一百个心,就着美味小点心,安安静静吃瓜就行。忽然一束光打过来,点心还在嘴里,瓜还在耳边,自己猝不及防变成了焦点。别人把话筒递过来,甭管你多么意外多么震惊,必须,马上,就要给出及时的反应。——岗位要求里,可没一个字儿提到过啊。

然而,又不得不应付。一些事情看似与工作无关,但在这些正式或非正式的场合中,我们的临场发挥如何,却又会实实在在地,影响到后续的工作。即使我们无意变成社交达人,也必须对此有所准备,表现得体。

这些场合中,什么样的表现,才算得体?解决问题,展示自己。

无论是客户略带试探性的业务想法,老板半开玩笑半当真的大饼计划,还是其他人的质疑和要求,这些抛过来的问题,都要稳稳接住,一一应对。同时,还要抓住机会,展示出自己的能力素养,积累资源和口碑。

临场发挥,以不变应万变的第一步,是稳住。

稳住心态,不管这个机会有多么意外,自己多么毫无准备,都把它当成机会。我们在职场,忙来忙去,忙的似乎是事,实际上销售的是人,就是自己。客观表现都差不多的情况下,认可了一个人,就更容易认可他做的事。平常想让人听你讲,或许人家还不乐意。现在话筒递到面前了,干嘛不抓住机会?

将自己调整到积极的状态之后,就可以放心表现。不需要过度表演,加入太多的修饰、装饰,或伪饰。就那么点时间,演过了头,也不太好收场。一般情况下,只要按照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观察对方的需求,给出一两个点的回应,就可以及格。

解决问题,是被动输出;展示自己,则是主动输出。中间可以用一件事,一个点,来过渡连接。已经有明确思路的,可以侃侃而谈。刹那间一片空白,也没关系,想办法给自己争取一点空间。芥菜树下看,至于是用大力金刚掌,乾坤大挪移,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还是凌波微步,巧妙奔逃,又或是绝世武功王八拳,不用太在意。

反正是临场么,支棱一会儿,就过去了。

原创不易,一见你就happy。转载需本人授权。不想错过职场趣聊,关注:<芥菜树下>,闲话职场,南北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