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启动,济南三重试点叠加

全面电动化,路怎么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8部门近日印发通知,在15个城市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济南名列其中。根据计划,2023年至2025年,济南将推广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2.57万辆,建成充电桩1.7万个,换电站177座,综合能源服务站10座,公共领域新增车桩比力争达到1:1。

从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到国家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城市,再到如今的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三重试点叠加,对济南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全面电动化,公交车跑在了前面

充电电量174.150千瓦时,充电时长1小时25分16秒,充电费用87.07元……12月17日下午,济南公交东部公司一队洪家楼停车场内,公交K10路驾驶员李鹏把充电枪从一旁的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拔下,关闭车辆充电口,进行下一班发车前的准备工作。

李鹏是一位有着20年驾龄的老公交车驾驶员,此前开过柴油、气电混合等车型的公交车,“现在这款纯电动公交车动力足,起步快,行车平稳,噪音小,乘坐驾驶都挺舒适。”

这辆公交K10路为中通6126型纯电动公交车。车队机务员杨太兴告诉记者,现在车队的公交车平均一个小时能充满电,春秋季节充一次电能跑130公里左右,冬夏时节因为要开空调里程略短,约为110公里。

公共领域车辆包括城市公交车、环卫车、出租车、邮政快递车等,在济南,公交车是电动化布局较早、覆盖面较广的领域。

从2015年开始,济南公交便开始大规模推广使用纯电动车。济南公交集团副总经理何彬介绍,2021年济南公交更新淘汰了1700余辆高耗能公交车,目前共有5200余辆营运车辆,2022年已全面实现中心城区公交电动化。“根据测算,车辆全面电动化后,每年可减少燃油消耗7078万升,减少碳排放4.4万吨。”何彬说,济南公交新建公交场站全部配套充电设施,形成了广覆盖的充电基础设施网。

随着公交电动化的推广,济南公交的管理模式也围绕电动化进行了调整。“采用信息化技术进行车辆和人员管理,包括驾驶员驾驶水平的评价、车辆预警分析。”何彬介绍。

记者从济南市工信局获悉,试点期间,济南市建成区新增和更新的公交车辆将全部采用新能源车型,2025年基本实现城市公交100%电动化。

电动车“里程焦虑”怎么解

当前,济南市公共领域汽车保有量约29.8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保有量3.1万辆。“目前,在公交车、出租车等领域,新能源车推广相对较快。”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智能制造与装备产业处处长李纪军介绍,接下来,将聚焦城市物流配送和城市工程运输领域,在建筑垃圾运输、钢铁煤电短途倒运等应用场景下,推进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

在这些领域,也有一些企业已先行一步。

在泰山钢铁,130多辆电动车和氢能源车每天往返于园区和莱芜东、司家岭等站点之间,承担着几百万吨运量的短途倒运任务。“出于环保的考量,我们从2021年开始使用电动重卡,后来又采购了4辆氢能源车。”泰山钢铁汽车队经理田峰介绍,据测算,今年前10个月,130多辆新能源车减少碳排放4300吨。

不过,电动车的续航里程问题,仍是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的一个卡点。田峰说,从莱芜东到园区12公里的路程,每辆车一天来回五六趟,需要充电两次。

公共领域车辆使用频率较高,面对“里程焦虑”,车电分离的换电模式或是解法之一。

车电分离的前提,是电池统一标准。在轻卡换电领域,山东已先行一步。11月18日,全国首个轻卡换电团体标准《山东省纯电动轻型卡车换电系统技术规范》在济南发布,实现了电池包及接口的标准化。目前,换电业务合作企业涵盖福田、重汽、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企业,一定范围内打通了电池与车型的适配壁垒。

当天,采用这套标准,底盘全自动换电轻卡交付、大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资产管理业务上线、全省首个轻卡换电站启用,一套新能源轻卡换电运营生态初步形成。客户采购车辆可以不包含电池,电池由第三方汽车动力电池资产管理平台提供,在换电站,可以实现3分钟无人自动换电。车企、电池资产管理平台、换电站运营方三方,在车辆推广、换电站建设、金融服务等领域全面合作,共同打造轻卡换电生态。

事实上,在新能源车时代,很多固有模式都被逐渐打破。“以氢能源重卡为例,我们之前采购了4辆,还准备再上几十辆,日后将实现全部替代。”田峰说,一辆氢能源车100多万元,由于成本较高,公司选择与车企合作共同成立运营平台。李纪军也认为,新能源车时代,车企参与进来组建运力平台,或将成为一种大趋势,也将成为推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的一个途径。

三重试点叠加,产业发展提速

电动化带来的改变,远不止于此。

“‘双智+换电+公共领域’三重试点政策叠加发力、互为促进,以此为契机,济南将进行融合创新探索。”李纪军介绍,试点计划鼓励地方围绕智能网联、光储充放等新技术新模式,开展创新应用和商业化探索。济南将在城区选取两三条公交线路,试验无人驾驶,目前,该项工作已在筹备中。

随着试点推进,市场与生产连接将更加紧密,也将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提速发展。从生产端看,济南市已逐步形成芯片、动力电池等零部件,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生产的全产业链条,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超百家。今年1—9月,新能源汽车、重卡载货汽车“双轮驱动”的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9%。

从消费端看,2020年,济南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仅为3万辆,占比不足1%;截至2023年7月,济南新能源汽车新增10万辆,全市保有量超13万辆,占比超3.8%,充电桩保有量5.7万个。今年1—10月,全市限额以上单位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74.2%。

“三重试点带来的政策红利与创新尝试,将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能级提升、强链补链、转型升级、生态完善、产城融合形成强有力驱动。”李纪军表示,济南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近期目标锁定为2025年成为“具有国内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共同体”,产业规模力争突破2000亿元。

(记者 段婷婷 刘飞跃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