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出品的澳大利亚电视剧《戴洛奇小镇》(《Deadloch》),看完就准备要写,拖延症了好几个月。那就年底发一下,当作一种另类的年终总结来推荐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推荐之前,概括一下我的2023:隔三岔五被骂偏激和上纲上线,尤其说我要求过于严格。“这比起流量剧已经很好啦。”“这比起古偶甜宠已经很好啦。”

“比烂”真的没什么意思,为何对全球文艺创作趋势视而不见?

《戴洛奇小镇》6月就在亚马逊上线,一直好评不断,最大噱头是:只杀顺直男白人

(△一开始是一集死一个顺直男白人,后面直接开始批量死)

这么概括也没错,但是要是让我说的话,第一感受是:令我舒适。

当我总是在很多东西里感受到不舒适的时候,看到《戴洛奇小镇》就知道,不是我的问题。创作早就在向前走了,你会在别处找到启发。

《戴洛奇小镇》的主角是三个女性:情绪稳定的警长Dulcie、不修边幅的警探Eddie、认真细心过度礼貌的亚裔Abby。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案件的发生地在一个名叫“Deadloch”(音同deadlock,死锁)的小镇上,所以也有字幕组翻译为“死锁镇”。

碧海蓝天的小镇原本属于原住民,然后来了白人殖民者。近几年又来了越来越多的女同性恋。女镇长当选后这里有了更多元的文化,举办了les群体的文化节,因而一个平平无奇的小镇开始变得时髦起来。

原 住民权益是剧情的一条暗线,大约暗喻是:各个维度的弱势群体议题都有共通之处。

这种“含女量极高”的阵容可能会给人一种所谓的“女儿国”的感觉。

这样一个能出现三个女警察的小镇,的确是从男权社会里分化出来的女人的建立的。然而这种“建立”在当下已经不是幻想,的确具备一定的条件。现实里没有一个小镇会如此,但一定有某些小社区是如此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里不是西游记的幻想,也不是泸沽湖那样因为文化传统而保留的母系社会。故事属于当下的都市社会。 既有“女性视角”; 也有社会发展的趋势——女性群体和性少数群体正在探索自己的生活方式; 更有对照组,小镇上依然存在 厌女和恐同人群(=顺直男白人)。

“戴洛奇小镇”里的生态,可以说是“女性社区”的实践,女同性恋们选择一个安静的小镇重新生活。

但其现实指向非常明确:当女性思潮兴起时,反对的声音也会被刺激得越来越大。

以上似乎都属于剧情设定里理念化的东西。(也就是会刺激到某些男观众上来就:太偏激了、太单一了、太理念先行了、为了女权而创作很幼稚……)

然而纯粹以推理和悬疑以及剧情组织的角度来看剧,《戴洛奇小镇》的才华和技术也非常出色,细细密密的所有线头看似杂乱无章,实则被编剧非常有章法地编织出来,节奏美妙。

每一个观众能想到的答案,剧情都会很迅速再否掉。在一次次猜谜的过程里,小镇的生态和族群议题才得以展开。每一集的结尾都设计得很漂亮,像一次次在炸烟花一样把情绪和疑问烘托得更令人好奇。

我喜欢的细节大概是这样的。(下文有剧透)

首先当然是女主角团。

警长Dulcie,人高马大,情绪稳定,每一句台词都透着她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每一句话都准确科学文雅,让我想暂停下来学英语。越看越喜欢,看到最后简直高呼她是人类高质量女性!

警探 E ddi e,登场看起来仿佛很厉害,演了几集才展示出她有自己的伤痛。全程不认字儿加爱说黄段子。一开始以为她是T,后来以为她是第四爱,再然后忽然纯爱战士怕男朋友死了,最后发现人家也试过别的性取向!可能Eddie就是主打一个无法被定义的女人(除了真的不认字儿,每一次都鸡同鸭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一方面,我也会想,看起来,Eddie的暴躁、粗鲁像是某一种“ 不按套路出牌的 男警察 ”的性转版。但是后面又发现,这个角色的表意远远超过了“性转版”。

无论一个女人看起来多么强壮、凶猛、不把性当一回事儿、毫无耻感……男人只要看到她是个女人就会鄙视她、嘲笑 她、试图用体力或其他伤害教训她、从性来侮辱她。 男人崇拜的不是力量和强硬本身,只有男人拥有暴力可能性,他们才会崇拜,女人拥有这种素质时,他们只有厌恶和嘲讽。

亚裔警员 A bby,感觉我们最容易代入的角色!不是因为种族肤色,而是那种“我努力我怕我不对我会很有礼貌”的气质呜呜呜呜。高大淡然的 D u lcie、张扬外放的Eddie,她们都是很自然而然就能把“我”放在第一位的人。而Abby则更像“我们”,长在东方教育下的女孩。我们也许已经从新知识里、从自我教育里,知道,应该关注自己、应该勇敢一点。但,这件事落实到生活里是有难度的。

Abby最容易去努力的,是学习和工作,因为我们被教育这是“正事”。但在情感、两性关系,及面对质疑的时候,Abby则会犹豫。

但这种犹豫才是很多人的真实。“做自己”、“去争取”,说起来天经地义,真正做到,要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尝试。Abby很打动我的是,尽管她会瞻前顾后会不停地说一堆过于礼貌的话,但她终究是可以说出自己内心想法的,她终究是为自己不断争取了的。

Abby和男友是师生恋而不得不退出她喜欢的专业(啊多么混蛋,就算是两个人为了爱情只能退一个男老师怎么不转校啊)。恋爱中她按照所谓的男女朋友的模式去行事,但男友一直在打击她否定她、塑造操控她的一切,还窃取她的劳动和智力成果。

主角们之间的互动关系也非常可爱,虽然从未喊过口号。

双主角 Du lci e和Eddie没什么默契,所以构成了笑点。但是 一直到成为好拍档走向新生活,她俩都是没默契的!

一开始的剧情里看不出 Dulcie对Abby有什么认可,但是当Abby中毒晕倒没能及时来工作之后,Dulcie发现自己开会连个记录的都没有,就大叫:“A bby在哪 里! ” 她这样喜欢整洁的人是能欣赏工作细致下属的。

女警官们都明白,法医男友在窃取Abby的智力成果。

最后 A bby 要跟男友分手 时,女同事们都是她的后盾。

比起某些剧集里一个接一个口号,这种不喊口号但充满细节理解的场面,可能是更理解何为“共情”的。

其他女性角色也都很有记忆点,不一一介绍了。

但我更想从外形来让大家来感受这是怎样的“女性群像”。比如, 从小喜欢打橄榄球(通常被认为是阳刚男性的运动)的原住民小女孩,和她胖乎乎的表姐妹。

长久以来我在影视剧里看到“女中学生”“青春期少女”,似乎只有一个模板的,就是纤弱美丽的。看到《戴洛奇小镇》里这样青春期少女,就会觉得,是啊,这样也是女中学生。她们勇敢、正义、幽默,她们是受新教育长大的一代,所谓的“不做附庸”“活出自己”“代表我的性别和族群”“女性发展不受限”这类现在已经显得有些陈词滥调的新理念,在这样的女孩这里,是不需要用嘴说的,她们直接用生活和生命来证明。

一开始觉得 人物好多好乱,但8集看下来,每个女人都在我心里活了,包括戏份很少 的女性。 国产剧习惯于极品细节奇葩台词才算“人物塑造”,而《戴洛奇小镇》都是很细的点却很生动,而这些又是贯穿在悬疑剧情里的。

还要说一个妙笔。

Dulice好不容易找到 了一个犯罪侧写师,一位女博士,美丽又高知的脸庞,观众按照悬疑的套路一定以为高手登场了。

结果不是,这位犯罪侧写师说休假不工作,就是休假不工作。她惊鸿一瞥出现就下线了。但是确认了她只是起到一个“我们坚决不在休假时加班”的作用之后,就觉得,更棒啦!

除了女性之外,主角团阵营里还有一位gay警察,也很可爱。每天都是一副“上班好累”“我为什么失恋的时候考警察这根本不适合我”“我要辞职了”的样子,但他其实只要在岗一天,就把工作完成得很好。

最后段落里,女主角被阳刚男警察们排挤在查案过程外,但她知道阳刚男人们的思路肯定是错的。于是三位女警察和一位gay警察躲在女卫生间里分析案情。

女警察和gay警察的工作过程完全是在打脸 “阳刚 ”男人, 细致、耐心、尊重、平等,这些特质是任何工作都需要的。

对了,Abby要分手的时候,感性的gay同事也是她的后盾。

这些角色群像,也模拟了社会结构。

“ 白 人 顺直男 ”对立面的,有女人,包括了他们的妻子女儿、镇上的异性恋女性、镇上的女同性恋;也有男人,包括了男同性恋和气质阴柔的直男。

而跟“白人顺直男”站在一起的,也有女人,就是活生生的“我女我也”“我是好女人”。哦白人顺直男多么值得同情啊,我这样的好女人才会得到他们的爱——最后观众发现这位“我女我也”,是作为受害者而不自知,她未成年就被侵犯,还以为这是“来自男人的爱”。

其实应该这么概括,整个小镇被分成了“有毒的男子气概组”和“多元平等包容互助组”——宛若今日之互联网。

当然,“划分”和“立场”,不是绝对的。

精英白人女性打着关爱女性的旗号,但她不可能放弃自己的私利,因而也阻碍着原住民权益。就像社会中某些无法理解普通人痛苦的“高女”一样。但她同时也是婚姻的受害者,丈夫死了她才活得气顺了。就像现实中多么有钱有势的女人也会被同阶级的男性欺侮一样。

人都是会被环境影响的。 一对女同性 恋的儿子也可能会因为群体压力想过背叛母亲融入“兄弟会”;白人顺直男大翻车之后,“我女我也”的好女人也开始后知后觉学习什么叫彩虹家庭了。(也可以理解为,这个角色其实是社会的随大流者。)

至于男性角色嘛。

既然剧情已经“专杀白人顺直男”,剧情的重点更在于小镇上厌女恐同的“兄弟会”。

那些基础问题,反性别歧视、反性别暴力、反对性别刻板印象、支持性少数群体、支持各个族裔自己的文化、尊重个体等等……都是这部戏的默认值。

我 个人的感觉是,如果这些观点你都有基础的认知并赞同,如果你已经感觉到以上内容已经见太多控诉太多了讨论太多了,才能迅速捕捉到创作者的表意。

当剧情开始就是一个男人的全裸尸体,生殖器还上还掉落了一个烟头时。

当死者妻子尖叫着摔倒时。

当第一个死者出殡,镜头缓慢地扫过镇上的男人时。

——我理解的创作潜台词:我早知道,这是你们兄弟会的世界。

如果说《芭比》对(加个定语:直男癌的)男人的态度是戏谑,《戴洛奇小镇》对此的态度则是“淡淡的厌倦”——知道了,你们就是这个样子了,还得救你们,真是的。

(△让人笑出声的一句台词)

“ 专杀 白 人 顺直男”是全片最大的设定,一集一集不断被杀的都是该死之人,在小镇上侵犯女性、迫害女性之人。他们不但要被杀,还要被割舌头,仿佛是对“爱说教的男人”最直接的惩罚。

这种死亡构成了“爽文”。但剖析社会,爽文是不够的。

小镇的生活图景慢慢展开,观众看到各种各样具有代表性的糟糕男人:暴力、性侵,独裁的父亲、霸凌女生和温柔男生的阳刚男性集体、围猎未成年少女的男人,满嘴脏话辱女词的男人、瞧不起同性恋的男人、滔滔不绝自恋的男人。

剧情不是那种“看,我们来批判这个有错误的男人”的呈现方式,而是“看吧,他们就是这样了,时时刻刻,每个毛孔里”。

最后一集,整个小镇的男人都被“ 专杀 白 人 顺直男”的连环谋杀案吓得要死,坐上大巴车跑路,很好笑。他们终于体会到“因为性别、因为性取向,就会成为受害者”的滋味。

但,难道,“复仇”就是问题的解决吗?

本剧总的来说是传统仇女连环谋杀案的“性转”,但利用这个对比呈现了很深入细腻的观察和思考。

而我的心里总会升起这个问题:反杀就可以吗?就是这么简单吗?尤其是我知道,在结构性的不公中,反杀并不容易,更多的是弱势群体的动弹不得。反杀的意念让观众越爽,越是因为反杀是多么非常规,反杀不是生活。

【严重剧透警告】

【严重剧透警告 】

【严重剧透警告】

所以,我真的很喜欢《戴洛奇小镇》最后的谜底。

看起来如此像女性复仇。但最终,屠戮者终究是男人。曾经致力于“清除坏女人”,但随着社会思潮变化开始转变谋杀目标的男人。

一个学会了新话术新思想却依然想独裁世界改造世界的男人。诚然,我们的话语、我们的思维方式,在迅速迭代,可有毒的男子气概只是换了一种面目存在。(甚至想说,这就是传说中的“女权男”吧!)

如果问“那你到底喜欢什么作品”。那么我的2023推荐就是《芭比》、谢盈萱那部你知我知的剧,以及 《戴洛奇小镇》。

这些作品的共同点就是,看完了,会觉得自己的视力更清晰了。

总是觉得,你我就是《戴洛奇小镇》的 Abby。

我们总是局促不安,我们试图理解所有人,我们试图礼貌而周全。我们跌跌撞撞地读书找工作,我们内心有一种强烈的直觉想找出问题,尽管这个世界总是说,你想多了就是 这样的顺着走下去吧世世代代都是这样幸福的。

但我们真的很认真地在用自己的双脚往前走。一旦甩开那些声音坚持用自己的双眼看,原来真的是这样——“我就知道,我是对的”。

这段音乐我也很喜欢↓

~更新的文章总是被大家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