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试验田”的南方科技大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备受关注。为了更好、更快地引导南科大建成“小而精的研究型大学”,深圳为学校“高配”充足的经费和最好的校长——原中科大校长朱清时担任第一任校长,原北京大学副校长陈十一担任第二任校长,而现任校长薛其坤,则是原清华大学副校长,也是国内顶尖的物理学家

薛其坤是一位在学术上和教学管理上都有突出才能的学者。他是当今国际凝聚态物理学的学术带头人,从事现代物理学研究四十年,屡次获得突破性研究成果,斩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以及“凝聚态物理最高奖”巴克利奖;他曾在多所国内著名学府任职,在清华任教十余年,从一名教授成长为清华副校长,具有丰富的世界一流大学管理经验。

被任命为南科大校长之后,薛其坤踌躇满志,提出多项针对性改革措施。他究竟将如何带领南科大迈向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科大校长薛其坤

享誉世界的学术大牛

1962年,薛其坤出生在山东临沂一个小县城,从小酷爱读书,尤其对自然科学充满浓厚的兴趣。18岁那年,薛其坤以物理学接近满分的成绩考入了山东大学,攻读激光专业。

本科毕业后,一心想要深造的薛其坤,一边在曲阜师范学院物理系工作,一边考研。没有想到的是,他考了3次,才考上了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专业;在这里,他又用了7年的时间才完成了硕士到博士的课程。在薛其坤自己看来,他能有今天的成就,靠的是“三分天分,七分努力”,而绝不是天生的天赋异禀。

研究生期间,薛其坤获得了前往日本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进修的机会。在那里,他见识到了发达国家对于前沿物理研究的领先,学习了一流研究所的工作方式,使他进步飞速。更重要的是,在导师的严格要求下,薛其坤也形成了“早上7点进入实验室,晚上11点才离开”的魔鬼式工作习惯,废寝忘食投入到科学研究中去,这种习惯伴随了他后来漫长的科研生涯

从日本留学归来后,薛其坤先后进入国内多个顶尖的科研机构和高校,在中科院、香港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临沂大学、清华大学等院校任职。在清华大学,薛其坤搭建了世界一流实验室,继续埋头苦干,沉浸在科研的世界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薛其坤在工作中

正是凭借这种刻苦钻研的精神,才让薛其坤攀上学术的高峰,取得了大量原创性的重大科研成果。薛其坤长期致力于超薄膜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物理性能研究,定量建立了金属薄膜体系量子效应和材料性能间内在联系,发现了薄膜热膨胀系数、功函数、超导转变温度等的量子振荡现象,发明了若干原子尺度精确控制生长技术等。

诸多重大科研成果,使薛其坤名声鹊起。2005年,薛其坤当选为中科院院士,是当时两院中最年轻的院士之一。然而,这还远远不是他所能企及的“巅峰”。

2013年,薛其坤在全球首次观测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奠定了他全球凝聚态物理学术带头人的地位。这个具有历史性意义的重大发现,被杨振宁誉为“中国实验室里发表的第一次诺贝尔奖级的物理学论文”,也为他赢得了国内自然科学最高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也赢得了有“中国诺贝尔奖”之称的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以及国际凝聚态物理最高奖——巴克利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薛其坤获得未来科学大奖

顶尖创新型人才培养

在投身于现代物理学研究的同时,薛其坤也不遗余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引领优秀的年轻学子在科研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薛其坤的一生,都不曾离开过高校。早在本科毕业那年,薛其坤就曾进入曲阜师范大学物理系工作,后来又担任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院长、临沂大学凝聚态物理研究所所长,而任职时间最长的,要数他服务了14年的清华大学。

从2006年进入清华物理系工作开始,薛其坤从教授、博导,到物理学主任、理学院院长,再到清华副校长,对于教书育人和学校管理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心得体会。在他看来,清华大学作为国内龙头高校,应该起到带头作用,融入世界科研创新潮流中,尽快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创新体系,服务教师的科研工作和人才培养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华大学

薛其坤根据自己的成长经历,对于清华大学的顶尖人才培养、一流师资团队建设,提出了多项针对性改革。

作为一名教师,薛其坤对学生和蔼和亲,充满活力,但对于学生的学习却要求很严格。他对于学生的实验技术与科研训练要求近乎苛刻,鼓励学生通过参与科研工作来培养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基本技能,同时通过沙龙等方式来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和适合自己的科研方向,然后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有好的收获;

作为一名分管科研的副校长,薛其坤凭借自身对国际前沿科研发展趋势的敏锐把握,在制定学校科研工作规划时,在跨学科研究团队建设、交叉学科布局等方面,都进行了前瞻性的设计。在他看来,一流大学的科研创新主体,主要是一流的教师队伍,因此,他和清华一直在努力为教师们创造流畅的运行机制,帮助这些学科带头人在教学、科研工作中能够心无旁骛,全力以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薛其坤在清华

升任南科大掌门人

作为一名国际著名科学家,以及世界一流大学的副校长,薛其坤的出色履历,使他在2020年被任命为南方科技大学的第三任校长。

彼时,正值南科大建校十周年,在朱清时、陈十一两位校长的带领下,南科大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正在冲刺“双一流”,正需要一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大咖”,引领学校的科研工作。薛其坤正是最合适的人选。

接任南科大校长时,薛其坤直截了当地指出:“南科大起点很高,条件很好,但是把一个少年培养成一个最优秀的成年人,需要我们几代人的努力。我对南科大的未来充满了无比的信心。”对此,他希望通过营造探索创新理想、追求科学梦想的学术氛围,让钟情学术研究的学者能够在这里静下心来,按照科学研究的规律,大胆探索世界上最有挑战性的科学领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科大

执掌南科大三年来,薛其坤一往无前,带着南科大朝着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前进。在学校管理上,薛其坤主张,学校行政人员是为师生服务的,要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脱颖而出营造良好的局面,形成崇尚科学、勇于创新的校园风尚;

在人才建设和服务上,薛其坤带领南科大构建合理、灵活的人才聘用和评价体制,营造了相对宽松的学术环境,吸引最优秀的、有影响力的名师,组成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目前,南科大共有专职教师1400余名,其中的两院院士、发达国家院士就有64位;

在支撑科教上,薛其坤带领南科大着力打造国际一流的科研平台,并把它们融入人才培养过程,通过构建新型学科体系和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成果转化人才。目前,南科大成立了深圳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以及40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创立了创新创业学院,为师生们进军科学探索和科技创新前沿保驾护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薛其坤在南科大

创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

在2022年第二轮“双一流”中,成立12周年的南科大凭借“数学学科”入选,开启了全新的发展历程。薛其坤说,“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流大学的核心使命,决定着整个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建设目标,也代表着高等教育和大学对国家与社会的主要贡献力”。这就代表了他和南科大未来发展的重点。

南科大的的定位是“小而精”的研究型大学,这也是薛其坤一直在努力的方向。希望在薛其坤的带领下,南科大能早日实现“世界一流”的目标,为国家培养更多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