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王怡平)2023年,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加快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聚焦“一大一小”(“大”即国家部委复制推广创新案例;“小”即省级复制推广创新案例)创新目标,培育出了一批具有西安特色并在全国、全省复制推广的优秀典型案例。这些案例中既有标志性强、辐射面广的系统集成性案例,也有对标国际经贸规则,涵盖投资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特色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多个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小切口改革案例。

探索服务型制造业发展新模式

主要做法

一是做优做强制造业核心主业

立足西安制造业产业基础,以“链式思维”绘制产业生态图谱,解构重点制造业产业链服务化重点环节,实施制造业服务化嵌入。鼓励陕鼓、西电、法士特、比亚迪、陕汽、隆基等20余家制造业龙头企业试点实施产业链削减工程,按照“制造业核心主业做优做强,非核心主业适度剥离外包”的方式,全面提升核心产品和服务的出口竞争力;而对处在低附加值、产业链末端的业务板块,如铸造、铆焊等,则支持企业借助高新区、经开区产业配套实施整体剥离和外包,助推制造业核心主业快速转型。

二是推动制造与服务深度融合

鼓励龙头制造业企业新增技术服务、数字服务、设计服务等高附加值业务、开展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探索,加速向“制造+服务”“产品+服务”出口转型。如陕鼓集团推出全生命周期智能设计制造及云服务系统平台,向用户提供设备健康管理、故障远程智能诊断、设备预警等13种服务,实现“保姆式”工业服务支持;西电集团在做好海外输配电产品产业集群的基础上,重点在技术、产业和市场等领域强化全球服务与供应链布局,为用户提供系统工程总包、单元工程总包等工程承包服务,带动技术、设备等快速出海。

三是持续拓展制造业服务边界

完善制造业服务功能的配套支撑,从资金、技术、人员、产业配套等多个维度支持服务型制造业快速发展;同时,搭建制造业服务化协同平台,整合研发设计、系统集成、检测认证专业外包、市场开拓、生产性金融、知识产权等服务资源,为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提供全方位支持。西安高新区与西安经开区先后在全球设立8个离岸创新中心、4个海外科技服务站、10个海外研发中心,为全球客户提供优质集成服务功能,有效推动服务与技术同步出口。

实践成效

一是推动了制造业向服务型转变

通过做优制造业核心主业、适度外包剥离非主业、强化服务型功能嵌入的改革探索,推动西安市制造业梯度有序向“制造+服务”“产品+服务”的成功转型。全市已有60%的制造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型出口,出口额已占制造业出口比重达40%以上。陕鼓集团推出的18项工业服务出口业务已占集团营收比重超过60%。西电集团的技术服务出口已在“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实现一体化落地,占西电国际业务板块营收的45%。陕汽、隆基、华天、西部超导等行业龙头服务型板块收入也大幅增加。

二是提升了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通过制造业与服务贸易的深度融合,推动了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提升。比如,陕鼓集团生产轴流压缩机、能量回收装备、硝酸四合一机组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90.3% 、80.9% 、98% ,相关产品和技术出口美国、德国、俄罗斯、印度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出口金额达73.82亿元。

三是制造业服务化路径日渐成熟

通过探索制造业全产业链条嵌入服务贸易的典型路径,推动标准体系、研发设计、服务外包、工业服务、专业运营、供应链服务、工业互联网、金融支撑、技术输出、科技创新等服务型模式的创新发展。同时,配套的科技、金融、贸易等政策也带动了要素资源集聚,助推产业链向上延伸至研发设计,向下延展到品牌服务等领域,打造服务型制造高地。以西安高新区、经开区两个制造业重地为例,两区已有80%的制造业企业正加速向“制造+服务”转型,300余家支撑制造业的服务型企业也逐步向“服务+制造”转型。

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是开展制造业服务化升级工程

立足制造业基础,及时总结服务型制造业发展模式与路径,不断嵌入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新业态、新模式,丰富以制造和服务两大核心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

二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持续发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通过优化供应链、挖掘价值链、完善服务链,形成以龙头企业为创新引领、中小科技企业协同创新为支撑的产业集群,带动产业链上下游持续迈向高端。

三是探索制造业服务化制度性突破

探索服务型制造业生产要素分类阶梯价格、与一般工业同价等改革,有效推动服务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服务型制造业高地。

今年3月,“探索服务型制造业发展新模式”荣获国务院服务贸易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第三批“最佳实践案例”。该模式推动了制造业向“制造+服务”“产品+服务”转型,提升了制造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制造业全产业链条嵌入服务贸易的独特路径,推动了全市制造业龙头企业向“制造+服务”“产品+服务”的成功转型,服务型板块营收已占制造业龙头企业营收的一半左右,有效推动了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