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两院院士增选工作结束以后,各地高校都针对本次增选活动进行总结与反思。西安交通大学本轮12名院士候选人全部失败而归,网络上对其有大量质疑声,连续多届院士评选落后,西安交大确实面临较大压力。

即使我们对院士评选制度都有质疑,但不可否认院士依然是学术界的最高荣誉称号,院士依然有着极高的含金量,代表着最前沿的研究方向。因此,高校拥有的院士数量,很大程度上能决定高校科研事业的发展方向,影响到你人才培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安交大的遗憾:王建华教授三次落选院士

西安交通大学作为全国C9高校联盟成员,中国最为著名的高校之一,曾经为国家培养出无数国之栋梁。特别是在王树国校长的带领下,西安交大的实力得到明显提升,社会口碑以及生源质量都得到明显改善,但是在最近三届的院士评选里面,却表现得不尽人意。

西安交通大学本轮共有12名院士候选人,当初大家都保守估计应该会有一名候选人当选,但最终却是全军覆没,出现“颗粒无收”的情况。特别是被寄予厚望的王建华教授,已经是第三次被推为院士候选人,被认为是种子号选手,却依然遗憾落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公开的资料显示,王建华现任的职务是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以及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出生于1954年的王建华教授,今年已经69岁,曾经担任西安交通大学的党委书记,今年可能是其本人最后一次参选。

王建华教授的本硕博都是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这是学校的王牌专业,数十年的时间里面都是和清华大学并列第一。王建华毕后留校工作,由于其在电气领域的出色研究成果,在1992年晋升为教授,1995年已经成为西安交通大学的副校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建华教授主要从事高压真空电器、电器CAD&CAM技术和智能化电器技术等领域的研究,曾经获得多个国家级的奖项。其研究成果在我国我国的电器生产领域,对于提高我国电气的智能化以及普及率都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从2019年到2023年,王建华教授三次都成为院士有效候选人。

即使拥有丰富的科研成果,在电气领域里面属于领军级别的人物,但三次都没有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此前大家都猜测,王建华教授大概率能当选,但最终的结果都出乎意料。这里面的原因大家可能也不清楚,但毫无疑问,这样的局面会让西安交通大学变得更被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气工程是西安交通大学的最强学科,教育部组织的多次学科评估当中,学校都是获得A+,并列全国第一。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是因为西安交大的电气学科里面拥有多位资深院士坐镇,有着强大的科研团队,其研究成果以及专利数量等都位居高校的第一名。

西安交大的电气工程学院里面有五名院士(含双聘),但整体的年龄都偏大。如果这些院士都陆续离开人世或者是退休,最近六年又没有电气方面的学者当选为院士,很容易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原本很有希望的王建华教授落选,也是让人感到很遗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院士评选是所有的科研单位共同参与的活动,大家都认可这样的结果或者是评选机制,西安交通大学12位候选人全部失败而归,更应该要总结自身原因,所谓的外部性因素,并不能真正掩盖西安交通大学目前在人才梯队培养方面的问题。

比如这次西安交大的院士候选人整体的年龄偏大,50岁以下的学者凤毛麟角,杰出青年学者的引进数量有限。这一点和南京大学很相似,学者真正出成果的时间段应该在30岁到50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学者数量很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西迁老科学家的陆续离开,西安交通大学想要保住自身的地位或者重振辉煌,除了需要寄望现有的学者以外,还应该要积极引进海内外的优秀青年学者。相比于哈工大在深圳设立校区引进青年人才,西安交大在这方面明显有差距。

王建华教授的落选固然有遗憾,但更应该总结并且进行改进。为这些老教授选好接班人,这样西安交大才能永葆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