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的文化既有诗词歌赋的风雅,又有来自民间的智慧,这一智慧的结晶就是俗语。一个人的生活离不开两件事,一件就是父母,一件就是自己的家庭。虽然人生有许多温馨,但也有许多残酷,有一句话就揭露了这一点。

百善孝为先,中国是一个重视孝道的国家,文明延续几千年后,孝仍然是中国家庭中至为重要的品质。人们对于赡养父母尽心尽力,或许一开始大家都做得很好,但时间一久,情况将会截然不同。试问有几人能一辈子如一日地坚持下去?

现在生活节奏很快,父母除了养孩子还要养孙子,但是父母生病的时候,有几个人是能陪在他们身边的?何况那些生活无法自理,疾病缠身的老人呢?又有几个人能日复一日地在病床前照顾父母?说到底,果真应了那句话,叫做“久病床前无孝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现实中许多人一开始也是想要亲自照顾老年人,但是除了亲自喂食喂药,处理排泄问题,有时候还会承受负面情绪的影响,可能还受到工作和自己家庭的压力,一开始可能还做得到,日子一久,人心就无法承受了。这或许是人性本来的面目,也是至为残酷的一面。

好在现在的社会对老人的照顾也比以前好多了,除了一些福利和保障,比如养老金的普及,老年人一年也可以有一份可观的收入作为物质基础。另外除了自己的孩子,社会上的人对老年人的关爱也更为常见。

上有父母,下有妻儿。一个人自己的家庭要经营的好也是不容易。一个女孩要嫁人,父母总是要求男方经济条件过得去,虽然是为女儿考虑,但是年轻人为了爱情可以舍弃面包。很多人为爱甘愿过上贫穷的生活,一开始夫妻相濡以沫,牵手共同面对艰难的生活,或许更加强了他们的关系。

但这种关系会随着经济条件的恶化和时间的延长而变质。尤其是当孩子出生的时候,为了让孩子过上好的生活,女人总是省吃俭用,甚至为了抚养孩子变得斤斤计较。她的性格也在日常鸡毛蒜皮的小事上面变得更加敏感烦躁,她为了家庭付出,甚至没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容颜。

久而久之,她就像被压垮的骆驼,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崩溃。在理智的时候,她会劝自己坚持下去,但失去理智,她就会怨恨自己选择了一个穷人当丈夫。她的辛酸无处诉说的时候慢慢积累就会爆发,她可能会哭着和丈夫吵架,甚至选择离开这个家,离开这一切。

“久贫家中无贤妻”是一句残酷的话,但在今天,女人更加独立,思想更为开明,她们能够养活自己甚至养活整个家庭。她们也更为理智,懂得处理家庭与工作的关系,处理自己的情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民俗都是前人总结的,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道理,或是残酷的现实。但是现在时代变了,或许“久病床前无孝子,久贫家中无贤妻”这样的话慢慢也会被克服吧。

俗语除了道理,也有很有趣的现象。比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以前没有科技,人们都是凭借观察或许自然界的变化,比如气象、季节等等,人们的知识也都是从实践和经验中得来的。

另外还有“出门饺子下马面”,则是北方民间的一种习俗,对待远行的人和迎接归来的人,招待的食物却是不同的,其中包含着人们的情感和心理寄托,也是十分宝贵的文化结晶。

虽然人们喜欢诗经杨柳依依的雅致、唐诗的风华和宋词的精美,但俗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其珍贵之处,不仅富含知识和道理,还能唤起人们对过去和现在以及未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