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亭镇红梅社区党总支针对网格人口结构复杂、行业类型繁多、老龄化趋势明显的特点,坚持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全面延展“党建引领、多方参与、共治共享”的治理模式,切实为基层治理赋能增效。

精耕阵地 推动“微堡垒”由主干向末梢转变

深化服务型阵地建设,整合资源下网格,实现便民惠民“零距离”。 打造“党建+共治”服务阵地。 以“网格工程”为抓手,织密党群连心“微网格”,坚持“支部建在网格上、党员融入网格中、网格围绕群众转”,通过建立网格服务岗亭、党员诚信商铺、商家议事厅和志愿服务阵地等特色阵地,把网格党建工作与服务群众工作紧密联系起来,推动网格党建工作走深走实。 打造“功能+共建”网格阵地。 依托镇级党群服务站的主阵地效能,创新“1+5+N”网格工作法,即一个网格长+网格“五大员”+N(N包含业委会、社区民警、楼组长和党员志愿者等),以5个小微网格党群服务站覆盖10个小微网格,统筹开展社情民意收集、政策法规宣传、环境卫生整治、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等重点工作,形成示范带动、协同发力的小微网格治理格局。 打造“联动+共享”志愿阵地。 推动“单向治理”向“交互联动”治理模式全面拓展,积极打造街区网格商铺志愿服务阵地,在“小微网格党建服务站”融入“商家议事厅”,通过定期组织网格商铺开展志愿服务、制定“双月志愿服务”计划等举措,扩大阵地辐射效能,提高沿街商铺参与网格治理的积极性,共享网格治理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细耕队伍 促进“微力量”由单一向多元转变

以社区干部带动党员、党员带动群众的方式,激发社区治理“内动力”。 用“联”的方法激活新动能。 充分联动职能部门、社区治理“第二梯队”,融合“居民、业委会、物业”三方力量合力参与,实现“网格吹哨、社区响应、各部门联合报到”的运行机制,将消防安全、生态环境、卫生整治等各类工作,结合行业属性、专业工作精准区分,协同相应管理部门开展处置,推动网格治理水平稳中求进。 用“分”的方式寻找最优解。 围绕“小事不出楼道、大事不出网格”的目标,细分10个小微网格,构建“一格多元”微网格队伍,守好各自“责任田”,将社区治理“大题型”分解为微网格治理“小题型”,发挥“‘芙’务社”自治项目效能,不断挖掘社区能人骨干,吸引居民协商治理、共商共治,开辟社区快速响应、高效治理新路径。 用“结”的形式赓续传承力。 进一步整合社区“五老”力量和资源,挖掘一批有代表性的老同志、老党员,以项目化运作的形式,培育打造一批“银领召集人”,与社区“红梅帮帮团”志愿服务团队结对牵手共同参与社区网格治理工作,在人口普查、垃圾分类等工作中持续发挥老同志、老党员带头模范作用。

深耕治理 实现“微实事”由粗放向精细转变

坚持问题导向,从细微入手,不断优化社区“微治理”模式。 推动“品牌”向“行动”赋能。 深化“我爱红梅·微治理”党建品牌建设,以社区党总支为核心,凝聚小微网格五大员、驻区共建单位、社区文化团队、志愿服务队、专业委员会5股力量为支撑,推动在共筑共联共建的基础上开展先锋服务“微行动”。今年以来累计协调解决各类矛盾纠纷53起,以实际行动打通社区治理堵点和难点。 推动“资源”向“问题”集中。 进一步巩固创城成果常态化工作机制,以“小区管家”为核心,积极整合社区资源,打造社区“一站式服务”,结合“四百”大走访,推动“居民跑”变为“社工跑”,累计走访1225户住户,推动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50余个。 推动“治理”向“智理”转化。 依托“社区云”“红梅E家”“人口信息(一标三识)”等数字化技术平台为社区减负、为治理赋能。一方面,定期对社区实有人口系统进行梳理,实时完善、精准掌握社区基础数据,丰富民情日记;另一方面,借助“线上线下”双渠道平台,推动社区信息动态更新,做到社情民意“早知道、早化解、早回复”,将矛盾化解在网格,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信息来源:安亭镇党群工作办公室(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