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和芒格是一对好朋友、好伙伴,但是他们的财富资产差别却很大:

巴菲特超过1000亿美元,芒格大约26亿美元。

同为传奇的投资大师,股神这辈子的好搭档,参与了伯克希尔公司几乎所有的重大投资决策,芒格的身家只有巴菲特的一个零头。

据说,巴菲特在某年午餐时

巴菲特午餐,是和股神巴菲特在纽约知名的牛排馆共进午餐的活动。“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慈善拍卖活动自2000年开始

向斯皮尔提出一个问题:“你想成为全世界人眼中最好的情人、自己心中最糟糕的人,还是想成为自己心中全世界最好的情人,但被全世界看作最糟糕的?

回顾前面几天,有如何高效学习的:

然后是记忆有时候很可靠,但是有时候你记住的并不一定是正确的:

还有评价依据不同,价值天差地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我们有了极好的学习方法,也实践出真知,不只是“两脚书橱”也能输出一些内容了,但却遇到了价值评判的大问题:

自认千金难买,却遭人轻贱,该如何应对?

那么就分别来看看巴菲特和芒格的生活情况吧。

巴菲特:

11岁开始买股票;

大学读财务和商业管理,又转学经济学;

拜师格雷厄姆门下;

21岁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

事业上一直在做投资;

生活上吃快餐等便宜食物,汉堡、冰淇淋、可乐;穿着简单的衣服,开着廉价的汽车,住着几十年的老房子;选择的是节俭的生活方式。

芒格:

17岁进入大学学数学;

大二参军,后来研究气象学;

后进入哈佛法学院;

毕业后当了一名律师。并开始一些商业活动;

涉足房地产投资,并赚了第一个百万美元;

1965年,共同创建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

以风趣、睿智著称,芒格认为投资不仅仅是金融领域的事情,而是涉及到广泛的社会、心理和认知科学等领域。他认为生活不仅仅是精明地积累财富。

大致的对比,巴菲特目标明确,始终如一,从小就开始坚持一直在做投资方面的学习与工作;芒格兴趣广泛,涉猎非常多不同的领域,并不把赚钱看作是人生的唯一。

这也正是巴菲特所说“内部记分卡”和“外部记分卡”的故事,

你会选择用自己的方式度过一生、还是按照他人的标准度过这一生?

而他们俩的共同点是,都遵循自己的内部记分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