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对于丰田汽车来说必将载入史册。

这一年,丰田正式进入了新社长佐藤恒治时代。

不仅如此,这一年,也是丰田向“以研发纯电动车为中心的移动出行公司”加速转型的一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世间普遍有种“丰田汽车在BEV布局上晚了一步”的印象。对此,丰田新任社长佐藤恒治干脆回应:“其实我们并非突然急转弯冲向了BEV。今后,我们必将进一步推进具体的BEV产品战略布局,雷克萨斯也将成为丰田BEV车型‘先行者’,但我们的BEV布局绝不会局限于此。”

其实丰田从很早就开始研发电动汽车了,1992年就创立了“EV开发部”,1997年推出了世界首款的混合动力轿车“普锐斯”。到现在为止丰田已经在电池开发领域投入了近1万亿日元的资金,累计生产电池2000万块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不用怀疑佐藤社长的战略思维和执行力。佐藤是工程师出生,自称是“制造更好汽车的人”。在履新之前佐藤是丰田首席品牌官兼雷克萨斯品牌负责人。记得第一次以新社长身份亮相时他说,“如果说Morizo最喜欢的是开车,那我最喜欢的就是制造能够让开车的人露出微笑的车”。

顺着这个思路,佐藤上任之后很快就明确提出丰田要尽快拿出的BEV是一款——“主流车厂制造的动人心弦的BEV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此,丰田调整了小目标,提出了到2026年,在全球范围之内达成150万台纯电动车的销量目标,届时预计投入10款全新车型。在此之前,丰田电动化转型目标是到2030年达成350万台,这次明显提速了。

开启中国式“继承与进化”之路

丰田电动化、智能化转型提速的重要市场一定是中国。一方面,中国电动车市场的蓬勃发展;另外一方面,丰田在华亟需电动车助力。

最新发布的丰田汽车2024财年上半年财报显示,丰田全球产销双双突破500万辆,同比增长9%,创下历史新高。而且依然是那个最会赚钱的车企。这份成绩单背后是丰田燃油车、混动车销量和平均售价双增长的支撑,依赖的是日本、北美和欧洲等海外市场的强劲增长;而同期中国市场只有0.3%的微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世界在变,丰田也在变。一方面,丰田全球始终坚持全路线全方位电动化发展战略,同时又必须努力追赶中国市场的变化。为此,从今年上海车展开始,丰田就全面开启了中国式“继承与进化”之路,落实“现地现物”战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地现物”的产品研发,不是什么新东西,本来就是丰田的传统和大名鼎鼎的“丰田的经营哲学”TPS的精髓。也就是说,今后在华战略都在中国现地化进行决断,通过中国的研发中心去大力执行、推进。不仅更加符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甚至还可以反哺全球市场。

中国现地化提速显著

尽管目前丰田在华电动车市场上只有两款车型,但是丰田中国上下一直都紧紧围绕着现地化的电智化转型在忙碌,这一年收获颇丰。

其中有两件事值得单独提出来说一说。

首先是现地化研发。8月1日,丰田在中国最大研发基地“丰田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IEM by TOYOTA”)。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此,丰田在中国的3个合资公司(一汽丰田、广汽丰田、比亚迪丰田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的研发中心的工程师将打破组织壁垒加入到IEM by TOYOTA主导的研发项目中。

其实,bZ3已经是丰田现地化研发的成果。随后,今年上海车展亮相的两款bZ概念车将成为现地化研发的最新力作,即将在2024北京车展上发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丰田的智能座舱Toyota Space也是现地化的产物之一。该系统由中国工程师团队为中国消费者企划、研发。通过智能设备无缝衔接、AI助手的个性化定制、拓展车内大屏应用,实现智能新体验。

另外,现地化研发还将延伸到供应商的现地化。也就是说,丰田中国将大胆启用本地化供应商。这对于之前日系车企来说是很难的。

第二、在智驾方面,丰田坚定的走在了前面。在国内大部分汽车公司将焦点放在量产辅助驾驶系统的时候,丰田仍然坚定投资L4自动驾驶的Robotaxi。今年夏天,丰田中国与与小马智行、广汽丰田就成立自动驾驶出租车相关事业合资公司一事签订协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丰田中国宣布,与小马智行的合资公司将于明年初正式成立。

之前在北京亦庄体验过Robotaxi项目。当一辆辆由雷克萨斯RX改装的Robotaxi行驶在北京亦庄的街头,前排驾驶室却空无一人,你可以在后排随心所欲,车辆自动驾驶整个行驶过程很流畅,还是很惊叹于技术变革带来的无限遐想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在2019年,丰田就与小马智行开展战略合作,在中国共同推进研发用于移动出行服务的高级别自动驾驶车辆,现有约200台以雷克萨斯RX、丰田Sienna赛那为原型车的Robotaxi,已在北京、广州、深圳、上海由小马智行的运营平台提供自动驾驶移动出行服务。其中在北京、广州,已取得完全无人自动驾驶的示范运营牌照。

明年伴随着合资公司的成立双方的合作将进一步升级。

次世代BEV值得期待

说了那么多,你肯定会说感觉丰田的电动车还只是在路上,但是中国市场已经时不我待了。

但是经过我这一年的观察认为,丰田的次世代BEV值得期待。可以这样大胆的预测对于丰田来说,只要熬到2026年估计就能直道超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说丰田的次世代BEV很有竞争力?按丰田自己的话说,这将是一款具有汽车公司特征的BEV。更紧凑、低重心和宽敞空间兼备、更轻量化,搭载全固态电池和软件定义的汽车。

一句话总结,丰田的次世代BEV,一定是冲着普及去的;同时,必须是赚钱的。

这一切根植于“丰田的经营哲学”TPS。

首先看对于电池的研发。按照丰田官方释放的内容,丰田正在推进次世代性能版电池,相比现款电池能量密度提高30%~35%,电量10%~80%充电时间从30分钟缩短到20分钟,同时电池成本降低2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还有一款普及型电池,将把现在HEV镍氢电池上的双极结构用到BEV电池上,大幅减少电池包的零件数量,成本可降低40%左右,同时续航增加20%。此外,丰田还在推进次世代高性能版电池,能够在性能版电池基础上续航再增加10%、成本再降10%。

可见,对于电池的研发思路就非常的TPS。一方面要增加性能、续航,同时又要降低成本;一方面要拼天花板的固态电池,另外也强调要涵盖普及型产品。基本上,全新一代电池会和丰田全新一代电动车平台同时亮相,也就是在2026年左右。

在生产方面,次世代BEV车体采用了分成前、中、后三大块模块的新结构。其中只有中间部分搭载了电池,由于前、后模块均不受影响,可快速地将电池的进化同步到整车上。一体化铸造是实现这种模块化车身结构的一项重要制造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举例说明,目前bZ4X的车身后部由86个金属板部件、经过33道冲压工序组成。如果用铝压铸工艺一体成形,最终可将零件数量和工序精简为1个。也就是说,目标是将成本和重量都降低到现有水平之下,充分发挥丰田最为擅长的TPS,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坚持多元化“量产幸福”

最后我们说说氢能源。在丰田版图里,氢能源一直都是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11月举行的进博会上,丰田展示了包括氢燃料电池车第二代MIRAI在内的多款燃料电池车型。同时中国以商用车为核心的氢燃料电池车市场正在快速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丰田在华尤其在氢燃料研发方面一直走在前面,一直在拓展中国的朋友圈。据悉,丰田位于北京亦庄的氢燃料电池系统工厂也将于明年4月投产,该工厂是丰田首家在日本以外地区建造的氢燃料电池工厂。

丰田一直秉承的“Mobility for All”理念,不止为驾驶者打造汽车,还为全社会的人群打造适合他们的移动出行工具,这是丰田一直坚持的多元化战略。譬如,针对汽车运动爱好者,最新消息是2024年GR YARIS将会正式进入中国市场;针对行动不便人士,丰田则打造了无障碍露营车、电动轮椅车等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即将结束的2023年,中国电动车市场尤其卷。这一年一众新势力为了活下去而苦苦咬牙坚持,国家队为了不落后积极报团取暖。区别于以上两种状态,丰田在华努力践行电智化转型第三条属于自己的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追赶之路很艰辛,但是“制造更好的汽车”的初心不变。希望丰田在新能源时代也能贯彻始终,继续践行“量产幸福”的使命,为大家带来更好的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