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我国高校建设和新型人才培养始终离不开推进深化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这一重大课题。此项思政教育政策理念的提出亦是基于不同门类课程中所蕴含的独特思政教育元素和育人价值,将思政教育理念同各类专业课程适时渗透、巧妙融入,能够极大地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舞蹈艺术是情感审美与思想观念的融合,是精神文化的优秀载体,舞蹈艺术的学习创作过程也是精神思想塑造表达的过程,这就是舞蹈艺术思政教育价值的表现。将思政教育理念有意识有计划地融入舞蹈艺术当中,既有助于舞蹈艺术修养的提升,也能够将舞蹈艺术独有的育人功能发挥到最大化,关键就在于两者融合渗透思维的科学性与方法手段的实效性。

  思政教育融入舞蹈艺术的原则与策略

思政教育在舞蹈艺术中的融合渗透既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原则又要符合学校教学实际。一是要保证融汇渗透过程中的系统关联性,有目的有计划地实现思政元素与舞蹈艺术课程的紧密融合与内在统一,避免出现融合假象产生相反的教学效果。二是做到因地制宜、因势而新。思政教育在舞蹈艺术中的渗透内容、方式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符合实际状况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校、课程和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条件。三是坚持思政育人理念与舞蹈教学在政治方向、育人方向以及文化方向上的同向统一,即在舞蹈课程中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

思政教育在舞蹈艺术中的融汇渗透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程。一方面,必须充分明确地挖掘出各类舞蹈艺术课程中独特的思政教育元素内容。不同类型的舞蹈艺术课程所具备的思政元素各有特色,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强调其中所蕴含的红色文化精神、优秀传统文化思想、高尚精神品质及真挚情感态度。在舞蹈理论课程中教师能从艺术原理、舞蹈历史中挖掘到其中所彰显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在舞蹈美学鉴赏课程中研究支撑艺术诞生并发展的优秀文化精神内核,比如民族文化情感和美好精神品质;舞蹈基础训练要强调自强坚韧精神;民族舞蹈教学中彰显文化自信;舞蹈创作编排倡导创造革新;剧目课程发挥红色资源教育功能等。

另一方面,思政教育在舞蹈艺术中的渗透还要讲究科学的思政教学渗透方式。首先,教师在专业理论教学中应当重视对相关艺术精神内涵和文化历史背景的普及说明,到位的情感精神熏陶有助于塑造学生完整的人格,从而有助于其艺术体验。对此教师可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设备,结合兼具思政性和艺术性的视频作品提高教学效率。其次,在专业实践课程中可以积极开展讲座式、表演式、专题式的作品宣讲活动或外出探寻舞蹈艺术的创作渊源,动员学生自主感悟、把握和讨论、交流舞蹈艺术中所表达的精神内涵,使思政教育入人心,聚人气。此外还有营造良好的艺术思政教学融汇环境,舞蹈艺术类院校不仅要注重艺术氛围的营造,还要在其中融入丰富多元的思政育人元素,比如在校园教室环境中布置优秀舞蹈家名言警句、经典舞蹈作品艺术精神追求的海报、文化墙等,让思政教育充分融合在浓郁的艺术氛围中。

  思政教育融入舞蹈艺术的前提与保障

思政教育在舞蹈艺术中的科学融会渗透在明确内容方向,把握好目标方法的基础上还需要外部条件的支持保障。首先,在立德树人导向下开展舞蹈课程思政教育,必须充分发挥舞蹈课程的德育和美育价值,而这一点对于当下的教师队伍与学生群体而言还存在意识不到位的问题。对此学校可以邀请优秀舞蹈家就舞蹈对于人格修养、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行正确的思想价值观的引导宣讲。此外就师资队伍的舞蹈思政教学渗透能力而言,相关专业教师须就思政元素的融入教学进行专门的学习培训和专题研讨,可制定出符合地方、学校、课程实际的思政融入方案,充分发挥不同舞蹈课程和不同地区学校舞蹈课程独特的思政育人资源优势。

其次,舞蹈艺术教育相关的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评价体系都要对舞蹈思政渗透问题做出明确规定。比如在增强舞蹈专业教材的思政属性,在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中对学生的艺术综合素养、精神思想价值观的培养进行明确要求。

最后,学校要积极倡导配合舞蹈艺术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深入推进,为学生提供不同风格类型的社会舞蹈大赛体验平台以及民族舞蹈文化实践探究活动,同步训练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思想政治综合素质,社会各界对此都应当积极支持、形成合力。在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实践中,良好的舞蹈文化艺术氛围离不开对主流意识形态和优秀思想精神价值观的彰显弘扬,相关院校要有意识地在舞蹈艺术活动中更好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质量的审美文化、端正的政治信仰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思政教育与舞蹈艺术在本质上存在着共通的文化属性和教育功能,二者之间的契合点即两者相互成就的纽带。当前我国舞蹈艺术思政育人实践所承担的任务依然艰巨,二者的融汇实践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内部要遵循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和舞蹈艺术教育的规律,致力于实现二者的和谐融通、相辅相成;外部也要积极进行资源平台建设,为教学实践开阔视野、营造良好的环境。师生思维革新加上教学内容和手段的创新,同时内外联合发力,方能尽快取得艺术类课程思政育人实践的优秀成果。

(作者系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艺术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