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李宁发布公告称,计划以22亿港元从恒基兆业购买物业,并将部分用于集团总部,旨在拓展国际市场。然而,这一消息一出,却迅速引发了广泛关注。据悉,李宁的股价在消息公布后的一天暴跌14%,市值蒸发了80亿港元。今年以来更是累计下跌超过70%,短短两年时间,市值蒸发达到了惊人的2300亿港元,仅为同行业巨头安踏的25%,刷新了2020年3月以来的新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究竟为何市场对李宁的收购行为如此抵触?可能与楼市不景气、收购标的业绩亏损等有关。此外,资本市场质疑这一行动是否背离了公司的核心战略。

在过去30多年的时间里,李宁凭借创始人李宁的体操王子的国民形象在商界崭露头角,成为家喻户晓的国民品牌。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宁也并非一直风生水起。在品牌走过20年的时候,消费主力军逐渐转变为90后,而李宁在设计和款式上未能跟上核心消费群体的步伐,导致大量鞋子和服装积压无人问津,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的关店潮,连续三年亏损超过30亿。

然而,李宁并没有因此放弃,他们开始创新自救,并将年轻元素融入设计和风格中,力求吸引年轻消费群体,将李宁从国货变为国潮。2016年起,李宁逐渐扭转颓势,2018年更是创下了超过105亿元的营收。而2022年之后,李宁明显布局高端市场,却显示出乏力的迹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仅如此,更多的消费者纷纷表示,李宁的产品越来越贵,甚至打折都难以销售。这与今年花西子被网友吐槽“越来越贵”的事件异曲同工。花西子在回应中表示,他们的梦想是成为国际大牌,但这样的理由显然无法让用户接受。走向高端市场并不意味着走向高价,当产品价格被普通消费者感觉“贵”时,无疑释放了一个信号——消费者认为产品体验不值这个价格。

李宁股价大震荡引发了消费者对其产品价格上涨的批评,这或许也在提醒李宁需要更加聚焦创新,在推出一系列新爆品上发力。高端不等于高价,产品价值的核心在于体验是否超出消费者预期,而不仅仅是价格本身。如果李宁依赖标高价来追求高端,却无法提供相应的产品价值,就会导致产品乏人问津,市场失去活力的尴尬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强盛,国人对国货的认可度越来越高。然而,高端品牌想要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并非仅仅依靠品牌的口碑和营销策略,更需要在产品研发和创新上下足功夫。如今,李宁股价大跌也给李宁敲响了警钟,提醒他们需要更加聚焦创新,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爆品,以重塑消费者对其品牌的认可和信心,走向更加稳健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