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又语出惊人了。

这已经今年他第二次引发争议。

不同的是,上一次可以说“毁誉参半”,这一次他几乎受到了一致的批评。

一个证据是,这次翻车后他一共发了四条相关微博来挽回。

只是还能挽回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没有看他那次翻车的直播,网上有人整理出了完整的过程。

学生父母问:

咱数学这么好,但是他又不想选理科,不做数学老师就浪费了,我有这种想法,但是他学理科的话,他觉得院校档次低,他可能比文科要低很多。

张雪峰回答:同学在身边吗?

学生父母回:在身边。

张雪峰说:

同学我问你个问题,你希望你将来上大学院校档次低,还是将来从业的时候你就业的企业,你干的那个行当是属于低档次的行当?你想好。

我告诉你,所有的文科专业都叫服务业懂吗?你知道什么叫服务业吗?服务业总结成一个字就是:舔,甲方都是对的,你就是对的,你就是好的。

爷,我给你笑一个吧,嘿嘿嘿哈哈哈,这就叫服务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雪峰称文科都是服务业”这一词条随即冲上热搜。

9日中午,张雪峰在个人社交账号上表示了道歉。

“我是不是又说错话了?对不起,对不起,我给大家笑一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评论区,张雪峰补充道:

“做服务业没有不好,可是有的人心里过不去这道坎,我能过去,我就做服务业,你过不去,你就不适合做服务业。我是提醒以为某些专业高大上的人,他的本质,尤其是从业初期阶段要了解后再选择……非要恶意解读的。看了我的言论伤心了的,我向您们道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后又是一条微博,“逐渐离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2月10日凌晨,又发文回应:“一个所谓的网红无非就两种结果,要么慢慢销声匿迹,要么就是因为什么原因被风了……我能做的就是在这两种结果出现之前,多去让大家思考,没有谁一定是对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确实离谱,这是一年内,他第二次语出惊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个月前,一位家长询问张雪峰说:

自家孩子高中模拟考考了590分,大学能不能报新闻专业。

张雪峰回复:

“别报新闻,从中国本科专业目录里面闭着眼睛摸一个都比新闻好。”

“如果我是你,我就直接把孩子打晕。”

争议发生之后,张雪峰发微博说,自己因过度劳累而住院,并表示近期会关闭微博评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这一次显然不是关评论就行的。

有人赞同这种观点并感同身受:

“居然说得好对,我入职做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给领导端茶倒水。”

但更多的人表示反对。

认为他用“舔”字把学术伦理的底线践踏得一无是处。

更有媒体评论:一心想做下一个咪蒙的张雪峰,或许已经到了应该消停的时刻了。

咪蒙那类人代表什么不用多说。

不过张雪峰应该不会消停,只要还有高考,只要学文和学理还在争议,只要一直出就业率和排行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似乎张雪峰最近对绝大多数文科类专业都不太看好。

记得他之前说过一句话,“家无余钱别学文”。

因为文科类专业毕业生人数多,竞争大,不好找工作。

这倒是一个事实。

有数据显示,2022年应届本科生人数,文科比例占51.5%、理工科39.9%。

就业签约率方面,文科12.4%,理科毕业生29.5%,工科17.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包括现在他说,所有文科专业,都是服务业,这话也不算错。

这不是张雪峰一个人的意识,无论骂他的挺他的,都在自嘲伺候人。

不仅是文科,社会经济规则之下,到哪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都可以说是服务业。

或者都听过一句老话,360行,行行是销售,全是服务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自嘲归自嘲,如果真的对文理职业这件事存在偏见,我觉得就跟前一段点外卖非要外卖员喊自己“爹”的那个人一样无理取闹。

如果文科就只是“舔”,所有学习的目的都是为了迎合“甲方爸爸”,为了迎合领导。

那么,为什么还要有高等教育?

文科是舔,理科就不舔了吗?舔没有不好,但舔也没什么好的啊。

每一种职业都值得尊重和认真对待。

还是说,把每一位年轻人都培养成市侩、低俗、势利的舔狗,我们的生活就变好了?

再按他的择业观,文科没有档次,但是现在最流行的殡葬行业,多数都是文科生在做。

这可能是张雪峰始料未及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我感觉张雪峰也并非有轻视服务者的意思。

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就在“舔”,我没觉得不好啊。

只是结合当时直播,他说“你希望你将来上大学院校档次低,还是将来从业的时候你就业的企业,你干的那个行当是属于低档次的行当?你想好。”

“你千万不要为了所谓一时的你心理上对于院校档次的认知,而让自己一辈子都干那种要‘舔人’的行当。”

在当时的语境里,文科生是低档次的才要舔,理科生不是。

而在说这些话的时候他是预设了前提的,因为那个学生的母亲更倾向儿子学理工科,那个孩子数学考了140,文科成绩没有提到。

再举个例子,他现在一直在攻击文科专业,但是在过去分享上岸经验的时候,他也推荐过文科专业,而且很多次。

因为招考公告里,这些专业招考岗位最多。

说白了,他也知道什么是褒什么是贬,但是毕竟在做咨询,逻辑关系和表达方式就不太重要了。

当然,作为一个公众人物,这样追求情绪的表述绝对是该道歉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抛开这些咬文嚼字层面的流量密码,舔不舔背后引起争议的,最重要的其实还是张雪峰身上那套价值观和方法论。

他不知道理科一定有多好,但他明白目前文科就业率低,他不如专家用词光鲜,但他能戳到人的痛处。

于是张雪峰对于很多人来说,就是一盏指路明灯,能消除信息差。

当然,挣点咨询费也是理所当然的。

而来自他亲身的经历也增添了许多说服力。

张雪峰出生在齐齐哈尔市一个贫困家庭,从小也曾立志靠读书“出人头地”。

记得2017年,张雪峰参加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他说“如果进入职场是为了退休后拿退休金生活,你也就没啥追求了。”

那时候他还是一个罗永浩一样的理想主义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转变发生在2021年,张雪峰的孩子到了上学的年纪,但家里没有北京户口,媒体形容他只能“逃离北京”。

也是这一次逃离后,张雪峰在考研之外,变成了高考咨询师,开始提供一些现实主义的建议。

在“新闻无用论”之前,最著名的一战莫过于“劝人学医,天打雷劈”。

这话不一定是他的原创,但他进行了补充和举证。

农村孩子学医,周期太长,挣钱太少,变数太多,至今这句话还是很多人的至理名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另一方面,还是那个问题,这些道理都有限定性。

就像很多人说,不管怎样,张雪峰对穷人家庭是友好的。

看怎么理解,普通人能接受一个老师的指点确实是幸运的。

因为我们需要清醒的择业观,然后打破信息壁垒。变得不市侩,人生变得更广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问题在于,张雪峰建议的同时,也给了很多人一个潜意识。

似乎只要选了某个专业,上了某个学校,就能一劳永逸平步青云。

好听一点这叫改变不了不如去适应,但后果就是这让我们这些普通人原本就困顿的人生,变得更没有选择权。

都去走捷径,都根据家庭条件选择自己的路,到最后也就固化到无路可走了。

说白了,当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在直播间为个体提供的指导,又被放到热搜当成普世输出时,可能张雪峰的建议最好是当做建议,或者是某个嘴替。

有一个评论说得很有意思:

“家里有钱的跳过他,家里有权的跳过他,家里有相关资源的跳过他,分数高不用选的跳过他,分数低没得选的跳过他,相信自己运气或者能力在绝处也能杀出一条路的跳过他,有自己的目标并愿意奋斗一生错了也不后悔的跳过他,资源过于闭塞的找不到他,剩下的相信他!就这么简单,有什么争论的!”

事实上这次文理之争咨询完,张雪峰也补了一句:

如果我是你的话,同学,我一定会沿着你自己数学的优势......当然孩子也别听你妈也好,我也好的一面之词,多思考好吧。

多思考。他说的全是实话。实话就是说了啥,又好像啥也没说。

一个人没有什么该不该学的学科,也没有必须一定该做的工作。

人生道路是不可能被两句话概括的,更不可能被未卜先知。

当年张雪峰先学主持人,后学土木建筑,最后研究考研,他可曾听过别人的建议,掂量过文理的好坏?

如果有建议,那一定是,自己喜欢的就是最好的,适合自己的,就是最优解。

-完-

图片及资料来源:

《冲上热搜!张雪峰道歉》,中国新闻网,2023.12.09

《出事的张雪峰,到底得罪了谁?》,十点人物志,2023.07.01

《张雪峰又冲上热搜:“文科生都是服务业,舔,档次低!”冒着被喷的风险,科学聊聊张雪峰》,粥左罗,2023.12.10

《张雪峰的“难听大实话”爆火,是普通人最后的愤怒宣泄》,Vista看天下,2023.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