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些朋友对于电影写作疗愈团体有很多的好奇,我将这一期“丧失与孤独”主题的团体中发生的小感动、小感悟、小观点分享给大家,以满足大家的好奇心。

这个团体以其小而美、独创性、体验性、促进性而被参与到团体的组员们喜爱,也让我作为带领者同样在团体中获得滋养与成长。

首先声明,进入这个团体的每一个组员都需要签订保密协议,接下来的内容不涉及个人隐私,仅仅是组员们在参加这个团体之后的一些感悟。

  • 看见别人书写自己的生命故事如此坦诚,就好像每个人都摘下了面具,这些书写既具有感性的部分,也有理性的部分。团体创造了一个安全的可以自由抒发的空间,可以彼此更加深入地去了解一个人,理解一个人。

  • 我们在大团体之外,专门设置了三人小组。在三人小组中,其中一位作为故事的讲述者,另一位是倾听者,还有一位是观察者。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了彼此的敞开,真实地表达。即使是陌生人,第一次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彼此之间就可以建立如此的信任关系,非常的难得,也非常的珍贵。

  • 透过电影写作疗愈团体,我们用另外一种视角去看电影。我会把电影当中的片段,一帧一帧的仔细去品味,在《何时才是读书天》这部电影当中,故事线索是通过女主的写信、旁白、故事中的人物写小说的方式去推进整个故事的发展,非常的精彩。感谢老师推荐了这么棒的一部电影。

  • 在书写的过程中,我好像是跟自己交了朋友,我们可以彼此坦诚地对话。我以为自己很了解自己,但在这样的对话当中,其实也有不认识的部分。透过书写,我交了一个值得信任的朋友,可以跟他无话不谈,同时也去看见那个未知的自己。

  • 我在书写的过程中,好像有些阻抗,因为我当下的状态就是我很喜欢的状态,很幸福的感觉,所以并不是那么想要去回忆过去。

  • 我会每天认真的去看别人所写的内容,有非常多的感动,也可以从别人的人生故事当中获得启迪。

  • 我在这个团体当中,好像获得了许多的允许。 每个人都非常坦诚、真实地去记录自己内心的想法、观点、认识,给了我很多新的启发。 同时,因为老师每天都会给出一个主题,让我们书写有了方向感,解决了不知道如何下笔的困难。

  • 我感觉是在跟自己的灵魂对话。在电影《何时才是读书天》中,大场美奈子主动成为了一个孤独的人,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应对孤独的方式?我也在思考,人是否一定要找一个伴,是否需要一段亲密关系,一个人是否可以独活?

在我们的团体中有高校的老师,有中学的语文老师,有资深的心理咨询师,有正在经历病痛折磨的女性,也有曾经亲历亲人离世的人......

在她们的故事里,我看见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努力地想要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在面对丧失、孤独、死亡时,透过这样的团体体验,可以让我们变得更从容。

也欢迎大家关注我的视频号,我将贡献更多的优质内容,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