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大会于12月12日通过了关于巴以双方停火的重要决议,那么在表决的会场上发生了哪些事情?这次又是谁投下了反对票?安理会代表团在拉法口岸又发出了怎样的声音?

在当地时间12月12日,持续了两个月之久的巴以新一轮冲突迎来了里程碑的时刻。在这天,联大主席弗朗西斯应多个国家的请求召开第十届紧急特别会议续会。就埃及提交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从内容上来看,这份草案和几天前在安理会被美国一票否决的草案几乎是一样的。该决议强调平民的安全必须得到保障,要求双方执行人道主义停火并立即无条件释放所有人质,并确保人道主义准入。

在投票开始前,以色列驻联合国代表埃尔丹发表讲话,他称这份决议是一份“虚伪的决议”,在决议中没有提到关于谴责哈马斯的内容。

在讲话中他煞有介事地举出了标有电话号码的牌子,据说上面是哈马斯在加沙办公室的电话,称只有联系辛瓦尔才能真正实现停火,最后他呼吁所有成员反对这一决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投票结果就是国际社会人心所向,该决议以153票赞成、10票反对、23票弃权压倒性结果获得通过。不出意外,美国又一次投了反对票,并宣称这份决议忽视了美国主张的很多内容,且没有对哈马斯发起谴责。

在投票结束后,会场上爆发了热烈的掌声,但是以色列代表埃尔丹和几天前的美国驻联合国副代表伍德一样,自顾自低头玩起了手机。

随后联大还对两份修正案进行了表决,奥地利提交的修正案强调了哈马斯在煽动巴以冲突中的作用,并要求在释放人质的部分加入“被哈马斯及其他团体扣押”这一前缀,以及在“确保释放”的部分后加入“立即准予”。

同样地,美国提交的修正案要求谴责哈马斯自2023年10月7日起在以色列境内实施的恐怖主义袭击及其劫持人质行为。这份修正案在决议执行部分第一段之前提出插入一段文字,明确反对并谴责哈马斯的行为。但在投票中这两份修正案均未达到通过所需的三分之二赞成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联大投票的前一天,安理会除美国、法国外的13国代表前往埃及与加沙地带边界的拉法口岸进行了实地考察。这一访问旨在直接了解加沙地区人道主义援助的实际情况,以及在这一复杂局势下如何更有效地提供救援。他们实地参观了口岸、物资仓库等重要设施,并听取了相关报告,亲身体验了加沙地带的现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访问过程中,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直言这一切“应该适可而止”,他表示,这是一场持续了太久的悲剧,虽然大家为了维护和平作出了很多努力,但是安理会还必须做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