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家庭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升华了对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本文作者基于身为书画普及教育工作者和基层妇联执委的工作经验,在长期传统文化教学的实践和开展家庭教育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当代将书法纳入家庭教育体系具备可行性、必要性和前瞻性;书法教育不仅是书法艺术传承的必需途径,也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教育模式。

■刘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家庭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家庭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升华了对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笔者作为一名书画普及教育工作者,同时又是一名基层妇联执委,在长期传统文化教学的实践和开展家庭教育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当代将书法纳入家庭教育体系具备可行性、必要性和前瞻性;书法教育不仅是书法艺术传承的必需途径,也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教育模式。

书法教育帮助缓解家庭成员的学习压力和焦虑情绪

真正掌握一门学科,就应该首先了解这门学科的发展历史,从这门学科的发展历史中能发现其发展的规律性,正所谓明变、求因、品鉴、知发展。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事物发展的规律既有共性也有特性。

同样书法教育也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发展需要,社会发展也将促使书法教育发生变革。新时代女性大多具备一定的素养和能力,而母亲身为承担子女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和管理者,她们对孩子的智力、意志、情感和行为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女性的心理健康、素养高低和知识水平会直接影响后代的生活质量和家庭和谐程度。

由此,我们的书法普及教育工作应向家庭教育倾斜,培养女性成为以书法的方式进行家庭教育的骨干,并由此开创新型“以德树人好家风”的家庭教育模式,帮助缓解家庭成员的学习压力和焦虑情绪,使原本已经趋于“艺术化”的书法在新时代具备一定的实用价值。

通过书法教育及引导,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道德教育嵌入人的潜意识之中,同时也将为书法艺术本身培养出高素质人才。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形象的比喻、书法趣味游戏等帮助孩子们提升对书法学习的兴趣,可以引导和训练孩子们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专注度,建立信心、从而达到静心、净心、修心的教育目的;以汉字书写为载体理解和建立主次意识和大局意识,从主次观、大局观入手把握对立统一规律,理解书法“功夫在字外”的概念;以历史的高度审视汉字书写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因,把握书法学习的方向,做到守正创新。

书法教育应该成为现代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书法有利于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可以帮助学员用哲学的辩证方法分析和掌握矛盾发展的规律。因而,书法应成为现代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首先,学习是两件有机结合的事情,“学”与“习”两者有机结合才是研究学习要解决的问题。“学”是模仿,是对真理的初步表象认识;“习”是实践,是通过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以及技能的养成,也是对巩固正确认识和方法技能的改进。从哲学的角度看学习,“学”属于认识论的范畴,“习”是方法论的建立。因此学习就是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并掌握行之有效的实践手段,而书法恰恰是一项“学”和“习”最有机结合的文化艺术实践活动。

书法学习要读帖、要临摹、要动笔实践,更要观察思考实践,再观察再思考再实践以至无穷。因此书法的学习可以有效地培养我们“学”与“习”的两个习惯,同时也可以把这种学习的方法融入其他学科的学习之中。

认真研究过书法的人不难发现,学习书法不仅仅是学习一门技艺和一门艺术,更重要的是在学习书法中可以获得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合理处置各种矛盾、协调方方面面关系的方法,它建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在方法论上掌握了科学学习的正确方法。

另外,书法审美是源于物质世界的,我们仔细研究书法的笔画、构图、章法,它们都出自自然界客观存在的物质的抽象。大山大河惊涛骇浪、春风杨柳旭日东升乃至枯木顽石等,这些大自然的元素,都可以在书法笔法、章法、结构中得到抽象化地体现。

书法实践又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是一个扬弃的过程。例如,书法结构布局就是一次利用矛盾获取成功的过程。我们从中获得正确处理矛盾的灵感,熟练掌握矛盾转化的节点,从量变质变上把握矛盾的进程,从内外因上把握处理矛盾的主要因素,做到因势利导、随机应变、从容淡定。

书法教育是德育的有效手段

书法是实用性的技艺,是一种艺术的表现,更是中国文化生生不息、源远流长之根本,是中国文人的品德修养和精神寄托,是中国传统哲学的艺术化的表现。

通过对《说文解字》的深入研究,从“六书”的智慧,可以寻找到汉字衍变的足迹,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汉字所蕴藏的磅礴信息,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源泉。例如,以右“阝”组成的字很多,右“阝”为“邑”,表示城市;上古时,国都也称“邑”,“邑”之人谓“国人”,城墙外为“郊”,“郊”外谓“野”,两国的国境线由周天子划分界限,然后在界上挖一条深沟再灌上水,挖出的土堆在两边种上树,这个过程谓“封”,指派一位国君住到城里为“建”,即“封建”,“封”出来的地方就是“疆”,所谓“封疆大吏”即由此而来,故两国交战往往称之为“疆场”,而“疆”亦为“野”,“野战”则由此得名;从右“阝”的字,即同“邑”。如:邦、都、郊、邮、郑、邯、郸、都……由“邑”之故,这些汉字大多与地方有关,也有与地名有关的姓。而很多汉字又为左“阝”,一般与高坡深谷山地地貌的地名有关,如:陵、隆、陇、队、陕、陵、隍、隆……这里的“阝”之意为“阜”。“阜”的本义是土山,原始山坡的象形,所以这些字为地名时当地地貌均为高原土山。可见,追本溯源,每一个汉字都内涵丰富、每一个汉字都是一篇精彩文章。

另外,书法还是中国文人的品德修养和精神寄托。对历史书法名家的解读和学习,可以使人深刻感悟到琴棋书画只是中国文人的素质修养,治国安邦才是文人的社会担当。其中道德则是书法审美的第一要素,因此书法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内容基本是优秀的诗词和道德的内容。

例如书写“德厚流光”,即道德高尚的人,受到世人的爱戴和尊敬,则影响深远;“厚德载物”,因为厚德方能载物,方能成为社会栋梁;如何厚德?“积善成德”。何以为善?“善”,会意字,本义:像小羊一样温柔有礼貌地说话,才会和睦相处;而“百善孝为先”,说明“善”要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书法教育通过书写解析文字、溯源求本,让大家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书法学习的过程中,这种道德教育雨打芭蕉、润物无声,在潜移默化中将优秀的传统道德融入学员的潜意识深处,使其坚定文化自信和进一步增强幸福感、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