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英魂寄千万雄鹰翱翔神州,

尽智魄载十亿慧芯呼唤华夏。

——《国务院给予江上舟同志挽联》

01

前沿导读

何祚庥院士就倪光南院士跟联想的恩怨,做出了最新回应:转发了一位自称是倪光南学生的视频,并且表示视频内容与何院士说倪光南诬告联想的经过完全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柳传志退休,倪光南学生讲述倪光南被联想开除经过,倪柳争划句号-今日头条 (toutiao.com)

02

倪柳之争

倪光南和柳传志的技工贸和贸工技路线,在联想内部以及中国微电子产业发展史当中,都有着很高的热度和讨论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倪光南主张联想先搞技术,技术发展起来之后再去搞贸易赚钱。柳传志则主张联想依靠现有的市场继续扩张,把联想的贸易优势发挥到最大,然后再去搞技术。

这场战争最后以倪光南院士失败结束,倪光南也被联想进行了解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何祚庥院士也因为站在特定的立场上面来谈论这个问题,被其他立场的网友们进行了批评,说何院士不懂技术,他的说法不对。

那么我们来看一下,各派的立场。

联想在柳传志的带领下,国内pc市场的品牌份额一直居高不下,这是联想最大的优势,并且联想背靠国家研究院,不缺研发资金和研发团队。倪光南一直主张用国家给予的资源去发展技术,但是柳传志却认为应该搞产品贸易,把联想品牌的市场优势发挥到最大。

随着二人明争暗斗的一步步加深,两个人都剑走偏锋出险招。

倪光南向国家层面呈递了举报信,说柳传志有挪用公款的做法,这一下子让联想内部的纷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联想的董事长还是曾茂朝,曾茂朝对于联想基本是甩手掌柜的意思,交给柳传志和倪光南负责企业。他最开始是站在倪光南这一边的,并且还帮助过倪光南找寻柳传志挪用公款的证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曾茂朝的儿子出事了,面临牢狱之灾。柳传志便帮助曾茂朝解决他儿子的问题,拿出巨款来堵窟窿。曾茂朝在柳传志的拉拢下便倒戈到他这一方,倪光南的举报之路举步维艰,最终是失败了。

在倪光南学生的视频当中,他说道了在此次事件中,国家部门对于倪光南举报的定性:诬告。

紧接着,倪光南就被联想进行了解聘,倪柳之争以柳传志胜利结尾。

03

各自的立场

何祚庥院士的立场则是站在了联想发展经济的导向上面,来看待倪光南的事情。从发展贸易的角度来看,倪光南院士在联想发展市场的时候提出要拿资金发展技术,跟发展贸易有明显冲突。

换个立场来看,主打消费市场的企业要想在世界上立足,科研和自主技术是一定要发展的。

倪光南院士在联想搞出来的汉卡就是个例子,但是倪光南院士的汉卡受到了wintel联盟新产品的冲击,英特尔的奔腾处理器加上微软最新的Windows系统,可以将pc的汉字处理通过软件进行运算,而汉卡还停留在硬件层面,两者相差了一个科技的发展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倪光南的汉卡是个好东西,但是汉卡在发展市场的关键时期遇到了对手产品的更新换代,直接瓦解了汉卡进行下一步市场化的打算,这就是拥有自主技术发展的优势,一旦成为了科技行业的引领者,就可以掌控时代的发展。

新时代的到来,会淘汰掉旧时代的产物,一旦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节奏,那么被淘汰是迟早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摩托罗拉、诺基亚就是没有很好的抓住智能手机的时代浪潮,功能机的霸主在智能机时代被淘汰。

显然,倪光南院士当时的战略部署有些不适合联想,反而柳传志通过贸易合作,让联想的产品在市场上面继续攀升,不断给联想公司输送新鲜的流动资金。

倪光南院士在离开联想之后,也开发出了基于开源架构的方舟一号CPU,但是在软件生态和上下游供应链上面没有做到更好的衔接,导致方舟一号对比同期的wintel联盟没有优势,在进行市场化阶段失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pc领域,英特尔的x86架构基本垄断了整个消费市场,剩下的被苹果的Mac收割。至于arm和RISC-V这两个架构,在软件生态层面暂时对于x86基本构不成威胁。

市场上面也出现过用arm架构的芯片去跑x86架构的生态,比如华为的matebook E GO、小米的12.4英寸pc平板二合一,只能说这种产品能用,但是真要是跟pc相比,性能和散热是个大问题,只能轻度使用,暂时还无法全面替代pc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国内CPU领域有配套生态的,也就剩下龙芯的LoongArch了。龙芯的3a系列CPU已经推到消费市场了,但是市场占比少的可怜,由于是基于MIPS的自研架构,所以龙芯的性能和软件生态都是不如wintel联盟更加完善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龙芯发展的前10年,都是国家部门和政府单位给的资金,投入资金很多,但是没有盈利的能力。10年后才被资本看中,有了投资和盈利能力。

柳传志的贸工技路线不说是不是最正确的,但是这个路线是很适合当初的联想。倪光南的技工贸路线也不错,但是不适合当时的联想。倪光南是在1995年到1999年之间,在联想跟柳传志进行竞争。

这个时期正好是江上舟、张汝京、马启元等人筹备国家给予微电子产业扶持报告的时候,国家并没有对自主技术进行政策扶持,除了江上舟这些眼光长远的战略家之外,其他科技企业的领导人很少有注重自主技术的,大多数的思想还停留在造不如买的阶段。

所以说,倪光南在联想是生不逢时,他的技工贸路线对于当时的联想来说也是生不逢时。

倪光南院士比较适合去龙芯、海思、诺思微系统这种企业,毕竟这些企业从创立开始,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打造自主技术的微电子产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倪光南是一个有思想的技术负责人,但他不能算是一个会赚钱的商业领导。

柳传志是一个懂赚钱,会管理的企业领导,但他不能算是一个看重技术的负责人。

两者的分歧主要就是立场不同,站在对立的立场上面,谁的言论都不能直接定论错对。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倪光南院士并不适合在联想任职,他只适合在实验室,或者在注重技术开发的企业当中担任技术负责人。

往期经典回顾:10万+阅读量

往期经典回顾:100万+阅读量

觉得文章6,点下【赞、在看、分享、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