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对于诸多学生来讲,考试早已成了“家常便饭”,从小学阶段起,学生们便会面对诸多的考试与测试,不仅是为了检验学习成果,也是为了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没有尽头的,当学生不断积累知识储备量,自身也会变得更加充实,而本科并不是学历的“终点”,研究生学历才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从24考研报名人数来看,对比往年略有下降,也让不少考生自认为看到了“希望”,觉得竞争能够小一点,但显然理想很美满,现实却是残酷的,毕竟学生们真正的对手,从不是“弃考”的那批人,而是一直坚持考试的人。

24考研弃考人数或超114万,考生无奈吐槽:真正的大佬一个没走!

每次考试,都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发挥出色的自然喜不自胜,而发挥失利的也会忍不住担忧、焦虑,尤其是考研还关乎自身的人生走向,也让不少考生陷入“内耗”之中。

而24年考研初试已经落幕,不论学生发挥的如何,在成绩尚未揭晓之前,都是个“未知数”,考研生也没必要胡思乱想,更何况每年还会有大批的考生选择“弃考”,据悉24年考研弃考人数,或超114万人,弃考率高达35%左右。

所谓“弃考”,指得便是考生因为种种原因临阵脱逃,没能顺利参加考试。主要原因之一,便是对自身成绩没有自信,缺乏足够的勇气,自知即使考下去也没结果,还不如选择放弃,说不定再复习备考一年,能有个好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此之外,还有部分考生因为自身原因,例如睡过头、收到工作offer等等,自然也会选择弃考,但24考研弃考人数或超114万,对于考生而言,也是个“好消息”。

一来竞争者少了,竞争也不用那么激烈了,考生“上岸”的几率也有所增加,二来可选择报考范围也会有所增加,说不定考生人数减少,国家线也会有所下降,这都有着很大的概率。

但显然凡事不能只看表面,虽说弃考人数较多,但考生却无奈吐槽表示:弃考的都是“小鱼小虾”,真正的大佬一个没走!的确,弃考的人本来就不是真正的对手,只有坚持在考场上答题的考生,才可以称为真正的“对手”。

而且弃考人数多,但对于最终结果却没有太大的影响,毕竟每所高校的招生名额是有限的,刨除部分“保研生”,考生真正能够上岸的几率也是有目共睹的。

虽说弃考人数多,但部分高校还存在“缩招”,甚至是停招部分专业专硕,再加上扩招“保研生”,也难怪考生会倍感无奈了,考研的大环境是真的“难”呀,考生想要“捡漏”,也比想象中要困难的多。

所以笔者认为,心存侥幸也会遭到不幸,事出偶然实则却是必然,考生与其抱有“捡漏”的心态,还不如积极迎接考研复试的挑战,尤其是弃考的考生,更要对未来有着清晰地规划,到底是“重头再来”,还是选择其他“赛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考研初试已结束,考生还需做好哪些心理准备?

每年的研究生考试,都备受广大考生瞩目,若是考生初试成绩能够顺利通过“国家线”,也意味着上岸的几率更高,而从整体趋势来看,今年国家线也呈“下降”趋势,考生不妨把握好机会。

考研初试过后便是复试,而复试更加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专业能力、语言能力以及思维逻辑等,而且对个人形象也比较重视,大学生不妨将更多的心思,放在提升自身上面,而不是一味的纠结已经考过的题目,那意义并不大。

考生还需多多练习、模拟复试考试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场景以及提问等等,可以和小伙伴多次训练,争取更好的锻炼自身的“随机应变”的能力,毕竟考生的临场反应,也往往彰显自身的能力。

大学生还需对各大高校有着清晰的了解和认知,尤其是“调剂”的话,那更要三思而后行,并把握好调剂时间,争取增加上岸几率。

写在最后:每个人选择考研弃考的原因并不同,得到的结果也并不同,但学生也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在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爬起,可别一直停留在原地,甚至准备战却还想要弃考,那不过是浪费宝贵的时间和金钱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