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在接受央视采访中透露,小米在短短不到三年的时间里研发电动车,已经投入超过100亿元人民币。这标志着小米进入汽车制造领域的决心和雄心,尽管面临巨大挑战,雷军强调整体难度是可控的。

雷军指出,小米在汽车领域拥有天然的优势,因为智能电动汽车实质上是汽车和消费电子工业的整合。三年前,小米认为造车是一项相当困难的任务,但通过用户调研后,公司确定了“守正出奇”的原则,即在充分尊重汽车行业规律的基础上,使用成熟的技术确保第一辆车的质量,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创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百能云芯电子元器件商城了解,小米制定的第二条策略是“十倍投入”,相较于一般车企投入的工程师和研发经费,小米投入了十倍以上的资源。雷军表示,有了这样的底气,小米采用“志在必得”的态度进入汽车制造领域。尽管对首款产品有一定预期,但雷军也坦言汽车是一个复杂的领域,公司特别担心新车推出后无法受到市场欢迎,或者如果受欢迎,供不应求导致等待时间过长。

当前,许多中国科技公司都涉足汽车产业,而小米的竞争对手华为也在此领域有所投入。华为曾表示将持续增加对汽车产业的投资,其中研发团队人数超过5,000人,特别是在自动驾驶领域拥有超过2,000名工程师。

小米的汽车计划已经进入倒计时,有关媒体提前曝光了小米SU7的静态体验谍照。根据工信部的申报信息,SU7系列车型将搭载电动尾翼,并在B柱配备特殊摄像头,可提供较大的视野,有望采用视觉和激光雷达相结合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在电池方面,据目前的信息,SU7将搭载襄阳弗迪电池的磷酸铁锂电池,电机功率为220KW,最高车速可达210公里/小时。而SU7Max将采用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离子电池,搭载前后双电机,功率分别为220KW和275KW,最高车速可达265公里/小时。

此前报道指出,小米汽车在北京亦庄的工厂已经开始小批量试生产,并计划在12月进行批量生产,预计将于2024年上半年正式上市。小米集团对于首款汽车的市场表现保持乐观态度,但也意识到汽车市场的复杂性,将继续努力应对未来的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