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凌晨1点半左右,格力电器突然发布了最新的业绩预告。不得不说,半夜发公告,格力这波操作实属罕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公告称,公司预计2023年净利润270亿元–293亿元,同比增长10.2%-19.6%;营业总收入2050亿元–2100亿元,去年同期为1901.51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举一出,大家应该都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就是想用这还不错的业绩挽回市场的心呗。

因为就在12月20日,格力电器的股价大跌7.09%,创下了年内第二大单日跌幅,超过130亿市值灰飞烟灭。当日30.80元/股的收盘价,已无限接近于今年的最低点,其总市值也已不到美的集团的1/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为何格力股价会如此暴跌呢?深挖之下,其实还是收购格力钛所致。

因为12月19日,格力电器公告称公司拟增持格力钛新能源公司的24.54%的股份,本次交易作价是10.15亿元(意味着对格力钛的估值是41.4亿)。增持后,格力电器一共持有55%的股份,董明珠持有17.46%股份,合计72.47%,董明珠持有股份的表决权也委托给格力电器了,所以格力是控制了72.47%的表决权。剩下27.53%的股份,格力计划未来1年内也要买过来,变成100%控制。

这下格力电器的股民们就不乐意了,纷纷选择抛售格力股票来投出反对票。

那么,格力钛究竟是干什么的呢?其实它主要是做钛酸锂电池的(一种小众的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才是主流),同时还造新能源商用车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利润情况如何呢?一言难尽,连年大幅亏损,2021年亏21.5亿,2022年亏19.5亿。

资产情况如何呢?截至去年底,资产250.2亿,负债247.9亿,净资产只有2.3亿。其实以前不止这些,是亏成这样的。今年上半年又亏了1.7亿。截至今年6月底,资产243.1亿,负债242.5亿,净资产进一步减少到了0.66亿。而且资产当中还包含27亿的应收账款,但凡有2.5%收不回来,净资产马上就干到负值,资不抵债。

估值41.4亿买这么个玩意,股民很生气,所以股价大跌。

而格力收购格力钛这事,说来话长。

格力钛以前叫银隆。2016年,董明珠就打算以130亿元收购银隆,遭到中小股东的强烈反对而被否决了。一个原因是估值贵,净资产只有39亿,一个原因是业绩不稳,纯粹靠赚国家补贴。

董明珠就选择了个人投,2016年底到2017年,她自己出了26亿投(10亿是现金,16亿是她的格力电器的股份质押出来的资金),还拉上王健林和刘强东等人一起投了。结果2018年,银隆被曝出拖欠供应商10亿的货款,而且创始人魏银仓已经卷款逃往美国。这就爆了大雷了。这本质上就是被骗了。相当于上了贼船,船东偷钱跑路了。接下来,只有乘客经营这条船,自然又亏了不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无论如何,董明珠却依然看好格力钛这块资产,在今年6月30日举行的格力电器股东大会上,董明珠坚定的称,“格力钛的技术没有问题,收购格力钛是为了拉长格力电器的产业链,同时打开汽车空调的销售。格力钛目前还在“填坑”的过程中,但曙光就在面前。”

那么,你觉得格力钛还有希望吗?会给格力电器多元化开个好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