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华为和小米关于可折叠屏手机铰链的话题在网上引起热议。没想到专利的话题借此出圈,许多小视频都在热火朝天地讨论。专利的申请日、公开日、发明专利、实用新型这些本来非常小众的专业术语,竟然引起了公众的强烈关注和争论。不管这次争论的结果如何,小米和华为都收获了大量的关注,公众也接受了一次知识产权科普。可谓三赢。

笔者在2019年初曾写过一篇可折叠屏手机的文章( ),出于好奇,稍微查了下可折叠屏铰链的专利,竟然多达4000多项。我们不妨梳理一下。

最早的可折叠屏铰链专利可以追溯到1997年,三菱电机申请的名称为“柔性液晶显示面板安装结构”的专利,专利号为US6377324B1,公开了可折叠屏幕铰链的基本概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后,诺基亚、索尼、飞利浦、黑莓等巨头在柔性屏幕铰链上申请了大量的专利,由于实践中这些技术都不太成熟,仅仅有构思也很难真正落地,这其中的很多专利都被放弃了,但这些专利把可折叠屏的铰链的基本实现路径公开了。

2010年、2012年,索尼、黑莓、三星都公开了可折叠屏铰链的详细结构的专利。

索尼的专利号为US20100232100A1的专利,公开了联锁机构将铰接式联接机构中的多个联接构件的旋转相互联锁。

黑莓手机在2012年公开的专利号为EP2728432A1的专利对铰链的详细结构进行了描述,而且外形已具备“水滴”形状雏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黑莓手机的这件专利描述了折叠屏手机屏幕铰链的详细实现过程,权利要求范围较宽,但是这件专利没有获得授权。

可见,到2012年的时候,想在可折叠屏铰链上拿到一件保护范围较宽的专利已经很难。此后,各大公司继续在可折叠屏铰链上申请专利。其中夏普公司在在2016年申请的专利比较有意思,专利号为US10431129B2,也披露了类似水滴的结构。

值得一提的是,三星公司在2016年之后,持续在可折叠屏铰链上布局专利,不过这个时候要拿到一个比较基础的专利已经较难。

2019年之后,中国企业在可折叠屏铰链上的专利申请开始井喷,目前可折叠屏铰链领域的专利主要由中国企业申请。

所以关于可折叠屏铰链的争论,我们可以得出如下观点:

可折叠屏铰链的专利申请历史已经超过20年,基础的构思和概念早已公开,现在已经不可能有公司获得基础的专利。近年申请的可折叠屏专利基本上都是涉及到非常具体的细节。已经没有专利能够覆盖住“水滴”这样大范围的概念。黑莓手机在2012年已经公开过类似水滴形状的铰链结构,那时候都不能获得授权了,何况现在。国内可折叠屏铰链的专利申请都相对较晚,专利申请保护的都是非常具体的细节,保护范围较小,拿起来维权的作用也不大。

所以这件事估计在网上热闹一阵后就结束了。

首例基因技术药物专利授权案牵动亿万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