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也是这个时候,菠萝我有幸听到了各方面都很顶的飞傲Q7便携解码耳放。时至今日,依然对那块兼具便携和微台的“随身扛板砖”印象深刻。

今年,飞傲重启了它的便携产品线,并起用新的型号命名规则,并且在下半年,推出了这款定位次旗舰的便携解码耳放——Q15。

从Q7到Q15,到底有着怎么样的变化呢?

一、外形:小号Q7,更好的便携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初看到Q7时的第一眼印象,感觉这不就是拿掉了屏幕的M17吗?事实上,Q7确实集成了非常豪华、同时也是旗舰级的配置,但也因此在身板上显得非常的“砖”。所以我当时会认为跟便携相去甚远,只是披着“便携”的外衣,实际是不折不扣大板砖的防身利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比之下,Q15虽然继承了飞傲从M17以来刚毅理性外观,如果不细看的话,Q15的整个轮廓确实跟Q7如出一辙——机身依然大量使用直线与六边形的元素,全金属的外壳,加上中间暗藏显示屏的黑色玻璃镜面,俨然就是一小号的Q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在三维尺寸方面,Q15确实对于便携来说,变得更加友好了。跟手机放在一起进行直观对比,Q15整体的长度要短于主流手机,同时宽度也略窄,厚度也并没有很夸张,整体基本控制在可以随身捆绑使用的尺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Q15依然采用侧边的4颗六角形物理按键,配搭顶部结合按压操作的数字模拟编码旋钮的操作方式。唯一不同之处,在于Q7的按键是位于机身的右侧,而Q15则放到了左边。而且Q15对按键的布局做了个小优化,把电源键跟其他按键的间隔距离拉开,并且错开放置在不同的平面上。这样一来,在进行盲操作时,可以更加容易分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初Q7之所以被称为“伪便携·真台机”,是因为它配备了远比一般便携机更加丰富的输入接口。Q15虽然从定位上要次于Q7,但在接口方面依然不含糊,甚至还对比Q7做了一定程度的优化。

其中在数字信号输入方面,Q15除了可以使用Type-C USB接口外,还保留了方便连接前端数字转盘或界面的同轴输入接口,只是省略了Q7的光纤接口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Q7上的两个负责控制供电的拨动开关,在Q15上不但被继承了,甚至还做了优化。其中最显著的变化在于开关的描述和逻辑更加明确了:【PHONE MODE】负责控制USB AUDIO IN接口,决定是从前端取电,还是使用Q15内置的电池供电;【DESKTOP MODE】则专门用于控制是否开启超级大耳模式。同时在布局上,也改成了把两个拨动开关分开在左右两侧,可以更好地进行盲操作。

Q15保留了M17和Q7上备受好评的台机模式,可以通过外接电源,让功放运行在更强劲的“暴力”输出状态下。只不过Q7是需要使用DC电源来进行供电,而Q15则明显更人性了,直接通过Type-C USB接口,配搭PD快速充电器,或者支持PD快充输出的移动电源,都可以激活Q15内置的【超级大耳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比之下,因为机身厚度变小了的关系,Q15的输出端做了合并简化,只保留了3.5mm单端和4.4mm平衡两个接口。不过两个接口都兼具了PO和LO输出,可以通过Q15的系统菜单进行切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Q15搭载了跟Q7相同的1.3英寸彩色IPS显示屏,并且内置系统的操作逻辑跟Q7也是完全相同的,所以上手基本没难度。当然,Q15也支持配合【Fiio Control APP】来控制滤波、EQ等,并且支持屏幕旋转,方便在不同场景下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机身反面,据介绍Q15是飞傲首次使用AG玻璃背板。背板本身有内凹,可以避免平放或捆绑时划伤背板,同时也方便配合防滑硅胶垫使用。

Q15取消了Q7机身两侧的那个并没什么实际意义的氛围灯,一并被取消的还有那个散热底座。但我觉得后者被取消了有点可惜,主要是因为我还是挺愿意拿Q15当小台机用的!

二、声音:有失亦有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前因为AKM元气大伤的缘故,使得飞傲K9不得不临时换芯,从AK4499更换成了ES9038PRO。Q7当时是否也因此做了调整,我是不得而知,不过到了Q15,终于AKM回归了!

Q15搭载了AKM最新的AK4191EQ+AK4499EXEQ的组合。我记得我在评测Hiby R6Pro二代时,还质疑怎么就退步了?后来看了飞傲的介绍,加上好友马尾控的进一步讲解,才知道我是误会了!

事实上,AK4191EQ+AK4499EXEQ这套组合,其实是把“DF + Delta-sigma + Sigma”这个过程中的“DF + Delta-sigma”部分从AK4499里分离出去,交给算力更加强大地AK4191EQ去完成。而这套组合可以有效提高DAC解码的声音指标,实现更高质量的DoP数模转换。当然,这杨作的代价,就是相应的占用主板的体积会增加,所以并不适合用于小尾巴上,也就只有Q15这种身板的机型才能搭载。

所以从Q7到Q15,用AK4191EQ+AK4499EXEQ替代ES9038PRO,非但不是一种阉割,反而是变相提升了品质水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相比之下,耳放部分确实是存在一定程度的降级。Q15没有搭载飞傲最引以为傲的THX AAA 788+耳放技术,因此在最大输出功率方面是有所下降的。这固然一方面是为了拉开跟Q7的定位、价格差距,同时另一方面,也是因为Q15为了更加便携,所以在体积和重量方面也不得不有所让步。

那最终出来的声音是否能令人满意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直观的感受,是有失亦有得!

首先,推力上的削减,确实会使得Q15在驱动一些比较难推的大耳时,不像Q7那么生猛。尤其是像HE560这种全尺寸的平板大耳这种特别需要大电流驱动的耳机,Q15的声音确实会显得不够气势,即便在超级大耳模式下,声音打开的幅度依然谈不上有多理想,高频和低频难免会显得有点生硬,一定程度上影响对于大编织交响乐的呈现。

但另一方面,Q15更加宽松、饱满的中频,在人声的演绎上,反而显得比Q7更细腻,同时耐听程度也有不错的提升。这也完全符合我最初的预期,毕竟这也是AK4499这颗DAC所擅长的。

虽然Q15没有使用THX AAA 788+耳放,但整体的声底依然保持非常纯净的效果,并且在多数情况下反而给出更加宽松、柔和的声线。如果说,Q7所呈现出来的是一种锋芒毕露、王者般的绝对压倒性的磅礴气势,那Q15则显得更加温润、可人,宛如风情万种的美人,引得听众无限的遐想。

为了更进一步说明Q15的声音特点,这次我也是破天荒地就着不同的配搭下,Q15的声音表现来逐一说明。

1、Q15配搭FH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自飞傲本家的一对组合。FH7作为一款飞傲中端定位的1圈4铁次旗舰圈铁耳机,在解析和平衡方面本身也相当不错。跟Q15的配搭,可以充分发挥在声音细节以及结像方面的优势,可以说是相得益彰。因为FH7本身并不难推,而Q15对于不同驱动需求的耳机适应能力相当不错,基本上在中等增益上就已经能够推出很完整地效果来。而且Q15本身相对宽松、温润的声底,除了可以很好地充分发挥FH7中高频动铁单元的解析能力外,也能够柔和声线,带来更加醇厚地味道。无论是用来听流行歌曲、ACG,或者是一些现场Live的影视原声,效果都相当出色。

2、Q15配搭FF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依然是飞傲本家的组合。相比起入耳的FH7,作为平头塞的FF3反而并不看重解析能力,而是需要足够的氛围营造,以及更高的低频质量。但这两方面同样也难不倒Q15。Q15有着不错的空间感,同时干净的背景也能营造出很好的空气感来,所以在夜深人静时,用Q15配搭FF3来听一些空灵女声时,会有意想不到的仙境效果。此外,Q15的低频量感不算多,同时也不单方面强调爆发和力量感,反而更注重质量和控制能力。这对于FF3而言,会更有助于提升对乐曲氛围的烘托效果。Q15的声音显得比较华丽,但却丝毫不感觉妖娆,反而更方便配搭不同耳机来呈现差异化的风格,例如配搭达音科的ALPHA 3就会是另一种不同的风貌。

3、Q15配搭凯声白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同样都是平头塞,但白铃因为是针对台机的定位,所以驱动要求明显要比FF3高出许多。但这对于Q15来说并不是难事,毕竟在超级大耳模式下,要应对60欧阻抗的小耳机,依然不是多大的挑战。Q15虽然声音架构不像Q7那么宏大,但也丝毫不会怯懦。不过白铃是我今年才入手的,所以没真正配搭Q7来听过。就跟Q15的配搭效果而言,除了细节和密度都要比我目前在用的台机TA-22更好之外,另一个让我特别在意的是Q15烘托下的白铃,反而会更加细腻和柔和,有一种放松舒展、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的质感。

4、Q15配搭Meze99classic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Meze早期的一款便携封闭式木碗大耳,阻抗不高,灵敏度也还好,但却很挑前端,算是相当“傲娇”的一款木碗大耳。其实它的最大难点在于低频需要前端有很好的控制力,同时又要有足够的大电流去驱动动圈单元,从而确保中频不会凹陷。Q15的大耳模式本身就能提供相对充裕的电流以及控制能力,其效果比高增益模式反而更加好。这也是Q15做得很棒的点,5种不同的驱动模式,可以因应不同的耳机做出更多的配搭变化,提供更好的适应能力。而且对于声场的营造方面,虽然跟Q7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但Q15仍然给出相对宏大、纵深有层次的声场,这对于封闭木碗大耳来说,依然是相当相当有效的。

5、Q15配搭HD660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HD660S虽然是森海6系大耳中比较偏低阻易推的,但想要完全展开其声音,哪怕是对于台式一体机来说,也不是件轻松的事,更不用说要拿便携前端来推了。但所幸Q15继承了M17、Q7的超级大耳模式,在外接电源的加持下,驱动能力要应对HD660S还是没问题的。而且Q15的声音相比起Q7来说,虽然在动态幅度以及瞬态收放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反而在调音风格上会更有利于呈现森海的那种华丽感。流行人声自不用多说,即便是一些相对不那么复杂的大编制交响乐来说,这套组合也能达到合格水平线之上。

6、Q15配搭RE200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简直不要太好听!RE2000对于便携前端来说,不光对推力有要求,同时还需要有足够的信息量去满足它对于声音密度的苛刻要求。而Q15显然是可以做好这点的。而且相比起那种通过锐化线条感来营造高解析能力而言,Q15反而更多是用丰富的泛音,让声音在其框架之外包裹着更加丰满地皮肉,从而塑造出更婀娜多姿的曼妙身形来。Q15的人声结像距离适中,细腻蓬松的外表下,但对于嘴型、演唱细节的不着痕迹的表现,反而更能打动人。再加上RE2000作为前前前动圈旗舰所带来的宽松、自然听感,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这套组合最为好听的根本原因。

7、Q15配搭HE56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其实是真的“强人所难”,但反而更能看出Q15的素质水平来。毕竟当初Q7驱动HE560,固然在超级大耳模式下确实能发挥出耳机的7、8成功力来。但当时我所持有的主要观点是,Q7虽然能满足HE560对于驱动压摆的需求,但在声音风格味道方面,却难免会显得素了一些。而如今的Q15,动态确实不如Q7那么淋漓尽致,反而是在暖声配搭方面,会显得更搭一些。当然,我们不能强求以Q15这个价位的便携前端,还能让HE560或类似的高驱动门槛大耳在演绎大编制交响乐时都还能做到形神具备。但最少Q15还是交出了不错的成绩了,而且只要挑选合适的曲目,还是完全能够好听的程度。

不过就像之前我问“马太太”时一样,Q15会让我更加坚定希望飞傲能考虑推出一款以THX AAA 788+为核心的便携纯耳放产品,没准真的能堆出一套全面超越Q7的超值组合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一说的是,Q15保留了同轴输入,确实是大大的好事。毕竟这意味着我可以更加方便地连接到台机数播上,并且获得更好的声音效果。与此同时,Q15也保留了对蓝牙音频输入的支持,并且可以直接使用高清的LDAC编码,所以出门基本可以把Q15揣包里,然后靠手机控制就能享受方便又HiFi的音乐。

而且从性价比的角度来看,飞傲果然还是飞傲,在各种堆料的情况下,Q15的定价依旧是碾压同行的存在。所以如果你还能坚持随身捆绑HiFi,同时又想兼顾台机场景下的使用,那么飞傲Q15确实是一款相当顶的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