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密码,能闻到金钱的味道,偶尔也会夹杂些许腐烂的恶臭。

那个在日本的中国小哥又来了,这次他又发现了一个“流量密码”,一间日本小饭馆门口张贴的不许中国人入内的公告。于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中国小哥大义凛然地进去向店家讨说法,店家不耐烦直接送客。然后,他又报警,要求日本警方依法处理店家的“违法”行为。这回却遭警员婉拒,他们说这并不违法,店家有权拒绝为某一类人群提供服务。甚至,日本警员反倒要求中国小哥离开这个区域,以避免与店家发生冲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照制作流程,上述过程有专人跟拍,后期精心剪辑,还配以中国小哥的煽动式解说,令人看完义愤填膺、怒发冲冠、拍案而起。果然,这次中国小哥的流量密码又找对了,这段视频迅速成为热议话题,被无数仁人志士点赞、评论、转发。还引发了效仿效应,隔天又有几位中国小哥哥小姐姐“踢馆”那家日本小饭馆,誓要把店门口的那张小纸条给揭下来,扬我国威。虽然最后都壮志未酬,但一样的制作,一样的密码,还是能挣到一些流量。

对此,网上有人一本正经地从法律角度去剖析,说如果这家小饭馆在美国的话,就属于违法行为,会被警察处罚。也有一些在日本的中国人,说自己在日本待了十多年,怎么就没遇到一间这类的饭馆,好奇那位中国小哥是怎么大海捞针找到的。还有一些评论,是让中国小哥赶紧回国,说现在中国和日本的生活水平都差不多,而且没有核污水排放,何必待在那儿活受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相信那位中国小哥短期内是不会回中国的,因为他的流量密码在日本。他会继续待在日本,品尝着鱼生寿司味噌汤,随时随地制造机会揭露日本人对中国人的歧视。端起碗吃饭,放下筷子骂娘,形容的就是这种人。

虽然我会和躲避疯狗一样地离这种人远远的,但我并不怪罪他,从来只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对小人却没有这样的约束。何况他只不过刚好找到这个“流量密码”而已,并不是“密码”的始作俑者,把中日关系调成“震动模式”的才是罪魁吧。说到这里,我还想举个例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发现长春某个地铁站的某个安检员擅自把金属探测棒抬高一寸,在空气中比划虚假的检测动作,于是拍下视频发布到网上。这很快引起长春地铁公司的高度重视,立即进行整改。结果,次日长春地铁站就大排长龙,因为所有安检员都高度负责,严格执行安检操作标准,导致人员进站速度大幅变慢。

因此,不少长春人大吐苦水,纷纷问候视频发布者,说想和他见见面谈一谈。我开始也觉得这位视频发布者居心叵测,但他错在哪里呢?好像也没错。安检员确实存在玩忽职守的行为,地铁公司花了大量人力物力部署安检,却有人偷偷放水,不应该揭发吗?我们都别掩耳盗铃了,令地铁站大排长龙的,到底是安检员工作太认真,还是因为哪位高人在地铁站设置了安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在这个“流量密码”横行霸道的年代,我们只能自我安慰:莫怨小人多作怪,只因世道太奇葩。本来不用“奇葩”这个词,用的是“荒唐”,但担心发布不了,所以选择了模糊一点的“奇葩”,想想这种顾虑本身就很“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