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可以让您下次继续阅读相关文章,您的认真阅读是我们最大的动力,感谢您的支持。

  • 来源/地理三体说
  • 作者/地理三体说

在全球化时代,演讲已不仅是个人魅力的展示,更成为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演讲也能看出来不同国家之间存在巨大的文化差异。

很多人都能发现,我们国家的人在演讲的时候,更习惯手里拿着一篇稿子,而外国人在演讲的时候,似乎从来也不见拿。

难道是他们的演讲方式和我们的不一样?

其实在这个差异背后,还有着很多深层次的问题。

演讲风格各不相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演讲其实是一种口头表达方式,通常是在公开场合或特定场合中,通过口头方式向观众传达信息、观点、想法或情感的活动。

既然是口头的一种表达,为何大部分中国演讲者都会拿着稿子上台,甚至是对着稿子讲。

最大的一个原因,是深受中国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影响,特别是集体主义和儒家思想。

在中国,演讲不仅被视为一种知识和信息的传递方式,更是道德和社会价值观的传播途径。

这种文化背景也让很多演讲者在演讲时更加注重内容的严谨性和形式的规范性。

所以很多演讲者更倾向于事先准备周密,确保演讲内容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和集体主义原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拿着稿子上台也是防止中途忘记,或者是说错内容,导致想要传递出来的想法出现偏差。

和中国不同的是,西方的演讲文化则受到个人主义文化的深刻影响。

西方社会强调个体的创造性和自由表达,因此西方演讲者在演讲时更倾向于即兴、互动和个性化的表达方式。

他们经常运用幽默、个人经历以及直接的观点表达,以此吸引听众并传递信息。

这种风格在西方文化中被广泛认可,因为它反映了个人自由和表达自我的价值。

而这种个性的表达方式一般都不需要提前准备,随时想到什么就会讲些什么,甚至是在台上临时会出现一些新奇的想法就会讲出来。

所以对西方的演讲者来说,稿子反而成了负担。

教育背景影响演讲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风格影响演讲的方式之外,中西方的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演讲产生了影响。

我们国家,在教育上更重视理论知识和规范性学习。

在学校里,学生们接受的知识多半是来自于书本,而较少提供即兴发言和公共演讲的机会。

即使要发言,也是会在老师给出的主题下进行材料的搜索,然后汇集成文章,再去讲述出来。

这种教育模式促进了对集体价值观和传统思想的尊重,但同时可能限制了学生在公共演讲和个人表达方面的创造力。

很多人往往并不知道,没有了演讲稿,站在演讲台上还能讲些什么。

相比之下,西方教育体系更加鼓励学生参与辩论、讨论和其他形式的公开表达。

这种教育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还强调了个人表达和创新的重要性。

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学生被鼓励挑战现有观点,发展个人见解,并在公共场合中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种教育上的差异直接影响了两种文化中人们的演讲方式。

中国演讲者可能更擅长于组织严密、内容充实的演讲,而西方演讲者则可能更擅长于即兴反应和个性化表达,所以自然也不需要拿着什么稿子上台。

对演讲的态度影响方式

中国人一般都是比较地含蓄内敛,对于在公开场合上发言的这件事,很多人都是非常地严谨。

尤其是一些比较重大的场合,或者是在很多人面前发表自己的想法,如果没有拿着稿子,心里可能就会不踏实。

害怕讲错了,引起大家的质疑或者是嘲笑,甚至害怕因为说错了而感到丢脸。

所以越来越多的演讲者在上台前,都会拿着稿子,只需要把内容讲述出来就算是完成了演讲。

但是在西方人眼里,演讲不是作业不是工作,只是众多交流方式的一种,他们并不害怕讲错,也不害怕丢脸。

毕竟人和人的想法都不相同,即使对方不同意演讲的主题或者是内容,演讲者也不会把这些放在心上,只要是达到沟通的目的就足够了。

演讲水平和个人实力挂钩

当然现在在国内,也有很多演讲者上台的时候不再依托于稿子。

这和演讲者的个人能力有很大的关系。

出色的演讲者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还需要有强烈的自信心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中国,这种能力往往需要在实际工作中逐渐积累,慢慢地有足够的素材和知识的储备以后,有信心的人就可以做到即兴发言。

而在西方,年轻人从学校时代开始就有更多机会在公共场合练习和展示自己的演讲技巧。

所以即使是临时上台,他们也能随时讲出很多东西,也不担心会搞砸。

但是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西方的演讲文化开始相互融合。

中国演讲者也在开始尝试更加自由和个性化的表达方式。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可以做到脱稿,甚至是不经过长时间准备的情况下直接上台演讲。

可以和台下的观众自然而然地互动,不拘泥于端正地站在演讲台前,看着提词器或者是一张满满都是笔记的手稿。

当然除了中国人的演讲方式在发生变化,西方演讲者也开始借鉴中方演讲的优点。

他们也在一定程度上采纳了中国式的严谨和准确,尊重演讲中的细节。

而这种融合不仅是演讲技巧上的,更是深层次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的体现。

是新时代下,不同国家之间的一种理解和相互尊重。

结语

理解和尊重中西方不同的演讲风格,是我们在全球化语境下共同进步的基石。

通过学习和借鉴彼此的长处,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文化交流,增进相互理解。

在这个过程中,演讲艺术不仅是一种技能的展示,更是跨文化理解和交流的重要工具。

原创首发,严禁搬运!搬运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