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是一个充满灵性的地方,亲登五座台顶,朝拜五方文殊,有着无比殊胜的意义。朝圣五台山,走近清凉境,给灵魂一次洗涤,唤醒一世的心境安宁!

中台顶,位于台怀镇西北10公里处,海拔2894米,是五台山五座台顶中海拔第二高的山峰。相比于东台的峻拔、南台的秀丽、西台的雄奇、北台的巍峨,中台最大的特点就是台顶平坦宽阔,山形像一头威猛的雄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台顶面积广阔,是五大台顶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台,所以又名平顶山。盛夏时节登上台顶,满目翠碧生辉,特别是在雨过天晴之后,石面望去碧翠欲滴,仿佛是巨块的翡翠,因此中台也称翠岩峰。

由于海拔高的原因,晴朗时候,万里无云,在中台顶向北一眼望去,可见繁峙、代县一带;向东眺望,可见冀中平原一带;俯瞰台怀镇,整个五台山寺庙群尽收眼底。起雾的时候,山顶云雾缭绕,飘渺如仙境,演教寺在云雾包围之中更像天上宫阙。

《清凉山志》记载:“隋文帝开皇元年,下诏。五顶各置寺一所,设文殊像,各度僧三人,令事焚修。”这是演教寺最早的开始。明弘治年间重修演教寺,现存建筑惟喇嘛塔为明代遗构,其余皆为新建。

演教寺规模宏大,是五个台顶上规模最大的寺院。主体建筑有文殊宝殿、大雄宝殿和五百罗汉殿等。采用红墙黄瓦,建筑等级规格较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演教寺主供孺童文殊,孺童之意,是说文殊菩萨心境毫无杂念,纯真无邪,有一颗赤子之心,象征佛法清静无染,如孺童一般纯洁无瑕。

五台山为文殊菩萨演教说法的道场,演教寺名,就是取意于文殊菩萨在此演教说法。演教,为演释佛教仪理之意。

站在中台顶上,一眼望去,有很多很多的石头。这些石头有棱有角,有的如大象,有的像卧牛,石面杂生苔藓,阳光照射,碧翠生辉,如蛟龙腾起,人们称之为“龙翻石”。

徐霞客曾经在《游五台山日记》中写到:“余先趋(中)台之南,登龙翻石。其地乱石数万,涌起峰头,下临绝坞,中悬独耸,言是文殊放光摄影处。”

传说,文殊菩萨从东海借回了歇龙石,改变了五台山的气候,却不提还石一事。东海小龙追到五台讨还,挥舞龙爪,在台顶上乱翻乱挖,形成了龙翻石。

雍正皇帝曾作诗:

五朵青莲簇翠鬟,峨峨一朵涌中间。

近来若个宗风彻,至此方知佛日闲。

采菊梵仙归洞去,踏花狮子自空还。

法身宝塔门门现,毕竟游人未到山。

来源:智慧五台山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