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岁末

两场大雪

被告失联

32起务工人员讨薪案

迫在眉睫

法院怎么解

一起来看看

被告盂县某农业开发中心主要经营蔬菜大棚种植、产品销售等项目,经营过程中,临时雇佣附近村庄的部分农民在农闲之余从事劳务工作。因近年来公司经营困难,未能按时支付报酬,32名务工人员将被告及其法定代表人诉至盂县法院。

能不能又快又好审结这32起案件,关系着农民的切身利益。近日,经多方联系,法官了解到被告居住在另一个村子,此时恰逢两次降雪,送达文书、当事人前来开庭都非常不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冒雪出发

正值年关,这笔劳务费对于32名农民来说非常重要。为及时保护农民合法权益,防止被告再次失联。法官决定携带着电脑、打印机等设施,抱着案卷材料冒雪出行,前往被告居住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释法说理

“移动调解室”开始工作啦:

释法说理,明晰责任,确定被告的支付义务;

“放水养鱼”,稳妥调解,助力企业恢复元气;

“背靠背”协商,寻找双方利益平衡点,帮助农民实现收益最大化......

在做通被告的思想工作后,法官又联系原告,就报酬的数额和支付时间达成了一致意见。法官现场制作了调解笔录、调解协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圆满调解

12月14日立案,12月20日结案,这32起索要劳动报酬系列案件,仅用7天便以调解方式顺利审结,实现了保障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帮助企业纾困解难的双赢,取得了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

践行能动司法

办好小案件

守护大民生

来源:盂县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