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名师张雪峰的一句“文科就是舔”终于把文科无用论大声叫喊了出来,其实,我想不仅仅是张雪峰,经过这么多年的功利化教育,今天中国很多人在内心里都认为文科“无用”。

这就是我国教育迄今为止最大的失败!

因为抛出“文科无用”这一论调,首先就说明他根本没把人当成“人”,而是当成了一个“器物”!

只有器物才有“有用”和“没用”的区分,是可以衡量的,但却忘记了一个根本点,人才是“器物”的主人,任何的科技也好,制度也好,甚至国家,它都是为人来服务的,而不是要人去服务“它”

人才是主体!你听说过有那个仆人来评价主人有用没用的?

很多人往往舍本逐末,正是缺乏人文素养的体现,所以数千年前孔子就认识到这一问题,教导大家说要“君子不器”,就是不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器物”,而是要追求“人”本身的幸福。

这种幸福不是你要当多大官、赚多少钱或者做多大贡献,而是,是否能否遵循自己的内心去过完这一生!

关于这一点,《论语·先进》讲的非常清楚: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这段话很长,简单翻译一下就是孔子和几个弟子坐在一起讨论大家伙的志向,子路、冉有、公西华谈的都是如何如何的建功立业,这其实就是今天很多人口中的“有用”。

这有曾皙是这样说的:”我希望到了阳春三月,能够穿上春天的衣裳,带着拾掇齐整的五六个人,还有童子六七个人,在沂水边沐浴,在舞雩台上临风而歌,然后心满意足的回来。“

孔子没有评价其他几个人的志向,却对曾皙的话大加赞赏,曰:我和你想的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孔子之所以是”圣人“就因为他比我等看得通透

很多人看到这里总觉得莫名其妙,觉得曾皙这根本就是答非所问,他这又是沐浴又是唱歌的,有啥有呢?

的确,如果用功利的眼光去看待曾皙的说法,确实是答非所问了,但如果我们以“人”的眼光去看待呢?那就是曾皙内心想要的生活啊!是去除了所谓“建功立业”的杂念,而最真实的内心想法!

作为一个“人”难道不是要自己活得爽吗?你工作的目的是什么?你赚钱的目的是什么?你生活的目的是什么?

恐怕也只有这个时候,你才能脱口而出:我希望我生活得更好!

但是一个人要过得更好,并非只有物质财富,还有很大一块叫做“精神食量”,所以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明星、富二代等虽然物质条件极好,最终却陷入极度空虚中,要么染上毒瘾,要么陷入抑郁,而一些底层人民,虽然生活不怎么样,却幸福的渡过了一生!

这就是为什么开头我说“文科无用论”是教育的最大失败!相反的,我们的文科教育不是多了,而是少了!粗了!真正的“文科生”严重匮乏了!

所以在我们这个国度,才会出现所谓“低端人口”,“高端人口”的论调(即使有的人不敢说,心里也是这么想的)荒唐到要去清除“低端人口”,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的事,整个国家“人文素养”从上到下的缺失可知矣!

我们从小被教育的竟然是“做一个有用的人”而不是“建设一个有用的社会”。那么我请问张雪峰之流,什么是有用的人?什么又是没用的人?

假使你追捧科技进步,发明创新,但你也应该了解历史,这些科技创新是怎么来的?那是因为中世纪的“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最本质的是什么?那就是解放自我,用“人性”代替了“神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文艺复兴”了科技才进步?

关于“文艺复兴”的作用限于篇幅就不在这里多展开了,我们只要想象一下,假设这个世界上没有哲学、没有音乐、没有舞蹈、没有绘画、没有文学,也没有各种艺术,有的只有工作和苟活,这样的人难道还有意思吗?和动物又有何区别?

今天你在这里鼓吹文科无用论,那些特别喜欢文科,喜欢语言文学、喜欢哲学、历史的的底层孩子像个器物一样,高考被逼只好选择自己不喜欢的理工专业,与擅长理科的孩子去竞争,学习一辈子痛苦一辈子。

而那些喜欢探寻宇宙星空的孩子,被逼改更好找工作的专业,自己的爱好只有在深夜暗暗落寞,那些一腔热血想投身军营的孩子也只有放弃,参与到新能源竞争中……

最终我们这样大把的理想少年,全部变成了苟活的中年人,只因为要做个”有用的人“而忘了首先要做个”人”,这样的人能生活得幸福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真的比原始人更幸福吗?

回过头来,科技最先在西方世界爆发,西方却从没有哪个国家说“文科无用”的,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里面有一段写的特别好:

农耕文明是整个人类的退步,不是我们把小麦驯化,而是小麦把人类驯化。驯化人类,不断的到处找最适合小麦种植,对小麦而言,这是小麦支配人类帮助其繁衍。所以,人类只是小麦繁衍的工具。只是在这个过程中,顺便养活大部分人,但人类生活的质量却大大降低。从今天的考古数据能看出,农耕文明的人类在很长一段时间,无论是健康,还是寿命,还是身高等不如狩猎时代的人类。

从原始社会到农耕时代,人类真的生活得更好了吗?更幸福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人已经沦为工具,活得更累更短命而已!工业社会难道不是一样?你能想象一个人从早上8点上班一直工作到晚上8点,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并称为“福报”吗,何来的幸福?

最后,甚至连孩子都不愿意生或者没时间生了,这样的人生比起原始社会真的就更好吗?

张雪峰说的“舔”那就更滑稽了,你今天说“文科”无用都是“舔”明天随着AI技术的进步,理工科的工作照样要被AI取代,难道理工科的人也去”舔“吗?所有的人都去”舔“技术,”舔“AI吗?

技术被取代那是大概率事件,按照张的说法,那么无论”文科生“还是”理科生“将来都会是无用的人,因为他们失去了工作的价值,这样主客异位的事竟然还有人出来附和,我以为张一个傻子就够多了,原来还有这么多二傻子呢!

无论是工业革命还是现代信息革命,其本质都应该是解放人,让人有更多的时间去享受生活,而不是束缚人,让你996的!

我们的祖先和现代西方人,都知道“文科”真正的价值,只有我们这些受了几十年功利教育的可怜虫,还在争论“文科”有用没用。

因为我们根本没把自己当“人”啊!

举报