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唐 糖
咨询中,很多家长没耐心听我说孩子的内在心理逻辑,他们只关心一个问题:“这种情况下,我该怎么说?你教教我。”
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回答:“告诉你也没用,因为你就算背过了话术,但如果内心不是真的理解,那语气中就很难流露出真诚,说出这句话的时机也难以恰到好处,结果还是白瞎。”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这世界上大部分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只不过经常用错方法,好心办了坏事。小时候还好,出于对父母的依赖之情,孩子一般会极力迎合父母,尽量做父母心中的“乖宝宝”。但到了青春期,就完全不一样了,孩子仿佛在一夜之间换了张脸,从此对父母爱搭不理。别问,问就是“跟你无话可说”或者“真无语”。
习惯了小棉袄,冷不丁换成破麻片,父母怒惑交织,只好把一切归结为“青春期”惹的祸。可“青春期”却表示:“此锅不背!”。其实也对,根本不是什么青春期的问题,而是一切早有端倪。说句不太客气的话:今天的这个局面,完全是家长一手造就的。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看看父母常见的4类语言,分析一下为何它们如此普通,却有如此大的威力?
准备好了吗?go!
01 安慰:把孩子的话全说了,让孩子无话可说
前几天写了一篇文章你是容器型父母吗?允许孩子“不高兴”的父母,才是高手,那里面的案例,就属于这个类型的家长。
孩子考试成绩不好,妈妈赶紧献爱心:“考不好也没关系,你很棒,妈妈对你很有信心。”
孩子写作业时面露难色,妈妈马上安慰:“没关系,现在写不好并不是能力不够,而是你现在还小,在学习上还未开窍,妈妈永远相信你。”
孩子被老师批评,闷闷不乐,妈妈上前安抚:“老师或许对你要求比较严格,但在妈妈心里,你是最好的。”
瞳孔地震——没搞错吧?这么说都不行?!这不是标准答案吗?对孩子有耐心,及时关注孩子的情绪,多鼓励,不粗暴,这........还错啦?!
毫无疑问,家长这么说肯定是出于好意,但效果到底如何呢?
你仔细观察,你可能会发现,这种句式的回应,最初效果极佳,但时间久了,就变得越来越无效了。就像我那篇文章里的妈妈向我诉苦时说的那样:“我对孩子这么理解,这么支持,他怎么还是不高兴?”
看,魔法失灵了。
这里面最大的问题,在于家长把孩子的话全说了,结果就是让孩子无话可说。
孩子有情绪、遇到了挫折、遭遇了困难,家长马上冲上去安慰.......如果你是孩子,你的家长这么理解你,这么支持你,这么爱你,那你还抱怨个屁?还有什么资格继续不高兴?你还说啥,赶紧支棱起来吧!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人与人的交流,每一言一语,都需要回应。你可知,这是怎样的负担?
当家长对孩子的不良情绪做出迅速的回应时,无论这个回应是指责、谩骂,还是看上去“正确”的安慰、鼓励,如果时机错了,就一切都错了。
家长急迫的安慰,本质上并不是为了孩子,而是为了自己。这背后的心理逻辑是:孩子郁闷的表情,会激活家长自己的情感反应,引发他们的焦虑情绪,为了平息自己的焦虑反应,他们会做出迫切安抚孩子的行为——比如安抚。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感受到的真实的妈妈,并不是对自己的理解,而是急迫地想要让自己“赶紧好起来”的信号。所以,这样的安抚,反而会给孩子更大的压力。他们自己内在的心理问题还没解决,又背上了来自父母的期待,这让他们的感觉雪上加霜。
我经常鼓励家长在与孩子交流时保持“留白”,就像一幅画,如果每一个地方都被涂满,那一定很难看,真正的好画,必然是有足够的空白。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交流也是如此,家长需要给孩子足够反应的时间,在交流中多倾听,这样的效果远好于空洞的安慰。毕竟,不恰当的安慰,无异于堵住了孩子的嘴。
02 算命:看,被我说中了吧。
随着心理学和家庭教育的普及,家长们也从一张白纸,逐渐进化到知道越来越多的心理学知识。按理说,学习总比不学习要强,但如果光学知识,不个人成长,却常会把事情搞得更糟。
工作中我接触过一些学习型的父母,发现不少人身上都有个毛病。就是特别爱把所学的知识套用在别人身上,尤其是在自家人身上。比如,说老公是“控制型人格”,说孩子“自尊水平低下”。
在我看来,他们的学习并没让他们自己有多大改变,反倒是成了验证他们“正确”的工具。他们最常使用的句式,就是算命式的肯定句,比如“看看看,我说的对不对?被我说中了吧。”或者“你这就是XX”。(此处XX有无限可能,比如你这种就属于自我效能感差,你这就是启动了逃避模式,你现在这反应已经是防御状态了.......总之,五花八门的心理学名词往上拽就对了。)
算命式预言,带着三分压迫,三分嘲弄,还有四分幸灾乐祸的自得,毫无疑问,是最令人下头的句式之一。
如果家长对孩子的判断是对的,那么揭穿孩子,会让孩子感觉自己被看穿,正所谓人要脸,树要皮。此种情况下,除了让孩子恼羞成怒,我想不出别的什么反应。
如果家长的判断是错的,完全是自以为是的指鹿为马,那结果就更不言而喻了吧?
这是一种极其糟糕的对话方式。但据我观察,生活中这样的家长可不在少数。
03 建议:你应该这样做
建议型父母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当孩子有了问题,家长会很快给出建议。比如孩子在幼儿园被别的小朋友打了一下,家长知道后就会马上问孩子:“那你有没有告诉老师?为啥不说呢?下次要马上告老师哦。”
或许有人会问:“这难道不对吗?孩子小,不知道如何处理,难道当家长的,不该教孩子吗?”
关于这个问题,不能笼统的说对或不对,而是要分情况,多维度来看待。
第一,成长阶段。
相比孩子进入青春期前期(小学四五年级)以后,在孩子小时候,这种给建议的方式相对更为合适。孩子年纪小,缺少经验和认知,此时家长给建议,对孩子来说,是最直接的学习。
第二,时间点。
和上文的“留白”相关,孩子有了状况,“建议什么时间给?”是个大课题。第一时间给建议,会破坏孩子的自主思考,也不利于让孩子完整、顺畅的表达,不管对于情绪的宣泄,还是对于事情多元性的理解,都是弊大于利。
第三,给建议的方式。
给建议的时候,是真的“建议”,还是“你就应该这么做,不这么做就是错的”,这两者中间可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作为家长可以反省一下,自己是哪一种?
第四,空杯心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家长也不例外。成年人在与孩子交流时,要特别警惕成年人的傲慢心理,事实上,家长的建议,也只是在自己过去经验下的产物,根本谈不上是“最优解”,所以家长在给建议的时候,是否能保持足够的开放度,引导孩子思考多种解决的可能性,比起“给建议”来说更为重要。
如果给建议的时机、方式不对,那么建议,也常让孩子丧失与父母对话的欲望。除了一两岁的小孩,没有人会愿意一直被人当好像什么都不懂的傻瓜对待,尤其是膨胀的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们,更是如此。
04 道理:出口成章,密不透风
应该没什么人会喜欢爱讲道理的家长吧?问题是,“讲道理”到底讨厌在哪?今天我们就来具体说说。
第一,虚伪-双标。
爱讲道理的家长,常被孩子诟病的一点,就是“虚伪”,具体表现形式就是“双标”。简单说,就是讲道理时头头是道,但自己却一个都做不到。
最典型的就是逼着孩子学习的家长,其实很多自己上学时成绩也不咋地,既没有好成绩,也没有好习惯,不爱看书,却会钻空子。结果等他们长大做了家长,却摇身一变成了正义的化身,天天夸夸其谈,讲各种道理。这样的家长,肯定让孩子反感。
第二,强势-控制
爱讲道理的家长大多都比较强势,这个强势不一定是打骂这种武力镇压,而是一种纠缠不休的软控制。可以说,“道理”是他们战胜别人、掌控别人的工具。因为他们说着最正确的话,所以别人只能哑口无言。
不过,哑口无言并不代表心服口服,在这种“绝对正确”的软控制下,孩子会感觉非常憋屈。到了青春期,一般孩子要么逆反,跟家长对着干,要么冷漠,根本不拿正眼看你。
争强好胜的家长,很难养育出愿意和ta深度交流的孩子。
第三,夸夸其谈-表达欲强
我忽然想到了大张伟的妈妈。大张伟的妈妈是不是爱讲道理,咱不知道,但大张伟的妈妈比他还能说,这是真的。网上有个视频,视频中以“话密”著称的大张伟,在自己的妈妈面前,根本连一句嘴都插不进去。
爱讲道理的家长,大多也话多屁稠,哦不,口若悬河。
一般来说,表达欲太旺盛的父母,一般都会培养出偏向沉默的孩子。如果家长不但话密,而且还满口道理,那孩子就更容易抑郁了。因为他们会感受到很深的无力感。
或许你要问,那为啥大张伟那么能说?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但是我猜可能有两个原因,第一,大张伟的内心非常细腻,所以他的感知力很强,有很多表达的情感领悟。第二,表达欲本身和情绪息息相关,情绪越多的人,表达欲越强。假设大张伟的话语权一直被他妈压制着,那他积压的情绪大概也不会少。
青春期的孩子有一个标配,就是耳机,耳机一戴,谁都不爱。其实耳机,就是不想和人交流的信号,塞住耳机,等于把自己封闭到一个自我的世界。
一定是外面的声音太嘈杂,所以他们才这么想要片刻的安静。
亲子关系比较麻烦的一点,在于有时效性。如果孩子在小时候跟父母交流通畅,总能感觉到自己被理解、被支持,那么到青春期ta才可能会跟家长说那么一点点。如果在小时候这个基础没打好,那到青春期,家长大概率都只能吃闭门羹了。从这个角度说,孩子留给家长的时间并不多。
抓住童年期,才能抓住青春期。反过来也成立,青春期时显露的问题,其实种子早在童年期就种下了。
爱操心和太较真,都是一种心理缺陷。
总是抢先说“分手”的人,是一种什么心理?
你是容器型父母吗?允许孩子“不高兴”的父母,才是高手
心理学:越温柔的人,边界感越强
唐 糖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 全网15w粉丝心理学博主
出版《做情绪稳定的父母:你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
分享 心理科普|认知思维|方法论|行动派
话题 个人成长|家庭教育|两性关系
公粽号 唐糖咨询师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