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是一座气候恶劣的城市,具体表现在夏日巨热,冬日巨冷,夏天在武汉有生活在火焰山的既视感,因此武汉曾经长时间被称为“四大火炉”,冬日巨冷,主要是武汉的湖泊众多,当刮风夹带着水蒸气湿冷湿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很多北方人来武汉非常不适应,认为武汉比北方更冷,最重要的是武汉居然还没有暖气,没有集中供暖,按照常理而言,越冷的地方越应该集中供暖,为何武汉不实行集中供暖呢?

根据我国北方集体供暖示意图,北方有11个城市未集中供暖,南方无一城市集中供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是地大物博的北半球国家,我国的疆域中,绝大部分国土位于温带,但北部较为寒冷,南部终年炎热,以温带、亚热带海洋性、温带季风性和大陆性等气候为主。

如果说夏天全国普遍高温,那么到了冬季,大部分地区还是比较寒冷的,可见做好保暖工作十分重要。

中国北方冬季大部分地区会降到十度以下,越往北方气温越低,到东北乃至西部的夜间,零下几十度也是正常现象,因此普遍集中的供暖,在北方势在必行,而整个北方中仅阜阳、宿州、淮北、亳州、徐州、淮安、连云港、宿迁、周口、漯河和商丘未集中供暖,这些北方城市是北方中相对偏南的城市,其中周口是唯一全城不供暖的北方城市。

但宿迁、连云港、商丘和漯河城区有部分区域集中供暖,而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所有城市都没有集中供暖。

南方仅有的部分区域供暖的城市有昆明、陇南、长沙、武汉、合肥、南阳、陇南、迪庆、六盘水和阿坝州,西藏自治区也是个别地区的部分区域供暖。

武汉有集中供暖的,但是只有少数小区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江一线近年开始尝试集中供暖,如果说有居民可以开通而拒绝开通,主要原因恐怕不是专家说的嫌房间过热,而是供暖价格偏高。比如北京城六区整个供暖季有两种价格,一种 24 元 / 平方米、一种 16.8 元 / 平方米,而武汉相应价格是 34 元 / 平方米乃至更高。价格是杠杆,贵了,自然抑制消费。

没有必要怀疑南方人对集中供暖的需要,关键是把集中供暖的事做实,地方政府要担起主导的责任。由政府主导,有诸多理由:

一是集中供暖涉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政府规划与推进;

二是在集中供暖尚未达到规模效益时要给予适当补贴,研究出台税收减免政策;

三是南方集中供暖可以采用新技术与清洁能源,这也需要政府引导与推进。

从供暖的专业角度而言,武汉集中供暖也有非常多的难点和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首先是热源,以往的北方供暖采取的大部分是区域小锅炉房的形式,但随着燃烧效率,能源品位和环保排放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北方小区锅炉房很多被拆除,并入了城镇的集中供热管网,现有的供热方式多为热电联产,发电后的低温热水用来给居民供暖。而这就要求城市周边郊区具有相应的设备。这是难点一

2.其次是热水的输送,热水分为供水和回水管,从热电厂出发再回来,在南方的综合管廊规划中未必预留了供热管道的位置,单独敷设供热管道问题众多

3.最后是供热末端,传统的公共和民用建筑,不管采用暖气片还是地暖的方式,改造难度都较大。且南方的墙体保温没有北方那么看重,即使供热后热量的散失也存在问题。

4.其他老生常谈的问题,在南方推广也有困难,比如热计量方式,热量调节手段等等

最后,在武汉的青山区和江汉区已经开始逐步推进集中供暖,青山区具有化工厂区锅炉房的基础,城市规划也在推动集中供暖管道敷设和住宅改造进度,只要有行动力,办法总比困难多。武汉的大部分城区未来都有希望全面推广集中供暖,热电冷联产,区域能源集中供给的未来可能不久就会实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在城市集中供暖未全面普及以前,家庭条件不错的可以安装暖气片和地暖,如果没有安装暖气片和地暖的条件,可以安排空调和油汀制热,实在不行可以多穿点衣服,在冬天多运动,多晒晒太阳,办法总是人想出来的,当没有特定的条件,可以创造条件解决困难,当然还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