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外!加阿元微信“rhyayuan”,受邀加入润滑油聚焦油粉群,及时了解行业最新资讯~

“县域经济(县域工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石。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仍然起着支撑、带动和保障作用。县域经济GDP约占全国38%,工业增加值约占40%,要把工业和制造业放在重要位置。12月7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在县域工业经济发展论坛(2023)上表示。

持续做强做优做大县域经济

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是推动新型工业化的重要阵地。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二级巡视员朱璋表示,县域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单元,既是工业稳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也是推进新型工业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国县域工业综合实力持续提升,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工业发展基础更加坚实2022年,县域经济总量达46.5万亿元,其中,工业经济发挥核心带动力量,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基石。二是工业转型升级动力更加强劲县域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升级,价值创造及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新兴产业加速布局,主导产业逐步更新换代。三是工业数实融合快速落地一些县(市)加速布局5G、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前沿领域和应用场景,深度赋能本地工业发展,产业数实融合更加深入,推动产业发展壮大。四是工业绿色化发展目标更加明确。一些县(市)逐步摆脱高排放高污染的发展方式,加速向绿色低碳迈进。

李毅中表示,县和县级市是“新四化”的重要载体。县和县级市是国家行政体制的基层,有较完整的经济、社会形态。不同地区、不同现状,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各具特色,要充分释放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持续做强做优做大县域经济。

“要分类引导,鼓励发展经济强县、专业化强县、农业强县、生态强县、转型发展强县等,一二三产融合协调发展,筑牢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李毅中表示。

李毅中指出,发展县域经济体现了“人民利益至上”。县域消费市场占全国38%,网络零售量占全国的33.5%。加大投入,增强县城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对城乡协同发展、带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都有重大作用。

“目前,我国有1871个县和县级市(不含市辖区),县域经济为国民经济作出重要贡献。县域经济GDP和工业增加值约占全国4成。规上工业企业占45%,专精特新‘小巨人’占全国1/3,制造业单项冠军占近4成。全国200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中有81家分布在县。”李毅中指出,有一批特色冠军县闻名中外,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坚。县域工业结构不断优化,正在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此次论坛上,中国信通院总工程师敖立发布《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报告(2023)》,揭晓了2023年“中国工业百强县”“中国创新百强县”“中国工业百强区”。

“2023年,工业百强县(市)贡献了全国9.9%的GDP、14.5%的工业增加值,稳增长支撑作用进一步扎牢。”敖立介绍,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区划数量趋于稳定、产业层次愈加立体、科技创新纵深延拓、人民获得感更坚实等四大特征。

提升县域工业企业基础能力

“充分肯定成绩,也要看到还存在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和挑战,仅从数量规模看,有两个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李毅中强调。

李毅中指出,目前,县域经济占全国GDP比重过早过快下降由2012年的54.9%快速下降到2021年的37.8%。县域工业发展质量还不高,在产业结构、资源要素、质量品牌、协同发展等方面还有不小差距。出现“虹吸效应”,城市优于县域,吸引生产要素由县流向城市。撤县变市辖区,近城市的先进县并入城市,虽然促进了城市发展,成效明显应充分肯定,但客观上也影响了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中工业占GDP比重过早过快下降。估算由2010年的43.6%降到2020年的34.6%;同期全国由40.1%降到30.8%,趋势相同。”李毅中指出。在认识和政策上存在脱实向虚的趋向,对传统产业和涉及民生就业的产业存在误解,不恰当地“关停并转”“退二进三”;县域经济在执行去产能中出现过急过多一刀切的现象;近年来外资撤走,部分民企外移也造成负面影响。

李毅中表示,要遵循国家和地区的中长期规划,服从服务经济大局要遵照新型工业化的目标任务,落实国家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数字化转型升级、“双碳”等战略部署。遵守当地主体功能定位,嵌入当地城市群都市圈的产业体系中,为当地主导产业配套;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双城等城市群都市圈中,有一大批县域工业配套支撑成为重要组成;中心城市的大型企业尤其中央企业,其供应链产业链应向县域企业开放。

要培育发展地方特色优势产业成为区域经济支柱根据当地资源禀赋、环境容量、产业基础、人口分布、市场状况和历史传承等差异化发展;注重发展先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互相促进;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和物产,深度精细加工制造,争创品牌,满足市场需求,解决民生就业。带动产业融合。防止所谓中低端制造业的盲目退出和无序外迁。

实施领航企业培育工程,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内容之一推动中小企业提升专业化优势,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具有生态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强化完善产业链;构建国家引导、地方组织、行业指导、市场培育、龙头带动、资本助力的多元化培育发展体系;希望地方政府通盘考虑,分层分类重点选培、逐级提升、动态管理,形成优质企业培育梯队。支持龙头企业发挥链主领军带动和生态整合作用。

要夯实产业基础,提升县域工业企业的基础能力。县域工业企业情况各异,后进企业要补欠账、强基础,先进企业要提升水准;政府要引导企业专注核心业务,提品质创品牌,支持企业智能绿色技改、数字化转型,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小快轻准”的数字产品和解决方案;把纾困政策落实到位,保住企业;优化营商环境,提振信心。

全力稳定县域工业经济运行

“前不久,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就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多项部署。此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有关工作,明确深刻分析把握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新型工业化的阶段性特征,扎实做好各项重点工作,全面提高工业发展质量、效益和国际竞争力。”朱璋表示。

结合当前形势,朱璋就县域工业发展提出几点意见:

一是全力稳定县域工业经济运行。充分发挥县域作为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重要作用,延续、优化、完善并落实各项工业稳增长政策,充分发挥经济内循环中的县域力量,并加强利用数字化手段对工业经济的运行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工业经济运行的痛点、堵点、卡点,推动县域工业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二是加速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加快推进县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重点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并从产业实际出发,瞄准成长潜力大、科技含量高、支撑带动力强的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探索和形成符合县域区域特点的现代产业链条。

三是深入推进数实融合“以数强实”。汇聚各方资源,积极推动制造业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场景在县域的落地推广,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支撑县域产业转型升级,助推县域构建形成更先进的生产能力和更高效的组织体系。

四是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对新型工业化的支撑作用。县域能为民营企业提供能直接感受到的更优的发展环境,要充分发挥这方面优势,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优化政务服务,落实各项助企惠企政策,出台更有效的措施,培育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提升民营经济活力,充分激发民营经济在推进新型工业化方面的重要作用。

以下为

2023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

2023年中国创新百强县(市)

2023年中国工业百强区等名单

2023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中国创新百强县(市)

2023年中国工业百强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海国展展览中心有限公司

邮箱:chenfurong@shanghai-intex.com

电话:021-62951239

邮箱:caolina@shanghai-intex.com

电话:021-62952132

更多往届精彩内容可登录展会官网

https://www.interlubric.com

文章来源:网络

本平台致力于行业分享交流,文章不代表平台观点。文字、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不慎侵权,请致电联系删除。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