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我国,艾滋病人数究竟有多少呢?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中国疾控中心周报》,围绕艾滋病共刊发4篇研究,在《我国HIV/AIDS流行病学研究进展》一文中提出,截至2020年底,中国共有105.3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累计报告死亡35.1万人。

再来看两个临床案例吧,21岁的晓东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因为高热和淋巴结肿大入院,起初医生怀疑是不是淋巴瘤,但是进一步检查显示,晓东所罹患的其实是艾滋病,如今,经过科学的抗病毒治疗后,晓东已经回归了正常生活。

谈及自己的感染经历,晓东失声痛哭。

晓东承认自己是一名同性恋,拥有多个性伴侣,这是导致他感染艾滋病的罪魁祸首,根据据《中国艾滋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介绍,男同性恋群体是艾滋病感染风险最高的群体,我国艾滋病感染者中,同性恋传播的比例从2009年的9.1%增加到了2020年的23.3%。

53岁的老詹同样是一名艾滋病感染者,老詹说,自己都这个年纪了,还感染了艾滋病,真是丢人现眼,甚至连儿子都骂他是老不正经!

老詹之所以会感染艾滋病,原因也是高危性行为,和前妻离婚后,老詹一直是单身状态,虽然53岁了,但性需求依然有,为了解决,老詹多次出入红灯区,最终导致自己感染了艾滋病毒。

中国疾控艾防中心发布的文章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中,50岁及以上病人占比上升非常明显,从10年前即2011年的22%,上升到2020年的44%。

老年艾滋病群体的异军突起,不容忽视。

艾滋病,整个社会谈艾色变,如果你的身边突然出现一个艾滋病感染者,当你得知真相的时候,你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远离他!

人们害怕艾滋病,拒绝谈论艾滋病,戴着有色眼镜去看艾滋病感染者,导致艾滋病患者不被整个社会理解。

事实上,和艾滋病患者普通的接触是不会感染艾滋病的,很多人觉得拥抱会感染艾滋病,一起吃饭会感染艾滋病,甚至和艾滋病感染者不能呼吸同一个房间的空气,这些都是对艾滋病的误解。

作为医生,要提醒大家的是,真正要想远离艾滋病,三件事一定不能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避免高危性行为

很多人不理解什么是高危性行为?通俗点来说就是有多个性伴侣,而且发生性行为的时候没有采取安全保护措施。

高危性行为是导致艾滋病传播最重要的方式。

在国内,有关性教育的内容一直都很少而且非常保守,这导致很多人从小到大就不知道该如何保护自己。调查显示,在中国,对待随意性行为的态度也更加开放了,大约60%-80%的大学生接受婚前性行为并且有多个性伴侣。再加上缺乏性教育,艾滋病和其他性传播疾病的传播的风险随之增加。

对于老年人来说,很多老年人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甚至变得格外孤独,这使得他们盲目寻求刺激,将自己置于危险境地。

二,避免吸毒

毒品千万不能沾,沾上了这一辈子就完了!

一个人要想戒掉毒瘾,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

毒品伤害的不仅是身体,还有心灵,一个沾染毒品的人,注定是行尸走肉的存在。

另外,吸毒的人往往共用针具,吸毒后思想和行为往往不受控制,也容易发生高危性行为,这些都导致吸毒者更易感染艾滋病。

吸毒与艾滋病被认为是一对“孪体生兄弟”,也有人说吸毒是促进艾滋病流行的一大帮凶。

三,不要与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须刀

与他人共用刮脸刀、剃须刀、牙刷,如果导致表皮破裂出血,而共用这些器具中的某一人若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或病人,那么所有共用这些器具的人都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

不过,相对于前面两种途径,这种途径的感染率较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