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1982年6月18日那个夜晚吗?如果你当时在黑龙江省的大兴安岭、嫩江等地,你可能会目睹一场令人惊叹的天文奇观。

那一夜,夜空静谧,星光灿烂,突然间北方地平线处出现了一颗迅速升起的“亮星”,伴随着一个喷火的“尾巴”。这颗“亮星”在空中变幻无穷,最终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光环,几乎占满了半个天空。这究竟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当时的天象现象,根据目击者的描述和拍摄的照片,我们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22时左右,北方地平线处出现了一颗迅速升起的“亮星”,伴随着一个喷火的“尾巴”。这颗“亮星”的亮度和大小都超过了任何一颗恒星或行星,甚至超过了月亮。它的颜色是白色或淡黄色,它的“尾巴”是红色或橙色,长度约为“亮星”直径的十倍。这颗“亮星”沿着一个弧线运动,从北方升起,向东南方向移动,速度很快,约为每秒10度。这个阶段持续了约5分钟。

第二阶段:在22时05分左右,“亮星”的“尾巴”消失了,而“亮星”本身变成了一个橙红或橘黄色的小光团,大小约为月亮的一半。这个小光团在空中停留了约5分钟,没有明显的运动。

第三阶段:在22时10分左右,小光团发生了突变,迅速变成了一个耀眼的白色光团,大小约为月亮的两倍。这个白色光团在空中停留了约5分钟,没有明显的运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四阶段:在22时15分左右,白色光团迅速扩展,形成了一个外亮内暗的正圆形光环,中央仍有“亮星”存在。这个光环的直径约为30度,相当于三个月亮的大小。这个光环在空中停留了约5分钟,没有明显的运动。

第五阶段:在22时20分左右,中心的“亮星”消失了,只剩下一个空心的光环。这个光环的直径开始增大,亮度开始减弱,颜色开始变为灰白色,内部逐渐可见星空背景。这个光环的中心位置也开始发生变化,先是迅速上升,然后向东南方向运动。这个阶段持续了约70分钟。

第六阶段:在23时30分左右,光环扩张至最大,几乎占满了北侧的半个天空。这时,光环的亮度已经很弱,几乎看不清楚。光环的中心位置已经移动到了东南方的地平线上。随后,光环逐渐消失,夜空重新变成了一片黑暗。这个阶段持续了约10分钟。

这就是1982年6月18日那个夜晚在黑龙江省发生的天象现象,总共持续了约一个半小时,给无数的目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引发了无数的猜测和讨论。

这个天象不仅在黑龙江省的大兴安岭、嫩江等地被看到,还在内蒙古、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安徽等地被成千上万的群众看到。其中,有些人是在户外偶然抬头发现的,有些人是在收听广播或看电视时听到消息后赶快出门观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也有一些人是在专业的场合或身份下观察这个天象的,他们的观察更加细致和系统,也更加有价值。

比如在黑龙江省的军用机场上空,正在进行夜航训练的飞行员、双机编队飞行科目训练的驾驶员、地面指挥塔上的指挥员、航医以及机场上的200多人,都目睹了这个天象,并且用无线电进行了实时的交流和报告。

他们的观察记录和感受后来被整理成了一份详细的报告,提交给了上级部门。这份报告对于分析这个天象的性质和原因,提供了一些重要的线索。

那么,这个天象到底是什么呢?有没有一个合理的科学解释呢?这个问题困扰了当时的无数目击者,也困扰了后来的无数研究者。直到今天,这个天象仍然是一个谜,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