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讲武德,耗子尾汁。东方甄选的“小作文”事件已经发生几天了,虽然还没有结束,但是网红主播董宇辉、文案创作团队、CEO孙东旭,董事长俞敏洪、以及广大粉丝和吃瓜群众都已经先后登场亮相,把故事情节走了一遍。

不是小孩子,所以不探讨谁是好人、谁是坏人的问题,何况我们所看到的只是事件的一部分,很多具体过程不得而知。即便如此,从这些已知表象出发,我们还是能发现一些有趣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暴风中心的董宇辉,看似被针对的对象,但仅凭一句话就激化矛盾,使事件迅速升级,他说:自称很了解业务的小编在评论区胡回复。别看只是风轻云淡的一句玩笑话,关键点”自称很了解业务“和”胡回复“却是致命打击,这是在否定文案创作团队的专业性。

大家都是职场打工人,都知道当一个人或团队的专业性被否定,意味着怎样的严重后果。特别是结果产出受到好评时,反倒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批评不懂业务,该有多么地愤怒。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不论有意无意,这一点上,董宇辉缺乏对团队成员的职业尊重,暴露了他个人的职业素养有待提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这次董宇辉与东方甄选之间的矛盾,还说明了一个问题:一个企业不能过度依赖某个人。据说因为这次事件,东方甄选账号4天掉粉近10万,其股价三个交易日累计下跌14%,可谓损失巨大。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不仅是企业需要思考如何设置游戏规则的事,国家层面亦然,这里就不能展开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CEO孙东旭把手机甩到桌面上,还给网友“开会”,霸气侧漏,成了一个笑话。最要命的是,他竟然公开谈论董宇辉的个人收入,完全没有职业操守。相信东方甄选的《员工手册》或《奖惩条例》里有员工薪资保密的相关条款,HR可以给他发Warning Letter了。

再有,对于这起危机事件的处理,CEO孙东旭基本是在和稀泥,或者他自己也有情绪。包括后来眉头紧锁的道歉,令人怎么看都是个“东方甄选小孙“的立场,而没有一个上市公司CEO的高度、魄力、与担当。

董事长俞敏洪的公开表态也不尽如人意,嘴上说都是自己的责任,其实说的都是别人的问题。甚至还说是别有用心的人在捣乱,让大家不要跟风,这就很扯蛋了,你有证据吗?何况商场如战场,如果对方的阴招损招触犯了法律,直接起诉不就完了吗?这年头我对“别有用心的人“、”某某势力“这些词真是过敏,本以为只是官方辞令,没想到俞老师竟也学会了这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挨打要立正,做错就要认。是不是应该把这起事件当成企业的警钟,正视企业出现的问题,当成契机去纠正错误,才是一个商业领袖该有的职业操守和格局?

至于“小编“,可怜的”小编“,事到如今他们几乎被人们遗忘了,没有人会去关心他们的处境,去了解他们为什么这样做,他们是最弱势的一群人。虽然弱势,需要被同情,但他们确实有错在先,擅自利用公司平台发布令公司声誉受损的负面消息。这种做法不对,也是没有职业操守的行为,通常情况下,他们会面临被辞退的处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编“是有情绪的,可想而知的原因是觉得付出与收获不对等,公司的成功与个人所得脱节了,或是收入或是晋升或是发展或是名气。同样是辛勤付出,没日没夜加班加点,凭什么有人就成了网红家喻户晓收入千万,而他们估计还在挤地铁租平房。虽然岗位不同,薪资会有高低,但如果同一个业务团队里差距太大,就说明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出问题了。

正是因为岗位不同,所以“小编“也需要端正心态。你们是做幕后,为台前的人提供支持,你们在选择岗位的时候,就应该知道要默默无闻,却偏偏抢主角光环,不安于本职,还是没有职业操守。

职业操守、游戏规则这些东西,前些年是职场主流的观念,现在好像没什么人提了。内卷时代,谁管你什么职业操守和游戏规则,卷死一个算一个,多挣一分是一分。个人是这样,企业是这样,社会也是这样。大家谁也别说谁,谁也不比谁干净。没有商界领袖,没有管理精英,没有顶流网红。大家都是普通人,都是李宗盛歌里的凡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我皆凡人 / 生在人世间

终日奔波苦 / 一刻不得闲

既然不是仙 / 难免有杂念

道义放两旁 / 利字摆中间“

最后,想告诉和我一样的吃瓜群众,我们和那些人一样,都是普通的凡人,别再把自己当什么人的“粉丝”了,我们不需要过分追捧谁谁谁,这年头谁也不是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