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政府印发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五大都市圈发展规划,备受关注的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终于揭开神秘面纱。根据《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东莞全域纳入深圳都市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莞定位深圳都市圈副中心

打造创新高地、先进制造之都

记者从规划了解到,深圳都市圈由深圳、东莞、惠州全域和深汕特别合作区组成,都市圈面积约16273平方公里,是全国人口和经济要素高度聚集、城镇体系和功能较为完善的城镇密集区,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前列,内部人员往来密切,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分工体系,路网密度全国领先,要素高效流动格局基本形成。

规划明确,加快构建以深圳为主中心、东莞和惠州为副中心、深汕特别合作区为增长极的“一主两副一极”功能区,推动形成由深莞穗发展轴、深莞惠河发展轴、深惠汕发展轴、与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协同发展轴为支撑的“四轴”区域空间发展体系。

其中,东莞副中心将立足“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定位,持续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韧性,加快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打造中心城区、松山湖、滨海湾新区“三位一体”都市核心区,推动松山湖科学城、滨海湾新区、水乡功能区、银瓶合作创新区四大战略平台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高地、联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城市、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先进制造之都。

另外,“四轴”区域空间发展体系之一的“深莞穗发展轴”还提出,要以深圳为核心,依托广深港高铁、穗莞深城际、广深铁路以及广深、莞深高速公路等交通通道,打造联通深莞穗的中部创新发展轴。同时,推进东莞松山湖科学城、滨海湾新区、水乡新城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构建布局合理、开放互通的区域创新体系。

根据规划要求,到2030年,深圳都市圈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的大台阶,优势互补的区域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一体化合作机制基本建立,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初步建成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的国际化大都市圈。展望到2035年,深圳都市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区域协调发展格局更加完善,跨界区域城乡协同发展达到较高水平,产业体系、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实现全面融合发展,建成具有中国气派、世界水平的创新型、国际化、现代化都市圈。

东莞城市治理承压明显

规划有利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记者注意到,受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和体制机制等方面的约束,深圳都市圈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区域资源统筹配置能力有待增强、跨市域协同治理机制有待健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有待提升等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其中,东莞正面临着城市治理承压明显、发展空间不足等诸多挑战。

对此,规划指出,对东莞而言,深圳都市圈的建设不仅有利于深圳、东莞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东莞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还能进一步发挥深圳辐射带动作用,加强深圳、东莞、惠州三市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形成中心集聚、轴线拓展的集约发展态势,为建设更高水平的现代化区域协调发展体系探索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者从规划了解到,在促进东莞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将加快松山湖科学城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动滨海湾新区、水乡新城、银瓶合作创新区等创新平台协同发展;加快散裂中子源二期、先进阿秒激光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空间集聚、学科关联、深度合作和开放共享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共商共建共管共享。同时,构建国际一流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支持东莞、惠州、深汕特别合作区打造各具特色的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基地。

此外,规划还明确,协作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促进东莞、惠州等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协调发展,打造优势互补、联动发展、协同开放的沿海经济带。同时,建设大湾区海洋科技创新高地。以深圳国家南方海洋科学城为主阵地,支持东莞、惠州成立海洋新型研究平台,培育和集聚海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载体,共同打造高水平海洋科技合作平台。积极开展海洋高等教育交流合作,支持东莞理工学院等高校建设海洋学科和海洋学院。

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圈

并在东莞等地建设跨市域安居住房

在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方面,规划提出提升都市圈医疗资源供给水平,依托深圳现有医院布局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推进东莞、惠州医院高质量发展。支持深圳高水平医院与东莞、惠州医院组建医疗联合体,提升重点专科诊疗能力和水平,构建多层次一体化医疗保障体系。

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方面,规划提出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圈,具体措施包括推进东莞中心、虎门、滨海湾、东莞、东莞东、东莞南、东莞西、松山湖等枢纽及站点的站城一体化开发。鼓励轨道站点周边用地功能的混合开发,推动职住平衡。同时,建设以深圳为中心、服务均衡的都市圈高铁枢纽集群。在东莞市加快建设铁路客运枢纽体系,重点谋划东莞中心站,推进东莞南站、滨海湾站的建设及虎门高铁站改扩建。

值得一提的是,规划还提出共建共享跨市域安居住房。通过优化都市圈保障性住房规划布局,推动建立跨市域保障性住房建设合作机制。支持在东莞、惠州临深片区、深汕特别合作区等区域沿轨道交通建设大型安居社区,推动跨市保障性住房建设与市政配套设施协同发展,探索跨市域保障性住房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探索在临深片区共建人才社区,推动产城融合和职住平衡。

采写:南都记者 黄慧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