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说一条“大新闻”,叫做《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2月24日不是“平安夜”,是长津湖战役胜利73周年的日子!》,而且还有视频。
我不信有这事。找来视频看了,果然发现了蹊跷。
事实证明,我是对的。毛宁没说过那话。
某些媒体、自媒体的骚操作,连胡锡进都看不下去了。央视已经删除转载页面。
我是个比较传统的人,不过圣诞节,但别人过节并没妨碍我什么,“12月24日是平安夜”的事实也无法否认。
且不说中美关系缓和的背景,单看说话的时机,我也不相信外交部发言人会说出那种违背常识、不近人情的言语。
而且,“平安夜”这个名字就是“汉化”的结果,不懂汉语的人恐怕难以体会其字面含义。圣诞节的前一天,以及圣诞节前一天的夜晚,是Christmas Eve,直译是“圣诞前夕”或者“圣诞前夜”。19世纪,奥地利有人写了首关于圣诞前夜的德语歌《寂静的夜》(Stille Nacht),美国人翻译成了英文版的《Silent Night》。民国时期,传教士刘廷芳把这首歌翻译成中文版时,按照歌里“安宁、平静”的精神,把Silent Night歌名译成了《平安夜》。随着这首歌在中国的流传,“平安夜”也就叫开了。
近些年,过节的风俗也有所“汉化”。2006年12月25日,新华社有过一篇报道《“平安夜”吃“平安果”,圣诞节也在“中国化”》。报道里说:由于汉语中“苹”字与“平”字谐音,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充满创意的年轻人开始把苹果称作“平安果”,而“平安夜”吃“平安果”、为来年许愿的庆祝方式也在年轻人中流行起来。圣诞节这个西方节日来到中国后已在很大程度上被“中国化”了。喜欢张扬个性和交流娱乐的年轻人不再深究圣诞节的宗教背景和传统意义,而是借助节日的喜庆气氛,用他们独特的庆祝方式表达对未来的祝愿。
入乡随俗,海外华侨华人也过圣诞节。由于历史原因,港澳台同胞也过圣诞节。大过节的,咱们宣布不过节,而且跟战争扯到一起,让他们情何以堪?
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让我们深知和平与幸福来之不易,也不能忘记历史上的流血牺牲与艰苦奋斗。不过,生生地把节日跟战争联系起来,站在全球几十亿人的对立面,是不是有点用力过猛?
元旦是个公历的节日,是不是也不要过了?更要命的是,公历是基督纪元啊,咱们是不是也别用了,干脆恢复黄帝纪年,或者只用农历?
说曹操,曹操到。12月22日,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今天,毛宁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时说:“我们愿同世界一起庆祝春节,希望不同文明和谐共处、相互成就、交流互鉴,各国人民相知相亲、携手同行,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这样的表态,多好啊!
面对种种挑动对立、向往封闭的思潮,大家要明白:中国今天的成就,来自改革开放。
也请记住领导们说的: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长江黄河不会倒流。
这次关于平安夜的“大新闻”是平安夜当天传出来的,那是周日。我没看到朋友转发,可能是因为这话题传得不够广吧,也可能有些朋友看到了,但比较克制。
有个细节也值得注意。外交部的例行记者会是在工作日举行的,相关的新闻当天就会传开,没理由等到周日才铺天盖地啊!
我查了官网,上周出来的是发言人汪文斌,不是毛宁。
真相到底是什么?
毛宁回应长津湖战役的话题,是在4月28日,但她并没有提到战役的结束日期,也没有提到平安夜,更没说“12月24日不是平安夜”。
啊?这岂不是有天大的误会?
这误会,可能源于“北京时间”一条视频的剪辑手法:节选毛宁4月28日的发言,不交代发言时间和缘由,然后配上电影里的战争画面。
这视频最大的“机关”在于,从头到尾,以及文字标题里,都没说毛宁说了“12月24日不是‘平安夜’,是长津湖战役胜利73周年的日子”。
有些不明就里的自媒体在标题里指出:那句话是外交部说的。
有些严谨的媒体转载时,就没有轻举妄动。
请看几个例子:
这事,连胡锡进都看不下去了。
昨天,他从常情、常理、政策等角度做了些分析。
今天,他也核对了事实,发现某部发言人没有说那句惊人的话。
不过,他说“三大央媒昨天也都没做这样的联系”。这就不严谨了。
很容易搜到,央视网、央视影音App、央广网是转载了那条视频的。
央视网、央视影音的转载页面,今天下午还能打开。
不过,我今晚再试,发现央视网、央视影音、央广网都已删除:
显然,央视、央广方面意识到了不妥。
其他踊跃转发的媒体,又该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